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小儿发育的特点,如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各种酶和消化液分泌较少;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大,造成消化道的负担增重,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小儿自身免疫力较差,容易感染致病菌导致感染等原因,导致小儿腹泻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 标签: 小儿腹泻 诊断 治疗 用药
  • 简介:犊牛腹泻是冬春季节的一种多发病,发病率为50%~80%,死亡率为30%~70%,占犊牛总死亡率的60%。因此,做好犊牛腹泻的防治工作,对发展养牛业十分重要。近几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口服补液盐结合其它药物的办法,治疗病牛73头,治愈69头,治愈率94.5%,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 标签: 犊牛腹泻 消化不良 细菌性腹泻 防治工作 冬春季节 诊断
  • 简介: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炎症。它流行比较广泛.病程较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本病一年四季皆有发生,遇多雨潮湿或阴冷天气时.常呈现地方流行性发病;在干旱季节时,常呈散发性。春秋两季易多发。发病仔猪多数在哺乳期发生。发病时。在临床表现症状基本相似,应注意鉴别。

  • 标签: 仔猪 腹泻 诊断
  • 简介:摘要胆汁酸是由肝脏产生的两性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过量的胆汁酸进入结肠后会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腹泻,即胆汁酸腹泻(BAD)。目前诊断BAD的金标准是75Se-牛磺胆酸潴留试验,其他方法包括血清标志物(补体C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检测和胆汁酸螯合剂(BAS)的诊断性治疗。BAS是BAD的一线治疗手段,主要药物有考来烯胺、考来维仑和考来替泊等。本文就BAD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胆汁酸 腹泻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身疾病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方法随机抽选我所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0例全身疾病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全身疾病性腹泻患者经临床分析,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对全身疾病性腹泻的全面分析,及早检查,明确诊断,以为全身疾病性腹泻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全身疾病性腹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致病原因、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法,为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1例腹泻的患儿分为患儿数量为31例的常规组及患儿数量为30例的加强组,进行不同的治疗。常规组实施生活调整及使用抗病毒、消除炎症及平衡身体酸碱度等常规药物治疗手段;对于加强组则在进行一般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儿使用思密达。结果按照患儿的患病时间、具体症状、大便检测结果、过往的病情等各方面因素,可以对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经过治疗后,常规组的31例他们例患儿中24例病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77.42%,加强组的30例患儿中有27例病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0%。结论运用科学有效的诊断方式及对照诊断标准,可以准确的对小儿腹泻进行诊断,配合使用思密达治疗,对于该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腹泻 致病原因 诊断 治疗 分析
  • 简介:症状:淋巴滤泡肿胀(注意排除刚免疫后的疫苗反应),甚至出血,病鸡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口腔、鼻腔流粘液,常甩头。排黄绿色恶臭稀粪。转为慢性时,有的歪脖,转圈,翅膀下垂。解剖时,典型新城疫可见腺胃乳头出血,十二指肠有枣核状溃疡性出血。

  • 标签: 腹泻症状 鉴别诊断 鸡病 典型新城疫 疫苗反应 呼吸困难
  • 简介:近几年,我国养殖业飞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这过程中,为了提高养殖收益,减少损失,一定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本文将对生猪不同腹泻疫病的诊断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 标签: 生猪养殖 腹泻疫病 诊断分析
  • 简介:引起仔猪腹泻的疫病主要有仔猪副伤寒、仔猪红痢、仔猪黄白痢、猪痢疾和传染性胃肠炎。这几种疾病都以腹泻为主要特征,在临床上也往往容易引起误诊误治。

  • 标签: 仔猪腹泻病 腹泻病鉴别 诊断防治
  • 简介: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养殖行业也风生水起,由于市场对猪肉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各地区都出现了大量的养殖户,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但是在养猪过程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体系,经常会出现各种病害,严重的影响到了养殖经济的发展,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损失。猪腹泻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如果猪腹泻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防治,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威胁到猪肉安全,所以,养殖户必须要重点的对猪腹泻疾病进行防控。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 标签: 猪腹泻疾病 症状分析 预防策略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种常见的腹泻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抗原联检技术在儿童腹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临床采集的儿童腹泻标本120例,分别采用荧光免疫法和酶免法对这四种腹泻病毒抗原进行联检并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应用酶免法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的抗原阳性平均检出率分别为9.05%、10.45%、1.87%和3.17%;应用荧光免疫法依次对这四种病毒进行检测的抗原阳性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0.27%、14.31%、4.00%和3.04%。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两种检测方法在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方面的抗原阳性检出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星状病毒的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种检测方法对于轮状病毒和诺和病毒的抗原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抗原阳性检出率。结论两种有关腹泻病毒的检测方法中,荧光免疫法相对于酶免法更具有优势,且两者均对轮状病毒和诺和病毒的检测效果较好,而对于其它病毒的检测效果相对不够理想。为此,在临床上,这些检测方法仅仅可用于腹泻病原体的初步筛查,要想确诊疾病必须进一步做分子诊断或培养。

  • 标签: 腹泻病毒 荧光免疫法 酶免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参与本次实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人数一致,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式,对照组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以科学有效的方式给予综合治疗,对患儿腹泻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对比两组患儿疗效。结果实验组40例腹泻患儿经对症治疗后,19例患儿疗效显著、20例患儿治疗有效、仅1例患儿治疗后病情无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14例患儿疗效显著、20例患儿治疗有效、6例患儿治疗后病情无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腹泻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合理应用食物与药物相结合的方式对腹泻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促进腹泻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腹泻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