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胫骨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胫骨撕脱性骨折II型、III型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固定,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比较治疗后膝关节活动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胫骨骨折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创伤较小,能够有效的减少手术并发症,较好的回复患儿膝关节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骨科 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 关节镜
  • 简介:目的:观察胫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4月至2003年12月,共完成手术26例,采用在胫骨上准确钻一隧道至骨折处,用钢丝横穿交叉韧带基底并经骨床或骨块上的钻孔及骨隧道引出皮外打结、固定。结果:共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月~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为37-48分,平均42.5分;术后85~100分,平均93分。所有患者术后2个月经X线检查均获骨性愈合。除1例外均为解剖复位。结论:对有移位骨折应及时手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膝关节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撕脱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青少年胫骨撕脱骨折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7-16岁,平均13.1岁。根据Meyers-Mckeever-Zaricnyi分型,Ⅱ型13例,Ⅲ型18例(ⅢA型11例,ⅢB型7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薇乔可吸收线固定14例,钢丝固定17例。结果术后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7个月。术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薇乔线组(90.4±3.6)分,钢丝组(90.7±2.9)分。薇乔线组与钢丝组术后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骨折,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

  • 标签: 青少年 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折的中医手法。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20例手法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随方1~2年,其中X线显示,2例平台关节恢复平整或骨折片向下移位1mm之内,2例膝关节伸直、下肢对线均正常,屈曲限度不超过10度,行走均正常。结论胫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要求准确复位,有效的固定和早期合理练功活动。

  • 标签: 胫骨髁间骨折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钢板固定股骨粗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股骨粗骨折,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操作特点.结果:34例患者术后随访3~26月,平均16月,优良率达97%.结论: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髁钢板 内固定治疗 生物力学 操作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膝后内、外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棘后区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08年以来,笔者用膝后内、外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17例,其中后内侧入路10例,外侧7例。骨折复位后,对小的骨折块,仅用1~3枚克氏针或空心螺纹钉固定,对有平台棘后区塌陷或骨折线累及胫骨近端的骨折,经撬拨复位、拼接,使关节面平整后,对有缺损者取髂骨块植骨,再用"T"型或"7"型钢板做支撑固定。结合国内同类临床研究,总结该两种入路的优缺点和应用经验。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周内拍片复查骨折复位均达满意。17例均获随访,时间7~15月,平均12.4月,膝关节HSS功能评分:优15例,良2例。结论针对骨折块具体位置用后内或外侧入路进行复位固定,可以获得较好的视野和满意的操作。只要对解剖较熟悉,就可避免损伤重要组织。

  • 标签: 胫骨 骨折 骨折内固定 后方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钢丝固定治疗胫骨棘撕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采用膝关节内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后,钢丝固定治疗胫骨棘撕脱骨折24例。结果24例全部获得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患者由术前平均61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4分,优良率达93%。结论小切口可抽出钢丝固定是治疗胫骨棘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易于县级医院推广。

  • 标签: 钢丝固定 胫骨髁间棘 撕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以来收治的骨折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法复位后,用牙弓夹板做单颌固定,并辅助头帽颏兜制动4~6周即可。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再植术在颈部高位骨折开放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颌后切口,下颔支部垂直斜形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游离取出,体外与升支后缘骨块复位固定后再植入,最后复位固定升支截骨部。结果:10例14侧采用本方法复位固定,经1周~3年临床观察,面部形态及张口咀嚼功能均满意。结论:颈部高位骨折并严重移位、脱位者,可用本方法手术治疗。

  • 标签: 髁状突 骨折 下颌升支部截骨 髁状突再植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5例移位的胫骨嵴撕脱性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根据Meyers和McKeever分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4例。术后X线观察骨折愈合。根据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和随访末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94±3.06)个月,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解剖复位,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91±4.30)周,随访末平均Lysholm评分(92.63±5.46)分,与术前(27.49±10.8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29,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嵴撕脱性骨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内固定物关节外取出方便的优点。

  • 标签: 胫骨 髁间嵴 撕脱骨折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钢丝
  • 简介:摘要胫骨棘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附着的区域,棘骨折是胫骨平台骨折常见的合并损伤。棘骨折的复位愈合情况与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处理需以科学的分型为依据,全面评估关节内损伤情况,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恢复交叉韧带张力和关节面平整。本文对近5年内关于合并胫骨平台骨折的棘骨折的分型、手术和固定方式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膝关节 骨折 综述 髁间棘骨折 分型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撕脱骨折患者中,选取其中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3例,甲组单纯应用缝线内固定方法治疗,乙组应用缝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方式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并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6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经过统计患者情况发现,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均较好,无一例出现关节僵硬、韧带松弛、关节疼痛、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乙组患者膝关节平均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者膝关节平均评分;乙组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明显优于甲组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乙组患者主观膝关节平均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主观膝关节平均评分,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缝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撕脱骨折的效果较好,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明显提高,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空心钉内固定 缝线内固定 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