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感染真菌病原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98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调取其完整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感染真菌类型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痰培养结果中,光滑念珠菌感染39例占总感染人数的39.8%,其次是白色念珠菌感染24例占总感染人数的24.49%,感染最少的是曲霉素3例占总感染人数的3.06%。结合真菌类型进行药敏试验,对利福平耐药菌株最多有25株。按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临床用药,有48例患者治愈,49例患者病情有好转,1例患者并发脏器衰竭死亡,有效率为98.98%。结论微生物检验准确得出真菌类型,联合用药,及时、有效进行抗真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肺结核 真菌感染 病原菌检验
  • 简介:目的了解血流感染常见病原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评估(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真菌感染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真菌血流感染的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同步分析G试验检测结果。结果3年共分离真菌114株,以念珠菌属为主(86.8%,99/114),其中以白念珠菌比例最高,占30.7%。真菌血流感染科室分布以胸外科、血液科、ICU多见,占41.2%,其中胸外科感染逐年减少(2013年5例10株,2014年2例5株,2015年3例4株),血液科和ICU在2014年最高,分别有11株和7株。药敏结果显示血流感染真菌对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敏感率达到100%,对伊曲康唑敏感率最低,平均敏感率仅为83.5%。88例患者中54例进行了G试验检测,其中13例G试验先于血培养出现阳性结果。结论真菌血流感染以念珠菌属为主,抗真菌药物中两性霉素B的抗真菌活性最强,血培养与血清学试验联合检测,可给临床提供较早且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血流感染 真菌 (1 3)-β-D-葡聚糖检测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肺部感染患者病原体分布、药敏及药敏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为急诊肺部感染抗生素的合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9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体情况、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59例患者检出76株致病原,细菌株数49株,占比64.47%,其中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分别19.74%、44.74%;肺炎支原体5株,占比6.58%;真菌13株,占比17.11%;巨细胞病毒9株,占比11.84%;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敏感抗生素为青霉素G,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抗生素为苯唑青霉素,溶血葡萄球菌敏感抗生素为四环素;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抗生素均为美罗培南,药敏试验前后抗生素使用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率分别为27.58%、100.00%。结论革兰阴性球菌是急诊肺部感染中主要病原菌,对常规一线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其敏感抗生素大多为广谱、合成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建议尽早对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明确感染体的种类,为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改善预后效果。

  • 标签: 肺部感染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64例急诊肺部感染者进行病原体及药敏情况分析,以期指导对急、门诊肺炎抗菌素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急诊室、急诊病房1998~2001年3年间64例急诊肺部感染病原体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细菌59株,其中G+球菌14株占23.3%,G-杆菌45株占76.3%,真菌5株.共培养出致病菌22种,G+球菌5种,G-杆菌15种,真菌2种.结论:急诊肺部感染中老年人且有基础疾病者以G-杆菌为主,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泰能、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新型喹诺酮类敏感率高;对青壮年者以G+球菌多见,对万古霉素、青霉素、第一/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大环内酯类较敏感.其中以头孢他啶对各种细菌的敏感度高(除肠球菌及耐甲氧球金葡菌外),不失为急诊肺炎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肺部感染 病原体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急诊科
  • 简介: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在选择性病例可辅以手术治疗,而治疗基础病和调整免疫机能同样十分重要?

  • 标签: 真菌感染 肺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肺部真菌感染例,对其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进行分析。我们在临床上碰到的各种严重疾病所致呼吸衰竭,常需要在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有创机械通气,加上危重症患者习惯性运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及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机率明显增加,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经济负担明显加重。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脱机拔管,增强免疫力是减少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ICU 肺部真菌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部感染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肺部感染为本次研究对象。均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分析研究结果。结果共检出72株病原菌。药敏结果体外敏感试验中,显示敏感性较高的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为鲍曼不动杆菌,但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及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低。结论肺癌患者肺部感染中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致病病菌,分布最广,可作为预防感染及早期经验治疗的主要目标,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

  • 标签: 肺癌患者 肺部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造成人们的免疫力下降,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逐渐增加,而且致死率也不断增加。所以,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对真菌感染的途径、症状以及病原等的认识,提高抗真菌的使用效率,并不断研究新的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加强对真菌感染的处理应变能力,有效的治疗真菌感染

  • 标签: 肺部 真菌感染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期来我治疗的7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占患者总数的80.8%,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共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15.4%,另外3例患者属于其它情况。在经过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的共有67例,效果一般的共有10例,1例患者治疗没有效果。结论患者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意识,在病发后进行及时的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其中毛玻璃样阴影9例,肺炎样实质性病变7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8例,结节性病变9例,肿块6例,空洞5例,曲菌球3例,淋巴结肿大13例。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多样,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痰液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确诊。

  • 标签: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现状,分析真菌耐药情况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某院血液病科合并感染的患者1246例次,对IFI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281例次,分离真菌162株,感染部位以呼吸道(134株,占82.72%)为主。4种主要酵母菌为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2006—2009年均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2010年非白假丝酵母菌超过白假丝酵母菌。4种主要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总耐药率分别为5.15%和4.41%,6株克柔假丝酵母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全部耐药,未发现对伏立康唑耐药的菌株。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糖尿病、粒缺时间〉14d。结论血液病患者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比例增加,出现了耐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非白假丝酵母菌,需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及早期治疗IFI患者。

  • 标签: 血液病 感染 病原菌 侵袭性真菌感染 抗药性 微生物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感染菌分布以及常规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对2009年~2010年住院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5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0株;革兰阳性球菌10株;真菌41株;细菌同时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有15例。病原菌的分布依次是: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聚团肠杆菌、产酸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且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为降低结核病合并肺部感染菌的耐药率,应该以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结核病合并感染菌耐药率,使结核病人能做到全程抗结核治疗。

  • 标签: 肺结核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387例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是否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75例)与非感染组(212例),所有感染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87例老年心衰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175例,感染率为45.2%。不同年龄、性别、高血压状态、糖尿病状态、心功能分级老年心衰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70岁、糖尿病是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早期应采取措施做好积极预防,并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老年心衰 肺部感染 病原学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心脏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7年6月本院心脏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结果分离得到23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53株(64.56%),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20株(8.44%),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64株(27.00%),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没有出现耐药菌株外,对其他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真菌的耐药率较低,但氟康唑对克柔假丝酵母菌无活性。结论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但其他病原感染也不容忽视。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心脏手术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菌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浙江衢化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观察组(存在肺部感染)60例与对照组(无肺部感染)60例。采集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分离病原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中,分离病原菌6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06%(41/64)。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吸烟史和吞咽功能障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0.315、2.172,均P>0.05);研究组年龄>60岁(67.19%)高于对照组(32.81%),合并基础疾病(69.23%)高于对照组(30.77%),既往肺部疾病(65.63%)高于对照组(34.37%),大面积梗死(69.57%)高于对照组(30.43%),侵入性治疗(73.08%)高于对照组(26.92%),昏迷(72.00%)高于对照组(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205、8.547、4.261、24.859、7.070、6.114,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既往肺部疾病史、大面积梗死、侵入性治疗和昏迷为影响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OR=4.192、2.686、1.974、5.685、3.401、4.895,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中年龄、基础疾病、肺部疾病史、梗死面积、侵入性治疗和昏迷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细菌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年龄因素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心衰患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是否有发生院内肺部感染情况分为即对照组(感染组)和观察组(未感染组),每组40例,感染组进行药敏试验与细菌培养鉴定;对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对老年心衰患者病原菌分布、肺部感染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心衰患者肺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因素有多种,多以革兰阴性菌病原菌为主,应于临床早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好预防,并合理使用相关抗菌药物。

  • 标签: 老年心衰患者 合并肺部感染 病原学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精准应对肺部感染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观察。方法 择期选取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各个科室入院并送检肺部标本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评估,掌握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80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菌31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7株(75.48%),多见铜绿假单胞菌112株(35.67%)、肺炎克雷伯菌87株(35.67%);革兰氏阳性菌77株(24.52%),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9.87%),肺炎链球菌22株(7.01%);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最高,两种病原菌均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性最高、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耐药性最高,两种病原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结论 肺部感染患者存在多种病原菌,常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性,临床可对患者分泌物实施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针对性抗菌药物。

  • 标签: [] 肺部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52例患者真菌感染以白色假绿箭母菌居多,占比53.85%;经CT影像检查得出结节型共27例,占比51.92%,实变型共13例,占比25.00%,肿块型共12例,占比23.08%。结论CT诊断可有效检出肺部真菌感染类型,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肺部真菌感染 CT 影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