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腰椎病患86例,常规卧位、站立位腰椎正侧位拍片,并进行腰椎间盘磁共振检查,测量角度,并通过磁共振对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影像学、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与病患组角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症状及体征存在正相关联系。结论的大小与椎间盘退变性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腰骶角 腰椎 椎间盘 退变
  • 简介:目的探讨与下腰痛的相互关系,为部队司乘人员的合格选才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方法选择某部卫生队反复以腰痛和(或)下肢放射痛为主诉的驾驶员52例,对照组50例。对每个研究对象采用改良Ferguson法测量角度,并和下腰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下腰痛组的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的大小与下腰痛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我们在对司乘人员选才的时候,可以把作为一项客观依据,以减少部队司乘人员下腰痛的发病率,有效提高部队作战能力。

  • 标签: 腰骶角 下腰痛 司乘人员
  • 简介:因为产业发达、社会多层化、交通工具和交通量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也每年逐渐增加,近来在骨科受诊的初期交通事故患者对于骨科医院的处理不满足,另寻找韩医科医院的转院数量逐渐增加.韩国交通事故发生率比主要先进国家2~3倍的水平,根据。韩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公团的统计,2006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总共213,745例,其中死亡6,327名,受伤者达340,229名。

  • 标签: 交通事故 患者 腰骶角 IVD 腰痛 临床
  • 简介:研究段椎管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以防止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31例病例。结果:椎管造影和MRI检查明确诊断22例,CT检查诊断9例,其中误诊4例;肿瘤全切22例,大部分或部分切除8例,肿瘤活检1例;术后所有病例自觉症状均有改善,其中部及下肢疼痛消失或减轻100%,排尿排便改善75%,下肢肌力改善60.9%。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合适的辅助检查可避免误诊的发生;MRI检查是诊断段椎管肿瘤的首选方法;段椎管肿瘤以手术治疗为唯一最有效的方法,但对于部分不能全切的病例,适当辅以放、化疗,仍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椎管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末节腰椎(L5)或首节骶椎(S1)的结构可能变异,其中一个部分或全部呈现另一个的特点,变异的脊椎称移行椎(lumbosacraltransitionalvertebrae,LSTV)。LSTV与腰椎疾患有一定相关,正常人群中LSTV发生率为0.6%~12%,腰椎疾病患者可达30%。本文就LSTV诊断、漏诊原因及其临床意义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腰椎 骶骨 腰痛 脊柱疾病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部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部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的病理特点。18例中神经根囊肿13例,其中7例和硬脊膜相通的患者采用囊肿切除,硬脊膜修复,6例和硬脊膜不相通的患者采用囊肿切除;硬脊膜外囊肿4例,直接切除;椎间盘手术后继发硬脊膜囊肿1例切除囊肿并修复硬脊膜。结果本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5例得到6~186个月的随访,平均43.2个月,15例患者疗效优良,手术后腰腿疼痛等症状消失。结论部囊肿是引起腰腿疼痛的病因之一,诊断依靠典型的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CT、核磁共振等检查。不同囊肿手术的方式不同,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腰骶部囊肿 脊髓造影CT 核磁共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髂联合固定治疗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2010年1月收治的11例髂关节骨折脱位的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6例,女5例;年龄21~60岁,平均36岁。11例均为TileC型骨盆骨折。采用后路髂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L5∕S1椎体和髂骨螺钉固定髂骨,配合患肢牵引和器械的撑开、合拢纠正垂直及分离移位。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得12~20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满意,骨盆后环形态恢复良好;下肢等长,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患者未出现跛行,下蹲功能满意。术后12个月Majeed评分:优9例,良2例。结论髂联合固定治疗髂关节骨折脱位疗效满意,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骶髂关节 骨折脱位 内固定术
  • 简介:大约90%的人在其一生中会经历下腰痛,髂关节是产生慢性下腰痛的重要来源之一,据报道由髂关节病变所致下腰痛者占所有下腰痛者的15%~30%[1].近年来,腰椎/融合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它在解决下/关节病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常有患者抱怨术后出现持续性的下腰痛,一些学者认为髂关节继发性病变可能是造成这种持续性疼痛的原因.

  • 标签: 腰椎 腰骶部 骶髂关节 脊柱融合术 关节痛
  • 简介: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等压迫神经根已被人们广泛认识。然而,有关神经后根节解剖变异移位于椎管内成畸形并遭受卡压引起的腰腿痛尚未引起注意。本文报告5例神经后根节移位于椎管内并就后根节卡压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腰骶神经后根节卡压症 腰腿痛 椎管狭窄 临床特点 诊断 解剖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后根节卡压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5例神经后根节卡压的患者,均进行手术减压,术中发现神经后根节异位于椎管内,在神经根管内受到卡压。结果:随访13~37周,平均20周。腰腿痛和根性疼痛消失,恢复良好。结论:神经节受到卡压也可引起腰腿痛,只要认识到神经节异位畸形,手术减压彻底,均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腰骶神经 背根节 卡压症 腰腿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螺旋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及测定对腰腿痛相关性中的应用以及具体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门诊及住院腰腿痛患者23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06例;年龄24~78岁,平均46±8.5。再选取2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方法,从而判定腰椎间盘突出及测定对腰腿痛的相关性,为临床病因诊断提供依据。结果螺旋CT结果显示,观察组230例腰腿痛患者中发现椎间盘突出171例,异常104例,异常率为93.91%;对照组230例中发现椎间盘突出23例,异常34例,异常率为4.78%,两组的异常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及测定对腰腿痛相关性具有一定价值,腰腿痛的原因诊断明确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该方法操作简便,测量简单、价廉无创,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易于推广普及。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螺旋CT 腰骶角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脊髓前运动神经元形态和数量的影响。方法以健康纯种雄性SD大鼠54只作为实验对象。大鼠体重200±26g,鼠龄2月。54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即对照组(n=17只)、一般负荷组(n=17)和过度负荷组(n=20)。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般负荷组和过度负荷组总共训练8周,每周训练6天。训练结束后,使大鼠休息24h。每组大鼠各选5只进行研究。结果一般负荷组和过度负荷组脊髓前运动神经元细胞体、细胞质、细胞核和核仁切面面积均显著性大于对照组。结论长期的不同负荷游泳后提高了大鼠低级中枢处理运动信息的能力。

  • 标签: 游泳训练 运动神经元 形态 数量
  • 简介:摘要神经根变异(lumbosacral nerve root anomalies,LNRA)是指部神经根在形态、走行和起始位置上出现异常,可能与胚胎期神经根的异常迁移有关。影像学检查是目前常用于对LNRA进行定位、定性诊断的方法。临床上基于影像学结果、尸检结果及术中观察制定了许多分型系统,但是缺乏对每种分型系统优、缺点的评价,不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因此,对国内外的LNRA分型及其各自的特点进行综述,并评价各分型系统的优势以及局限性。通过对文献的检索汇总,基于影像学结果设计的相应分型不够可靠,不仅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MRI的检出率就远低于尸检结果,且不是对病变的直观研究,真实性上也存疑;基于尸检结果的分型系统,研究中直接将脊髓剥离,排除了周围软组织和脊柱骨性结构的干扰,更有利于对变异进行全面观察,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术中观察结果的分型系统,研究样本数量大、易获取,还有相匹配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后续的对比研究,其中Neidre分型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型,对临床工作提供了相当的便利。LNRA可能由于如今技术上的限制和认识上的不足,并未被当作一种常见病来对待,特异性症状的缺乏以及合并压迫才会出现症状的特点更是影响了检出率。在治疗上,传统的椎间盘切除和椎管减压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更多新型的手术方式亟待提出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老年人脊神经根管损伤(狭窄)骨质疏松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脱出症或急性扭伤等常见腰腿痛,传统中医辩证论治,针灸推拿、内外用药一般都难以见效。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误诊误治慢急性腰腿痛——即脊神经根管损伤,仅就此症的治疗谈一些体会。

  • 标签: 脊神经根 腰骶 根管 损伤 常见 临床报告
  • 简介:摘要八髎是骶骨两侧的穴位,通过温针刺灸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治疗部疼痛。

  • 标签: 温针 八髎 腰骶部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痛经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次研究在设置时选择对照实验分析,将部阿是穴推拿疗法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中。方法:实验在开展时,施术者将实验时段设置在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为了保障试验公平性和有效性,施术者在进行患者的资料调取时,选择基本资料完整并且符合纳入要求和排除要求的36名原发性痛经患者。患者的基本资料录入计算机后,由计算机采用随机数法进行两组分组,单组18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选择激素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内患者则在接受治疗时,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中药周期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进行数据资料分析后,最终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存在差异,同样实验组更优(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患者受到内分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机体功能受损可能较为明显,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医生在进行患者的临床治疗时,将部阿是穴推拿应用于其中,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 

  • 标签: 腰骶部阿是穴推拿疗法 原发性痛经 治疗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采用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时的效果与优势。方法:基于2020年2月到2022年5月我院康复门诊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髂关节紊乱80例患者,针对入选患者结合入院后的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部正骨手法,常规组应用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基于改良McnNab、JOA和ODI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3天时的疼痛感显著低于常规组,同时在预后各项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髂关节紊乱治疗方面部正骨手法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疾病疼痛感,同时对于患者的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患者的远期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紊乱 腰骶部正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