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矫形术后协助患者站立对降低全髋关节术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后第8天在5分钟之内摇高床头,协助患者站立;实验组采用三步法的方法协助患者站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次坐起和下地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1次坐起和下地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三步法站立协助患者坐起,能有效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其早日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三步法 站立 体位性低血压 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19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脊柱矫形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经验。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脊柱矫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经过矫形手术后围手术护理无病例死亡,术后身高一定程度增加,消化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对照组虽无死亡病例,但出现严重并发症3例(9.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是治疗脊柱的最佳方法,但手术创伤面大,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心细致的护理管理不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提高矫形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脊柱侧弯 矫形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的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择60例脊柱X线片检查患者,对其进行全脊柱直立位、支点弯曲位和左右侧屈位X线片摄取,对脊柱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X线片清晰的显示出这60例患者的脊柱的实际情况,其中颈段患者13例,胸段的患者17例,腰段的患者30例。术前弯角度均位于23o~158o,其中中度(20o~60o)43例,重度(>60o)17例;椎体骨质畸形13例。结论X线片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脊柱的情况,对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脊柱侧弯 X线片 特点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脊柱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7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脊柱矫形手术的患者121例,根据氟比洛芬酯的使用情况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气管导管拔除后接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10μg·kg^-1,按患者体重加入昂丹司琼4~8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A组联合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50mgbid;B组联合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00mgbid.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但B组爆发痛解救药物使用量少于A组.结论:联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50mgbid与氟比洛芬酯100mgbid镇痛效果类似;联合芬太尼,使用氟比洛芬酯50mgbid在脊柱矫形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安全有效.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脊柱侧弯矫形术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脊柱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1年以来本院4例脊柱手术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措施预防早期并发症,指导患者积极正确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良好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作用。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各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脊柱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应该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在手术后,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特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保持畅通,防止患者的肺部发生感染。同时需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上下肢感觉,在平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做好出院后的指导工作。

  • 标签: 脊柱侧弯 术后护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脊柱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围手术期的心理评估与护理。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同时,脊柱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结论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提高脊柱患者的护理水平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脊柱侧弯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优质护理措施在脊椎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脊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不同分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成功率、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矫形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椎侧弯矫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脊柱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围手术期的心理评估与护理。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同时,脊柱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结论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提高脊柱患者的护理水平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脊柱侧弯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脊柱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在冠状方位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的脊柱畸形,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而且可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可导致截瘫,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2]。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014年我院收治脊柱病人56例,均行全脊柱X线摄影及脊柱后路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年龄8岁~20岁,平均14.8岁;男25例,女31例。均术前在西门子DRF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进行全脊柱拼接摄影检查。

  • 标签: 脊柱侧弯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矫形术病患各项护理指标,为全面完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脊柱矫形病患102例,对其实行全程护理指标监测分析处理。结果在术前训练中,病患对于各项训练项目的依从性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0.05。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高热、尿管延迟拔除等。结论针对脊柱矫形术病患,需着重加强其全程护理管理,增强病患术前训练依从性,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患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 标签: 脊柱侧凸矫形术 全程护理监测 分析
  • 简介:“医生,我家小志怎么走路肩膀一高一低,怎么回事?是得了什么病了吗?”刘妈妈急的满头大汗都顾不得擦一下。经过检查,发现这位小志同学已经出现轻度的脊柱。据小志自己述说,原来他上课喜欢趴着听课,回家看电视看书也是喜欢趴着,双肩包经常当单肩包用,医生指出这些日常不良的作息姿势,是造成小志脊柱的最大原因。青少年是脊柱的多发人群笔者了解到,青少年是脊柱的多发人群,每年递增的30万脊柱弯曲人群中一多半是青少年。

  • 标签: 脊柱侧弯 椎体前缘 胸廓变形 肩后 心理阴影 屈曲位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凸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8年4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1例青少年脊柱凸病例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采用后路选择性双交替置钉或椎板钩、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术前、术后脊柱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Cobb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凸Cobb角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58.36°±14.34°、23.27°±8.47°及28.82°±12.34°,凸Cobb角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椎后凸、腰椎前凸Cobb角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选择性双交替置钉、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脊柱凸安全、经济,适合于普通医院开展。

  • 标签: 青少年 脊柱侧凸 内固定器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骨推拿配合针刺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应用正骨推拿、针刺等中医疗法治疗。对照组68例应用矫形器配合牵引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脊柱Cobb角的变化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1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4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8%。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中医传统疗法 针刺疗法 正骨推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脊柱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关节复位、针灸与牵引等方式改善脊柱的情况,减轻患者临床症状,30天为一个疗程。结论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消失,脊柱程度得到大幅度改善。

  • 标签: 脊柱侧弯 腰痛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