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颗粒和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CA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给予对照组复春片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颗粒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在胃镜征象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病理表现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颗粒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萎胃颗粒 胃复春片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灵方对脾虚湿困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虚湿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杨学信主任自拟“灵方”每日一剂,取500ml开水冲化,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服,2周为一个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电图中代表性参数主频(DF),平均幅值(DP)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电图中主频、平均幅值均有所升高,P<0.05.

  • 标签: 萎胃灵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颗粒治疗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时对胃黏膜G细胞和D细胞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多重刺激复制大鼠CAG模型,应用大、小剂量康颗粒进行治疗,并以三九泰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应用计算机图象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给药前后各组胃黏膜G细胞、D细胞的数量和平均光密度变化。结果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G细胞和D细胞数量和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给药结束后康颗粒组G、D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P<0.01)。结论康颗粒具有改善胃肠激素对功能的调节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萎胃康颗粒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 G细胞 D细胞
  • 简介:通过观察愈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酸分泌功能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发现,愈平治疗CAG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改善CAG大鼠胃酸分泌功能及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有关。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愈萎平 胃酸 胃蛋白酶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中医科门诊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兼扶正的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苏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胃萎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肝和汤治疗肝郁热证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肝郁热证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肝和汤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比较;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较对照组的30%更低(P<0.05)。结论:在肝郁热证食管反流病中实施肝和汤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防止或降低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清肝和胃汤 肝胃郁热证 胃食管反流病 雷贝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保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40例。采用中药保方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药保方与艾灸疗法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前后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两组患者胃炎药物治疗时间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82.5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7.50%,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保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提高治疗安全性,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具有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保胃抗萎方 艾灸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保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采用中药保方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药保方与艾灸疗法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前后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两组患者胃炎药物治疗时间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保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提高治疗安全性,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具有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保胃抗萎方 艾灸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汤联合甲硝唑治疗热型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热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入院后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硝唑片,以此为基准,观察组患者使用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为100.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热型牙周炎患者,使用清热汤联合甲硝唑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热型牙周炎 清胃汤 甲硝唑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本论文对其剂型进行改革。首先运用单因素实验,以制软材情况、制粒情况、颗粒性状、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为考察指标,OD值作为总指标,对辅料、混合辅料的配比、稠浸膏与辅料的配比、乙醇浓度进行考察,进行评价,初步选择总指标较高的成型工艺,再运用星点-效应面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实验,优化得出清散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为:稠浸膏和辅料的配比为1:3,淀粉与乳糖的配比为3:2,乙醇浓度为85%,称取适量稠浸膏与辅料,混匀,制软材,制粒(12目),65 ℃干燥约45min,整粒,即得。

  • 标签: 清胃散颗粒 成型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和饮治疗肝郁热型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用肝和饮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确诊肝郁热型食管反流病患者61例。(结果)总有效率90.2%。(结论)中药肝和饮治疗肝郁热型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解郁汤结合奥美拉唑治疗用于肝郁热型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方法:选择了我院  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肝郁热型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随机两组。研究组(n=100例)给予解郁汤结合奥美拉唑治疗;参照组(n=100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解郁清胃汤 奥美拉唑治疗 治疗有效率 常规治疗 肝胃郁热型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肝郁热型食管反流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解郁汤结合奥美拉唑方案进行干预,研究分析此种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门诊一年内(即2021.03-2022.03)治疗的肝郁热型食管反流病患者(样本数量为6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单纯使用奥美拉唑,30例)与观察组(解郁汤结合奥美拉唑,30例),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单纯使用奥美拉唑),观察组(解郁汤结合奥美拉唑)患者经过治疗后各方面(烧心、反酸、胃脘灼热以及腹胀)症状积分均更低(P

  • 标签: 解郁清胃汤 奥美拉唑 肝胃郁热型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目的:观察“宁心汤”治疗热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西昌市中医医院门诊热扰心型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宁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2组对热扰心型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宁心汤”治疗失眠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失眠 胃热扰心 清胃宁心汤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