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解结核性胸膜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干预效果,本研究将260例结核性胸膜患者根据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对照组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予以有针对性的强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患者就诊时间以及出院后按时服药率均与胸膜增厚的发生相关(χ2=7.462,7.992,P均<0.01)。观察组痊愈率、护理后的WHOQOL和ESCA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予以有针对性的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结核,胸膜 预后 胸膜增厚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患者胸膜组织中环状RNA(circRNA)的表达谱,并预测其靶基因,初步探讨circRNA与结核性胸膜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了结核性胸膜患者和对照组各13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胸腔镜进行胸膜活检。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组织与正常胸膜组织各3例进行circRNA检测,用edgeR对基因进行了差异表达分析,剩余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用miRanda软件预测差异表达circRNA相关的微小RNA(miRNA)。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circRNA有134个,其中53个表达上调,81个表达下调。挑选6个有显著差异的circRNA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hsa_circ_0008433在结核性胸膜组织中的表达上调(P<0.05),hsa_circ_0008234、hsa_circ_0001368在结核性胸膜组织中的表达下调(P<0.05),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其余3个circ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anda软件预测hsa-miR-17、hsa-miR-20b-3p等是hsa_circ_0008234的靶基因,其可能在结核性胸膜的发生发展中起调控作用。结论结核性胸膜患者胸膜组织中circRNA表达谱发生了变化,这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能与结核性胸膜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结核 胸膜炎 诊断标记物 环状RN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胸膜活检术对于结核性胸膜的诊断意义,以及影响因素探析。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强化治疗结核性胸膜效果评价。 方法: 将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76 例结核性胸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及胸腔穿刺引流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莫西沙星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89%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32%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 97.37% )远远高于对照组( 78.95%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莫西沙星强化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结核性胸膜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探讨结核性胸膜 DR及 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88例结核性胸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例。对照组采用 DR诊断,观察组采用 CT诊断,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确诊率为 100.0%,无误诊病理;对照组患者临床确诊率 68.2%,误诊率为 31.8%。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检出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比 DR 诊断与 CT 诊断的临床效果 , 发现 CT 诊断的临床效果及检出率显著高于 DR 诊断的临床效果及检出率 。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CT 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疾病治疗的 70 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的 35 例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将其看作实验组;另外 35 例患者采用常规的穿刺抽吸胸水方法进行治疗,将其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后的引流情况、胸穿数量、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胸水引流量以及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胸穿数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也比对照组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利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对于治疗结核性胸膜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胸水引流量,减少胸穿数量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自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2月于我院就诊的 100例肺结核合并胸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 5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 98 %,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 84 %,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常规组有 6例发生不良反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可以提高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的治疗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 标签: [ ]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评判结核性胸膜患者护理中,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 2017年 7月~ 2019年 7月撷取的 180例结核性胸膜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 90例。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93.33%vs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两组在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性均显著, 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获得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实际住院的时间及费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结核性胸膜;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nursing pat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difference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3.33% vs 83.3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can obtain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time and cost of actual hospitaliz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性胸膜(Tuberculous pleurisy,TP)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在结核病高发地区。然而,由于胸腔积液中缺乏细菌的特性,使得传统的涂片和培养法敏感性很低,而胸膜活检存在一定风险。因此,TP诊断具有挑战性。由于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寻找快速、准确和有效的新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就TP的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结核,胸膜 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 分子技术 生化免疫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19年 3月 -2020年 1 月为时间节点,选取结核性胸膜患者 50例,将其按照当前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27例采用 2HRZE/4HR方案(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抗结核与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观察组 23例基于此,胸腔内注射尿激酶( 10万 u)治疗,对比两组胸膜黏连发生情况,另就两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之对照组,显著偏多( P< 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偏短( P< 0.05)。观察组胸膜粘连发生率( 4.35%)相比对照组( 22.22%),显著偏低( P< 0.05)。结论 针对结核性胸膜患者,通过将尿激酶注射至胸腔内,能增加胸腔积液引流量,缩短引流时间,减少胸膜黏连发生。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 尿激酶 胸膜黏连
  • 简介:摘要结核性胸膜诊断主要依靠细菌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免疫学及综合性诊断策略来实现,且与恶性胸膜疾病及其他感染性胸膜疾病鉴别诊断困难。胸腔积液中存在着丰富的蛋白质、非编码RNA及代谢产物,能够反映宿主疾病病理进程和免疫状态,在胸腔积液中寻找能够指示结核性胸膜疾病进程和免疫状态的分子标志物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微小RNA由于在各种临床样本中稳定性极高,能够快速准确地定量,使其有望成为一种非侵袭性的生物标志物来追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目前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将综述胸腔积液miRNA检测用于结核性胸膜诊断的现状及问题,为开发结核性胸膜诊断新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胸腔置管对结核性胸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结核性胸膜患者80例,患者入院后全部用全身抗结核治疗,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0例,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用尿激酶治疗和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40例,用早期胸腔置管治疗并结合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胸膜厚度、住院时间及费用、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结果:治疗前,两组胸膜厚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膜厚度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胸腔积液引流量比对照组小,胸闷持续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结核性胸膜治疗中使用早期胸腔置管,可调节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患者胸膜厚度减小,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可推广。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早期胸腔置管 胸膜厚度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深静脉留置管治疗胸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本院收治的 68例实施深静脉留置管治疗的胸膜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 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34例,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配合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配合度( 91.18%)高于常规组( 67.65%)(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7.06%)高于常规组( 70.59%)( P< 0.05)。结论:为深静脉留置管治疗的胸膜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以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深静脉留置管 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感染 T 细胞斑点实验( T-spot-TB) 对结核性胸膜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结核性胸膜患者 90 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行 胸腔镜胸膜活检、 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 T-spot-TB试验检查,分别记为 胸腔镜组与联合组;同时将两组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 结果: 经金标准诊断显示,本组 90 例患者中 62 例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占 68.9% ; 胸腔镜组与联合组比较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 T-spot-TB试验可显著提高 结核性胸膜的诊断准确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胸膜活检 外周血 T-spot-TB试验 结核性胸膜炎 准确率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结核性胸膜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结核性胸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研究患者随机匹配到对照组与研究组中,每组43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后者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观察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模式 结核性胸膜炎 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就综合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的影响进行观察探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 2019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患者 11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 )。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 98.27% ,高于对照组的 89.65% ,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P<0.05 )。结论 临床 综合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胸膜药物治疗患者的依从性 及 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药物治疗 综合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结核性胸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收治的 98例老年结核性胸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 4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胸腺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 P<0.05) ;观察组血 -干扰素( INF-)、白细胞介素 -2( IL-2)、白细胞介素 -4( IL-4)、白细胞介素 -8( IL-8)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 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结核性胸膜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治疗效果确切,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推广。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胸腺肽 ;老年结核性胸膜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combined with thymos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tuberculous pleurisy. Methods: 98 elderly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 tuberculosis drug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ymosi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pleural effusion complete absorp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the levels of serum interferon (INF -), interleukin-2 (IL-2), interleukin-4 (IL-4) and interleukin-8 (IL-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ntituberculosis drugs combined with thymosi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can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patients with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be promoted as a safe and effective combined treatment scheme.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