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复位天幕切开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重型脑外伤疝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38例设为对照组,将采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的38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植物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脑外伤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手术,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 常规手术 重型脑外伤脑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疝患者采取复位天幕切开术和常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疝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常规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采取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术后死亡率、重残率和术后并发症生率明显的低于常规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重型颅脑损伤疝患者采取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明显的优于常规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的死亡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疝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复位技术或天幕裂孔切开术对外伤后嵌顿性颞叶钩回疝的救治效果。方法对5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疝者应用脑疝复位技术或天幕裂孔切开处理嵌顿性颞叶钩回疝,并与29例常规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复位组56例中,恢复良好25例,中残7例,重残5例,迁延性昏迷4例,死亡15例;预后较好(良好+中残)者占57.1%(32/56),死亡率为26.8%(15/56)。常规手术对照组29例中恢复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5例,迁延性昏迷3例,死亡14例;预后较好(良好+中残)者占24.1%(7/29),死亡率为48.3%(14/29)。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恢复较好(良好+中残)者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生疝嵌顿时,对于单侧瞳孔散大时间在2h以上,或已经出现双侧瞳孔散大但持续时间在1h以内者,结合复位或天幕裂孔切开术,能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颞叶钩回疝 复位 天幕裂孔 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幕切开复位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疝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手术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将天幕切开复位手术应用于观察组中,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以及67.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以及27.5%,数据间经比对计算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疝患者选择天幕切开复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天幕切开脑疝复位手术 常规手术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应用脑疝复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20例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均给予复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12例(60.0%),轻度残疾4例(20.0%),重度残疾2例(10.0%),植物生存1例(5.0%),死亡1例(5.0%)。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脑积水1例,大脑后动脉梗死2例,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结论复位术临床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颅脑外伤 应用效果 脑疝复位术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SRM-IV眩晕诊疗系统复位联合药物脉泰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 vertigo, PS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SRM-IV眩晕诊疗系统诊断为 PSC—BPPV患者 72例,随机分为复位治疗组 (复位组 )和复位联合药物脉泰治疗组 (脉泰组 )分别 36例于治疗后 7d、 28d后进行疗效评定,随访 9个月观察复发和残留头晕症状情况。结果 分别治疗 7d后和治疗 28d后复位组与脉泰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愈率脉泰组高于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随访 9个月,脉泰组 7例 (19.44% )复发、残留头晕症状 5例 (13.89% ),复位组 15例 (41.67% )复发,残留头晕症状 13例 (36.11%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实验室观察各项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RM-IV眩晕诊疗系统复位联合脉泰治疗 PSC-BPPV能提高其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减少残留头晕症状的发生率。

  • 标签: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SRM-IV 复位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术及术中急性复位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硬膜下血肿126例,术中出现急性复位15例,回顾性分析治疗,结果15例,术中急性复位均治愈。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术中急性脑复位
  • 简介:在对越坊前,有一座金人台,台上四角,各立一尊铁铸武士形象,因为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铠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这尊宋铸铁人曾经擅自离开,跑到外面去寻找自由。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四尊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在阳光的暴晒下常常怨天尤人,就在这时,西南隅的铁人开了口,它说:“这么热的天气,咱们在太阳底下暴晒,铁甲都把身体烫坏了。我看,咱们只留一个人站岗,其他人找个地方歇歇凉吧!”它的话,立即受到了左右两尊铁人的赞赏,但对面那个铁人却坚决反对,并且一再阻拦说:“圣母规定的戒言,我们是不能擅离职守的。”西南隅的铁人听后大为恼火,暴跳如雷,不满地说:“为什么几百年来,刮风下雨太阳晒都要我们站岗。什么清规戒律,我不管,我要到汾河对面的树丛去歇凉了。”说罢,扬长而去。这个铁人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水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

  • 标签: 复位神话 铁人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来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就诊的68患者,随机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34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大,实验组患者钉道渗液、钉道感染以及固定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切开复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临床效果
  • 简介:什么是身体失去平衡?网球运动中的稳定状态,指的是身体重心位于站位的正中间时的状态。重心偏离站位的正中间,比如被对手大范围调动、身体前倾等救球时的状态,即为身体失去平衡。

  • 标签: 身体重心 技术 稳定状态 网球运动 平衡 站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和对照组(接受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对比(1)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2)两组治疗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两组治疗前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8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相比,切开复位具有腕关节功能恢复佳,活动范围大、桡骨长度恢复好的优点。

  • 标签: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
  • 简介:<正>小P与阿Q有人把两大袋污染性极大的垃圾扔到了河里。据小P说,这是阿Q干的,小P说:“刚才我乘小艇全力以赴划向小桥。我亲眼看见阿Q背着两个大袋,抛到河里。”小P和阿Q一向不睦,阿Q说这是小P在诬陷他。究竟是不是阿Q干了这件不道德的事呢?二人找到足智多谋的神童马良.请他判断是非。马良听后,指着小P说:“你为什么要害阿Q呢?”小P一听,满脸通红。马良怎么判断是小P撒谎呢?

  • 标签: 满脸通红 判断是非 他们四个 我不知道 买东西 姐妹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Epley手法复位和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在 耳石症治疗中 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 耳石症患者 96 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 Epley手法复位,观察组采用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 48 名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有 29 人,有效的有 17 人,总的治疗有效率为 95.74% ;对照组患者中,有 25 人经治疗后痊愈,有 19 人治疗效果显著,总的治疗有效率为 80.85 %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手法复位是耳石症 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Epley手法复位和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作为两种常用的复位方式,它们的临床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Epley手法复位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 耳石症 治疗 效果
  • 简介: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能够引发小儿呕吐、血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肠坏死,出现中毒性休克,影响患儿健康。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非手术治疗是应用最为广泛且优先选用的方法。非手术治疗主要是指在超声或透视引导下进行的灌肠复位。目前针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主要集中于空气灌肠复位和水压灌肠复位(钡剂、盐水)。

  • 标签: 空气灌肠复位 水压灌肠复位 小儿肠套叠 复位治疗 小儿急性肠套叠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向,研究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镜下球囊复位术的临床差异,分析关节镜下球囊复位术的临床安全性。方法:本次对照研究实验自2019年1月开始执行,持续至2020年8月截止,共抽取病例数9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我院完成手术治疗,以手术类型的差异加以分组,即接受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者均为对照组,接受镜下球囊复位术的患者均为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n=45),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其常规手术指标(手术平均时长、切口平均长度、术后引流量等)、平均住院时长、疼痛控制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生活质量评分、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等指标之间的差异,从而判定不同手术疗法的应用价值与推广前景。结果: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对比,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具优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成功愈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总计6.67%,大大低于对照组的37.78%,P<0.05;术后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HSS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有可见降低,相比之下,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球囊复位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相较于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降低术中损伤,缓解患者疼痛反应,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进度,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传统开放复位术后 关节镜 球囊复位 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