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高血压大鼠脑梗死后期梗死灶边缘区皮层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双双夹法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再采用线栓法复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并设置假手术组,术后7d取梗死灶边缘区域脑皮层,提取RNA,经过荧光标记后与含5705个基因的oligo芯片进行杂交、扫描,采集图像,经数据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差异表达基因共197个(包括表达序列标签12个),其中表达上调174个,下调23个.12类功能分组的基因均有上调,下调的基因仅包括运输、转录调控、信号、应激反应、代谢和细胞粘附组的基因.12类功能分组中有17个差异表达基因尚未有文献报道与脑缺血/梗死相关.结论脑梗死后期基因表达仍然非常活跃,预示着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和可能的治疗靶点.

  • 标签: 脑梗死 肾性高血压 基因芯片
  • 简介:肾脏既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又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恶化进展的重要致病因素。肾脏疾病是顽固高血压的一个常见、被低估且早已存在的医学原因。高血压的治疗是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病(CKD)的最重要的干预措施,可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 标签: 肾性高血压 慢性肾脏病 诊治 顽固性高血压 肾脏疾病 肾功能恶化
  • 简介: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呈增加趋势,但是控制率仅约35%。高血压危害极其严重,它是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最终可导致死亡。在慢性肾脏疾病(CKD)及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问题更为突出。MDRD研究显示,在各种CKD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可高达65%~90%。高血压显著地增加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加快肾功能恶化的进展。

  • 标签: 肾性高血压 终末期肾脏疾病 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 高血压患者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高血压主要是由质性疾病或肾动脉狭窄及阻塞所致,是肾脏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并发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与肾脏二者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高血压会直接损伤肾脏,另一方面,肾脏疾病会促发高血压。由肾脏疾病所引发的高血压即称之为高血压。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对高血压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是当务之急,本文以此为基础,探究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

  • 标签: 肾性高血压 药物治疗 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9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有效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有效护理措施,是该病的成功救治的关键。

  • 标签: 内科 护理 临床
  • 简介:由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统称高血压,包括实质高血压血管高血压(如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肾脏内分泌高血压(如素瘤所致),其中实质高血压最常见,占各种原因所致高血压的5%~10%,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占第一位.

  • 标签: 高血压 肾性 抗高血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血管高血压大鼠(RHR)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二一夹(2K1C)法建立RH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复方七芍降压片高剂量组、复方七芍降压片中剂量组、复方七芍降压片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利用尾袖法测大鼠血压,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管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浆和心肌组织素、Ang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或p﹤0.05)。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能有效降低血管高血压大鼠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复方七芍降压片抑制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有关。

  • 标签: 复方七芍降压片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AS系统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采用双双狭方法制备高血压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拉帕米组及丹红组,3组大鼠均断头取心脏,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测定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在给予丹红注射液灌流10min前及灌流后0.5h,1h,2h左室内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室内压力峰值(LeftIndoorPressurePeak,LVSP)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并以此评价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在灌流丹红注射液2h时后可降低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脏±LVdp/dtmax、LVSP、LVEF,与模型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LVEDP及LVEDP则无明显影响。结论: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脏具有降低心脏做功的作用,这与其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而起到保护心肌和改善心功能有关。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 离体心脏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高血压血管损伤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2013年6月-2016年6月完善肾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血管高血压的患者44例,部分患者完成了静脉取血、肾脏ECT检查,分析44例血管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一级血管是指肾动脉主干,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是指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等分支血管,血管损伤定义为血管存在狭窄、闭塞、动脉瘤其中一种表现者。结果双侧血管损伤35例(79.55%),单侧血管损伤9例(20.45%);一级血管损伤或同时合并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损伤15例(34.09%),单纯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29例(65.91%)。(1)肾动脉造影表现15例(34.09%)患者存在一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35例(79.55%)患者存在二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改变,病变血管以叶间动脉(34例,77.3%)和(或)弓状动脉(14例,31.8%)受累最常见,小叶间动脉(4例,9.1%)受累相对较少;20例(45.45%)患者存在血管微血管瘤形成,4例(9.09%)患者存在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节段狭窄和狭窄后扩张交替出现。(2)28例患者行双ECT检查(56个肾脏),38个(67.86%)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9.59±17.88)ml/min,38个(67.86%)肾脏血浆流量(ERPF)降低(150.42±90.06)ml/min。其中18例单纯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患者双ECT示,24个(66.67%)肾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8.22±12.75)ml/min;25个(69.44%)肾脏血浆流量降低(149.13±67.14)ml/min。(3)36例患者行坐位素活性测定(5.97±3.86),29例(80.56%)患者坐位素活性增高。结论血管高血压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损伤多累及弓状动脉和叶间动脉,多伴有狭窄、闭塞、微血管瘤形成,提示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病变参与了血管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损伤 血管狭窄 血管闭塞 微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损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治疗56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肾功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恢复。结论通过对本组56例高血压损害患者资料的临床分析,可知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延缓和保护高血压损害患者肾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高血压性肾损害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法,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应用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类、新型素阻滞剂阿利吉仑、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血压控制稳定,患者依从改善明显,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严格遵医嘱服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合理的选用药物和服药方法也很重要。

  • 标签: 肾血管 高血压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