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将生物反馈和电磁场生物效应有机结合。临床研究表明这种反馈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神经元的活动,改善大脑代谢和循环,调节敏感的血化学成份,起降脂、解聚、镇痛、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等作用。临床实验证明这种反馈对一些脑部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脑电反馈 电磁场 生物效应 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依据是否予以生物反馈治疗将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与实验组(n=20例),实验组患儿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儿不接受任何干预,实验组接受20次生物反馈干预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结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多动症患儿症状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小儿多动症存在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多动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ADHD儿童的生物反馈疗法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5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应用脑生物反馈疗法对每名患儿进行为时6个月的连续性治疗,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波频率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综合注意力与综合控制力商数、比较治疗前后听觉、视觉注意力与控制力商数。结果:经过长达6个月的治疗时间,患儿的脑电波θ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下降,β波和SMR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综合控制能力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均有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听觉注意力和视觉注意力都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觉、听觉控制力商数上没差异不明显。结论:ADHD儿童的生物反馈疗法疗效较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试听整合连续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本院收治的20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治疗组,各100例,两组患者使用舍曲林100mg/d、阿普唑仑0.4mg,睡前服用,连续四周。治疗组再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每周5次,每次30min。连续两周。结果两组患者HAMA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有效率分别为100%、90%。结论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广泛性焦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失眠患者应用脑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疗法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脑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SQI各个维度与总分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各个维度比较无差异(P>0.05),总分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患者治疗中应用脑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失眠 脑电生物反馈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效果
  • 简介:<正>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的30例ADHD儿童,接受反馈治疗,分别于训练20次及40次后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过20次及40次训练,患儿与训练前相比,各反馈商数均有显著改善。训练20次后,22例患儿两种综合商数均转为正常,占73%。训练40次后27例患儿两种综合商数均转为正常,占90%。提示反馈治疗对ADHD

  • 标签: ADHD 精神障碍诊断 统计手册 注意缺陷 次后 训练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生物反馈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焦虑症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发作患者愉快感缺失的临床特征及其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 TEPS)评估抑郁症组(20例)、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组(14例)和健康对照组(19名)的期待性(anticipatory)愉快体验 (TEPS-A)和消费性(consummatory)愉快体验( TEPS-C),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rief Screening Scale for Dementia, BSSD)评估被试者的临床特征;3组被试者按照指导语完成赌博试验,同时记录连续,分析事件相关电位中的反馈负波(feedback negativity)波幅。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两患者组TEPS总分、TEPS-A和TEPS-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2)抑郁症组反馈负波波幅[(-0.138±2.562) μV]低于健康对照组[(-2.569±2.598) μV]和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组[(-2.251±0.954) μV],均P<0.05;在获得货币时,抑郁症组赢钱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波幅低于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在损失货币时,3组输钱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组反馈负波波幅与消费性快感缺失评分呈负相关(r=-0.501,P=0.024)。结论抑郁发作患者存在期待性快感体验及消费性快感体验的下降;抑郁症患者对奖赏敏感度下降、反馈负波的波幅下调,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患者反馈负波未出现类似改变,改变提示了抑郁症愉快感缺失的部分机制。

  • 标签: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诱发电位 反馈负波 愉快感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焦虑症患者时使用脑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焦虑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生物反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5天和30天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脑生物反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生物反馈仪测试及其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4月-2017年6月)搜集的111例临床疑似多动症患儿的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脑生物反馈仪测试方法测定多动症儿童分型(其中有43例确诊为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所有患儿均经过生物反馈加以治疗。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多动症患儿的综合注意力商数、反应控制商数。结果生物反馈仪治疗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之前,综合注意力商数为(63.05±12.44),治疗2个疗程后,综合注意力商数为(102.93±7.05),治疗4个疗程后,综合注意力商数为(108.86±8.65),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治疗前后的综合注意力商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次后,43例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的好转率为65.12%(28/43),治疗40次后,43例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的好转率为88.37%(38/43),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仪测试能够准确测量多动症患儿,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提高多动症患儿的注意力。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 儿童多动症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 4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均采用脑生物反馈治疗,对比患儿治疗前后数据。结果:本组探究中,对比治疗前,治疗 40次后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结果、 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均明显更优, P< 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疗效理想。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筛选其中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睡眠脑电图的变化情况分析该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夜间觉醒情况等各项脑电图评估结果均得到显著改善(P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失眠症 睡眠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反馈训练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功能状态。方法:将我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8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 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就诊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对本次就诊患者采取常规药物 +基于反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疗效;病情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功能状态工作负荷、大脑活力、睡眠质量、紧张焦虑以及疲劳程度。结果:观察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疗效、病情改善的时间、功能状态工作负荷、大脑活力、睡眠质量、紧张焦虑以及疲劳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常规药物 +基于反馈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效果良好,对本病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

  • 标签: 基于脑电反馈训练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 脑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恐惧障碍患者给予帕罗西汀合并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恐惧障碍患者 98例,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生物反馈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1],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一周、二周、四周以及第八周的总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对恐惧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恐惧障碍 帕罗西汀合并脑电生物反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物反馈疗法应用于焦虑症病人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根据抽签法将76例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生物反馈疗法为两组患者施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焦虑、抑郁症状、敌对性、恐惧评分及阳性项目数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应用于焦虑症病人能使之焦虑、抑郁、敌对、恐惧等症状得到较好改善,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焦虑症 脑电生物反馈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反馈训练在高性能战机飞行员中的应用,探讨高性能战机飞行员反馈训练中放松度、专注度与和谐度的水平,使飞行员运用此方法更好地调节自身的注意力与放松度达到和谐统一。方法选取2015年2—7月来我院参加航空医学训练的107名高性能战机飞行员,采用脑反馈仪进行训练并检测,检测出高性能战机飞行员专注度指数、放松度指数及和谐指数状态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年龄、不同飞行时间的飞行员放松度、专注度及和谐度水平。结果高性能战机飞行员的专注度指数、放松度指数及和谐度指数状态分布要高于常人平均水平;30岁以下的飞行员在专注度及和谐度方面要好于30岁及以上的飞行员,而在放松度方面要略差于30岁及以上的飞行员;飞行时间在1000h以下的飞行员专注度及和谐度好于1000h及以上的飞行员,而在放松度方面要略差于1000h及以上的飞行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馈训练真实有效地反映了高性能战机飞行员注意力分配及放松度和谐统一的特性,可作为评估飞行员平时与战时紧张度与放松度是否和谐的依据,是调节飞行员专注度及放松度和谐统一的有效措施,可提升飞行员的飞行状态。

  • 标签: 脑电反馈 飞行员 放松度 专注度 和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