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皮血管成形(percutaneousendovascularangioplasty,PEA)是指经皮穿刺引入球囊导管、金属支架等器材对狭窄、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等多种微创治疗,使其复通的一种非手术疗法。在手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是患者及早康复。

  • 标签: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成形(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我科采用PTA治疗的34例(38条患肢)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条患肢PTA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2%(35/38),平均随访8(3~18)个月,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1±0.12上升至0.82±0.05(P<0.01),总的肢体保全率为91.4%。无住院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3%(5/38)。结论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减少截肢率,是一种治疗膝下动脉病变至下肢缺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 标签: 血管腔内成形术 介入放射学 动脉闭塞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管成形适用于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本文阐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评价血管成形治疗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硬化 介入治疗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管成形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临床观察及评价。方法笔者调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37例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多段病变患者采用经皮血管成形和经皮血管成形加支架植入治疗。结果36例手术成功,术后肢体缺血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38条患肢皮温明显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距离延长,静息痛好转。结论合理的成形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方法。熟练掌握成形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维持通畅率的关键。

  • 标签: 血管腔内成形术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成形(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均采用PTA和(或)支架植入进行介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踝/肱指数(ABI)。结果66例患者成功完成介入治疗,共植入支架73枚,其中髂动脉植入27枚,股浅动脉植入32枚,髂-股动脉植入14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患肢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ABI由术前0.39±0.12上升至0.72±0.15,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10例患者因复发而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因其创伤小、可重复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已成为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下肢 动脉闭塞性疾病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眼部整形是很多求美者的诉求,其中重睑是最常见的手术类型,然而很多亚洲人由于眦赘皮的存在,使得其重睑术后眼部形态并不能达到预想的美学效果。目前,人们普遍以双眼明亮、有神,双眼内眦间距适中,虹膜暴露充分,眼裂比例合适为美,而眦赘皮会使眦角被部分或全部遮盖,从而使眼裂变短,双眼内眦间距增宽,重睑术后形态不良等。眦开大对于解决眦赘皮引起的功能障碍和美学缺陷至关重要。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眦开大的发展和现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眦赘皮矫正术 内眦赘皮 内眦解剖 内眦韧带
  • 简介:【摘要】 眼部整形是很多求美者的诉求,其中重睑是最常见的手术类型,然而很多亚洲人由于眦赘皮的存在,使得其重睑术后眼部形态并不能达到预想的美学效果。目前,人们普遍以双眼明亮、有神,双眼内眦间距适中,虹膜暴露充分,眼裂比例合适为美,而眦赘皮会使眦角被部分或全部遮盖,从而使眼裂变短,双眼内眦间距增宽,重睑术后形态不良等。眦开大对于解决眦赘皮引起的功能障碍和美学缺陷至关重要。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眦开大的发展和现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眦赘皮矫正术 内眦赘皮 内眦解剖 内眦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施行动静脉的50例患者。结果完成50例患者行动静脉瘘手术患者统计,瘘状况良好。结论经过有目的、新的护理办法,能增加动静脉的成功率。成功的动静脉提升了保持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寿命大大的延长了。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护理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对比输尿管微创治疗与成形在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 6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取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输尿管成形)和实验组(行输尿管微创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要高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成形,输尿管内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微创治疗 成形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支架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d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支架成形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温性增生肥厚为主要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黏膜肥厚程度在鼻腔的不同位置程度不一,以下鼻甲为最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也较多,随着鼻窦镜手术的推广和应用,在鼻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成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行此手术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9~47岁,其中鼻甲数69侧(21例为单侧,24例为双侧),均为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其中约18例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23例伴有单侧或双侧鼻窦炎。以上患者均同期行中隔矫正或鼻窦开放。伴有耳鸣听力下降者约9例,其中3例多次行鼓膜穿刺抽水治疗。1.2手方法:患者取仰卧头低位,在0°鼻镜下,用2%丁卡因及0.1%肾上腺素混合的棉片行下鼻甲表面麻醉3次,再用1%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混合液行下鼻甲局部浸润麻醉,于下鼻甲前端正中自上而下切开黏膜,直达下鼻甲骨面,然后于下鼻甲下端延长切口,直至离下鼻甲后端约5mm,然后鼻镜下操作下吸引器与剥离子,沿下鼻甲骨表面...

  • 标签: 下下鼻甲 内镜下下 黏膜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镜下后鼻孔成形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间,经电子鼻咽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确诊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在全麻鼻镜下后行后鼻孔成形成形扩大后鼻孔后放置支撑管。结果术后保留鼻腔支撑管3个月,常规护理下维持支撑管通畅,术后3个月拔除支撑管后坚持生理海水鼻腔冲洗,交替镜下观察及换药。随访至术后1年,15例患儿复查电子鼻咽镜,见后鼻孔无挛缩表现,治疗有效率达100%,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鼻镜下后鼻孔成形治疗儿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 标签: 后鼻孔闭锁 先天性 鼻内镜
  • 简介:目的观察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患者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耳甲成形、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耳后切口对37例(3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病人施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及耳甲成形和Ⅲ型鼓室成形.结果术后听力平均提高16dB,26耳平均听力达35.8dB,9耳平均听力达25dB.跟踪随访2-4年,均上皮化好,外耳道无痂皮堆积.26例鼓膜形态完全正常,5例鼓膜疤痕内陷,3例鼓膜穿孔但干耳,干耳率91.9%(34/37);3耳仍有间断性流脓,经再次手术干耳,2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5.4%(2/37).干耳时间在5-9周,平均6.5周.结论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耳甲成形并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能使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

  • 标签: 骨膜瓣 填塞 乳突腔 鼓室成形术 上皮化 中耳乳突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其均采取经皮血管成形加血管支架植入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05(48/50);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延长或者消失,术后肢体缺血症状改善显著或者消失,静息痛好转,51条患肢皮温显著升高;术后ABI(0.82±0.11)显著高于术前(0.34±0.06),且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并能提升手术成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腔内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