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腺瘤是较常见的成人前纵隔肿瘤之一,其中恶性胸腺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10%。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WHO胸腺肿瘤组织学分型及Masaoka-koga分期。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恶性胸腺瘤主要治疗方式。作者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恶性胸腺瘤的临床表现、分期分型、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外科手术治疗方面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腺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专家论坛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女,33岁,因泌乳4个月、闭经2个月伴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1d入院。在当地医院行MRI检查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泌乳素也明显增高。但未予正规治疗。

  • 标签: 垂体腺瘤 垂体脓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病理结果分析乳腺纤维腺瘤的MRI与X线钼靶影像诊断价值,同时探讨MRI表现评分与MRIBI-RADS分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行MRI检查后行手术及病理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的27例(35个病灶)患者资料,其中有19例患者术前同时行X线钼靶检查。结果27例患者共35个病灶。MRIBI-RADS评分≤3分为良性,MRIBI-RADS分类诊断准确率为85.7%,X线钼靶诊断准确率52.6%。结论MRIBI-RADS评分与MRIBI-RADS分类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7。MRI与X线钼靶检查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影像 诊断研究
  • 简介:患者男,45岁。因尿潴留就诊。超声检查示:前列腺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膀胱后方、前列腺后上方精囊区探及10.4cm×10.8cm×11.3cm类圆形囊实性包块,边界清,内见厚薄不一的分隔,呈多房型改变,囊腔透声良好,

  • 标签: 精囊 囊腺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5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予以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更优,对比于对照组而言存在显著差异显著以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行性较高,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瘤 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可行性
  • 简介:腺瘤是一种少见肝脏良性肿瘤,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见于长期口服避孕药的育龄期女性以及部分服用类固醇激素的男性和糖原累积症患者。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但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微创介入治疗成为肝腺瘤的治疗方法之一。微波消融以其消融范围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杀伤肿瘤细胞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微波消融治疗肝腺瘤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对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腺瘤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肝腺瘤 微波消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90例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 90例甲状腺瘤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呼吸困难、喉返神经受损、甲状腺危象、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瘤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卵巢囊腺瘤诊断及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卵巢囊腺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图像,归纳总结CT诊断价值。结果在36例患者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16例,在CT平扫下显示边缘清晰、囊壁薄、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粘液性囊腺瘤患者20例,良性病变囊壁和囊壁结节存在不显著强化情况。结论通过对卵巢囊腺瘤患者在临床诊治的时候行多排螺旋CT诊断,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患者卵巢囊腺瘤的结构成分以及病变形态,有助于在接受手术治疗前进行良恶性鉴别和病理类型诊断。

  • 标签: 卵巢囊腺瘤 CT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颌下腺多形性腺瘤(SGPA)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SGPA,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5例均为单发,右侧6例,左侧9例.根据肿块与颌下腺关系,将SGPA分为3型:颌下腺内实质型11例(73.3%),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部分病灶T2WI见更高斑点状高信号,呈沙砾状改变,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颌下腺内囊实混合型,3例(20.0%),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颌下腺旁型1例(6.7%),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正常颌下腺呈受压改变.15例周围均见包膜形成,T1WI、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包膜完整13例,不完整2例.15例均未见钙化.结论:SGPA具有一定的MRI特征,对颌下腺实质型及囊实混合型肿块,MRI有助于正确诊断,颌下腺旁型肿块少见,诊断较困难.

  • 标签: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切除术联合放疗、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5例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为例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胸腺瘤切除术联合放疗、环磷酰胺治疗,对比术后3个月、1年以及2年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2年患者临床绝对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2年患者总有效率为81.0%,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1年(P<0.05)。结论胸腺瘤切除术联合放疗、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腺瘤切除术 放疗 环磷酰胺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3月84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两组。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甲状腺瘤手术护理满意度;手术全程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应激水平。结果优质组甲状腺瘤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组,P<0.05;优质组手术全程时间、术后康复时间短于一般组,P<0.05;干预后优质组心理状态、应激水平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甲状腺瘤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应激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患者满意,值得借鉴。

  • 标签: 甲状腺瘤手术患者 护理措施 心理状态 应激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垂体激素水平的总体变化规律。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经蝶入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218例,根据筛选条件选出81例,其中男43例,女38例,根据免疫组化及临床内分泌学特点进行分组。将术前1周内、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及术后4个月的激素水平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总体激素”水平在所有病例的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及术后4个月呈上升趋势。在各组垂体腺瘤中,术后第1天与术后第7天的各单项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的单项激素值大致相仿,腺垂体的总体内分泌能力在术后4个月内逐步恢复。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手术 腺垂体 激素水平 总体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腔镜下行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200例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患者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均对其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饮食指导,创口通畅引流及观察,结果术后2~3天拔引流管,住院3到6天,1例出现皮下少量积血,术后平均住院5天。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瘤 护理
  • 简介:61岁男性患者,面部红斑6个月、加重泛发四肢伴四肢肌肉酸痛3个月.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Ⅳ级.皮肤科情况:双眼睑水肿性紫红斑,全身泛发水肿性紫红色鳞屑性斑片,指关节伸侧可见紫红色扁平Gottron疹.胸部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示:前纵隔肿瘤.纵膈肿物切除术后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前纵隔胸腺瘤(B2型).诊断:①皮肌炎,②胸腺瘤.

  • 标签: 皮肌炎 胸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