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黄帝内经》中自古就已经存在系统的音乐治疗理论。文章通过《黄帝内经》五音与五藏的对应关系,结合现代研究,论证了古代音乐的标准音,为系统的音乐治疗理论奠定基础。

  • 标签: 《黄帝内经》 五音 标准音
  • 简介:每个人都经过先体能喜暖,后智能喜寒的二次发育。人脑智力发育后存在脑求生存档和脑自动档,脑自动档中又分数据库力档和情感区和脑逻辑推理力档这二个脑中最核心部分。人基因组仅仅是供应人体系列新陈代谢运动和体智能供能程序表,并受人经络系统调控和本身对其反调控的动态平衡。人体三焦是体智能耗能和结缔组织间隙组织等摄取能量及能量转换配比运送的调控平衡中心,人经络系统调控包括人基因组在内的人系列新陈代谢运动。

  • 标签: 经络系统 分子中医学 人基因组 脏腑 心脏 人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脏腑经络推拿+艾灸的疗效。方法:以2019.8~2021.5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脾胃虚寒型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例,随机分成常规组(47例,常规疗法)、观察组(47例,艾灸+脏腑经络推拿)。对两组直肠淋巴结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直肠淋巴结纵径、横径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纵径、横径短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和腹泻、便溏不净食欲、下降评分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痛和腹泻、便溏不净、食欲下降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联合使用艾灸、脏腑经络推拿,可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直肠淋巴结指标。

  • 标签: 脏腑经络推拿 艾灸 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 简介:《医学源流论》充分反映了徐灵胎的医学建树和学术思想,集中其毕生治医心得,为徐灵胎之力作,其中"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篇,在治病原则上阐明了"治病必分经络脏腑"思想,体现了疾病治疗过程中病位确定的重要性。在其所著《洄溪医案》89案例中,有十余例着重强调用药施治前应当先确定病位所在,体现了徐灵胎非常重视治病必究病根之在,对后世医家进行疾病的诊疗施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医学源流论 洄溪医案 徐灵胎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 治病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脏腑经络推拿结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艾灸治疗,研究组加用脏腑经络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病情复发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情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脏腑经络推拿结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避免病情复发。

  • 标签: []脏腑经络推拿 艾灸 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病情复发
  • 简介:摘要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但与其他的脏腑气机、运行功能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泄泻可从脏腑辨治,重视调心、理肺、健脾、疏肝、补肾。

  • 标签: 泄泻 脏腑辨治 整体观念
  • 简介:人身五官百骸,有表里则有阴阳,有阴阳则有体用,以阳为体者则以阴为用,以阴为体者则以阳为用。此体用相资之道也。内而脏腑,莫不皆然。脏实而处内,以阴为体者也。腑虚而处外,以阳为用者也。如心与小肠为表里,心为之体则以小肠为心之用,而诸经之阴翳皆从小肠下泄,俾君主之官得以当阳而治。

  • 标签: 体用 脏腑 君主之官 小肠 阴阳
  • 简介:中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通过调理脏腑来调养眼睛。中医的“五轮学说”阐述了目有神采、视力清晰是人体五脏精气充盛的表现。“五轮学说”指出,两眼内外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调心便于改善眼睛的呆滞无神、视物胀痛等症。两眼黑睛属肝,称为“风轮”,调肝便可改善眼睛怕光流泪、头晕目眩等症状。两眼白睛属肺,

  • 标签: 调理脏腑 明目 五轮学说 五脏精气 头晕目眩 眼睛
  • 简介:《黄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

  • 标签: 经络 健康 疾病 《黄帝内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络是人体把各个细胞有机组织起来,提供营养,运送垃圾实现人体功能的一种工作机制。经络的“硬件”包括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括约肌、血管、细胞外基质(ECM)、肥大细胞、各种感受器,而工作的关键是神经系统的连接关系-“软件”。

  • 标签: 工作机制 经络 修复机制
  • 简介:《医门法律》是清初著名医家喻昌所著。喻昌,字嘉言,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县)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其晚年自号西昌老人。喻氏成年习儒,攻举子业,然仕途不顺,遂削发为僧。出家期间,兼攻医术,悉心研究。后蓄发还俗,游历苏浙皖赣等地,定居于江苏常熟虞山脚下。

  • 标签: 《医门法律》 脏腑辨证
  • 简介:摘要营卫与脾胃、肺、三焦等五脏六腑都有密切的关系。营卫的不足会影响机体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以营卫作为防治疾病的切入点,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有利于深化对营卫理论的认识,同时能够提高疗效,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和途径。

  • 标签: 营卫 经络 脾肺
  • 简介:摘要:脏腑学说作为《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脏腑涵义的渊源对于理解脏腑学说尤为关键,通过梳理脏腑的本义和源流,揭示了脏腑是解剖知识的基础上,为了解释脏腑之生理功能、病理状态,以及诊断、治疗的需要,采用了气血、阴阳、五行、经络等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 标签: 脏腑 阴阳 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