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与普通X线的优劣。方法用500张CR片与500张传统X线片进行比较,评价出CR片与传统X线片的甲级片,乙级片,丙级片的百分比。结果比较后CR片在甲级片,乙级片,丙级片的百分比都高于传统X线片。结论CR片明显优于传统X线

  • 标签: CR IP 传统X线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X线摄影(CR)片与普通X线片图像质量的优劣。方法对200张胸部CR片与200张胸部普通X线片进行比较,计算CR片与普通X线片的甲级片、乙级片、丙级片以及废片的百分比。结果CR的甲级片率为80%,普通X线片的甲级片率为62.0%;CR的乙级片、丙级片、废片率均低于普通K线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R的分辨率高于普通X线片,有利于临床诊断要求。

  • 标签: CR X线 图像质量
  • 简介:计算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是传统放射技术与现代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数字化影像新技术,它最终将普通X线摄影的模拟图像转化为可被量化处理的数字化图像,使传统X线拍片技术及图像质量发生质的飞跃[1-4].本文旨在探讨CR临床应用体会及其影像学意义.

  • 标签: 计算机X线摄影 临床应用 数字化图像 图像质量 骨关节 软组织
  • 简介:计算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具有操作简单、数字影像清晰度高、曝光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强等优点,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院自2002年引进美国柯达CR-900系统以来,开展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工作.如针对IP对CR影像质量的影响、CR伪影的认识和处理、激光打印机对CR影像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开展工作,积累了一些直接认识和体会,现小结归纳如下.

  • 标签: 计算机X线摄影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分析工频X线机和中频X线机在胸部计算X线摄影(CR)中的图像质量,监测相应辐射剂量,比较两种X线机在CR摄影中的适用性。方法使用工频X线机和中频X线机摄取2~3岁小儿胸片共28例,分析图像质量,监测辐射剂量;并对两种X线机高压输出及IP对X线吸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同工频X线机相比,中频X线机更易获得优质图像,且降低了辐射剂量。结论在CR应用中,中频X线机比工频X线机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计算机X线摄影 工频X线机 中频X线机 X射线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摄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X线片正侧位特点。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特点有腰脊生理曲度直及椎间隙窄,椎唇样骨质增生,相邻椎后角局限性骨增生呈“磨角”样改变和相邻椎体面弧形压迹等。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X线平片摄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诊断准确率为68.33%。结论X线摄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选检查手段。

  • 标签: X线摄影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价值
  • 简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X线摄影系统(computerradiography,CR)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于2002年引进柯达CR-800计算X线摄影系统,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图像数据利用计算处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

  • 标签: 计算机X线射影系统 工作流程 操作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算X线摄影系统(CR)及数字X线摄影系统(DR)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1261张CR和DR影像结果,根据统一标准将其分类并对此进行质量评估,进而分析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影像特点及对比其性能。结果DR的优质影片数高于CR,且废片数低于CR,比较上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能比较上,CR具有影像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多、实现了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可与传统X线设备匹配以减少投资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而DR的优点是操作时间短、成像环节少,且清晰度高于CR。CR系统适用于X线平片摄影,更适用于复杂部位和体位的X线摄影;DR系统适用于透视与点片摄影及各种造影检查。结论CR和DR在相同的影像特点基础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且相互不能取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行发展。两种系统适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摄影,因此在选择X线摄影系统摄影时,需根据检查部位及临床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摄影方法。

  • 标签: CR DR 影像特点 性能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计算X线摄影(CR)系统床边摄影在婴幼儿胸部摄影的价值。方法实现了普通X线摄影数字化,使传统的X线摄影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突破了传统摄影技术的固有局限性。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患儿胸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张优质的胸片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0~2岁的婴幼儿多采用床边胸部摄影。通过对100例有呼吸道病变的0~2岁婴幼儿采用此方法检查,报告如下。

  • 标签: 计算机X线摄影(CR) 婴幼儿 床旁胸部摄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X线摄影技术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8月—2015年11月,此期间段接收诊治的胸部外伤患者65例。患者当中拥有男性50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68对,其平均年龄为(42±4.9)岁。上述所有患者致伤因素均有不同,14例患者因车祸所致,18例患者因从高出坠落而致,16例患者阴刀刺伤所致,17患者因打伤所致。患者在到院接受治疗之前均在1天之内,患者主要表现症状有胸疼、咳嗽、心跳过速、生理指标下降等。采用计算X线摄影对全体患者照射,经CR成像系统成像后使用激光相机打印图片。。结果65例患者当中,肋骨骨折患者31例、创伤性湿肺患者16例、肺挫伤12例、肺血肿4例、肺不张与肺萎缩2例,由于显像清晰,可以清楚查看伤处具体情况。结论采用计算X线摄影技术,利用X线摄影窗宽、窗位的调整,获得高质量的CR图像,可以有效诊断胸部外伤,能够避免临床诊断中出现的漏诊误诊情况,减轻伤患的经济负担,为临床提供全面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胸部外伤 诊断 计算机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CT扫描检查与常规X线平片表现对照分析,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常规X线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X线平片、CT检查9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X线平片检查发现有骨质增生的44例、156个椎。椎间隙窄的8个,前后椎间隙平行的20个,椎间隙后部增宽的36个,椎间隙明显增宽的12个,无明显症状的80个。CT诊断椎间盘膨出的64例、80个椎椎间盘突出的56个,椎间盘脱出的4个,无明显症状的20个。结论常规平片的X线表现,在排除其他疾患的情况下,椎间隙窄,前后部椎间隙平行、后部增宽或明显增宽均具特征性,可作为平片间接诊断椎间盘退行性的可靠依据。

  • 标签: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X线诊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X射线的摄影技术的摄影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总结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操作中的方法和程序。结论严格的进行X射线的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可以对于患者的诊断有很好的帮助。

  • 标签: 上肢 X线 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是高端精密仪器,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维护保养是防止医学误诊的重要保证。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需要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器械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对使用期限长的大型医疗器械,应当逐台建立使用档案,记录其使用、维护、转让、实际使用时间等事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止后5年。因此,按照标准对在用的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检验检测是医院必须要做的常规工作。本文以CT举例,介绍CT的常用检测与校准装置、主要参数及其检测校准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退行性X线诊断价值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X线检查进行诊断。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退行性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出46例骨质增生(162个椎),椎间隙窄、椎间隙变宽、椎间隙前后平行、椎间隙前窄后部变宽占椎间隙病变的百分比分别为10.00%、16.67%、25.55%、47.78%,对照组CT检查直接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膨出、突出、脱出等征象,占椎间隙病变的百分比分别为61.11%、34.44%、4.44%,而占椎间盘退百分比分别为49.38%、34.38%、16.25%。结论X线平片检查腰椎间盘退行性显示椎间隙窄、椎间隙变宽、椎间隙前后平行、椎间隙前窄后部变宽均有显著特征,可为间接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X线 诊断价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作者报告98例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平片,CT及脊髓造影的X线表现,并与手术结果作了对照分析,诊断准确率为92.8%,X线平片见椎后缘骨增生唇样和椎间隙前窄后宽,CT见椎管狭窄,侧隐窝消失,本文并就造影对本病的定位、定性诊断进行了分析,椎问盘突出的X线表现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 标签: 腰椎间盘 X线 CT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减少头部X线摄影时的照射尺寸和面积,减少X线对人体头部的辐射剂量,提高对X线的防护能力和X线照片的质量。方法设定人体头部X线摄影照射三种尺寸,六种照片图像布局。结果大圆视野的照射面积减小:13266(mm)^2,小圆视野的照射面积减少:9340(mm)^2,矩形视野的照射面积减少:15131(mm)^2。结论头部X线摄影照射尺寸设计,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 标签: X线摄影 照射 头部 视野 人体 X线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