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并痊愈出院.结论肺炎是肺实质内的增生性肉芽肿,组织结构复杂、细胞成分多样化是其显微镜下特点.由于此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征,术前误诊率高,有必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该虽属良性,亦应尽早手术,手术方式以肿块切除或肺叶切除为主,术中病理检查是决定术式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肺炎性假瘤 外科手术 临床特点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肺部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极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9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肺部的患者为病例组,并于同一时期随机选取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各种影像学特征与肺部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刀切征、桃尖征及延迟期持续强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叶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Spearman的秩相关分析发现,刀切征、桃尖征及延迟期持续强化与肺部诊断呈正相关关系(r=0.738,0.829,0.763,均P〈0.05),分叶征与肺部的诊断呈负相关关系(r=-0.791,P〈0.05)。结论:CT影像学表现中的刀切征、分叶征、桃尖征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对肺部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肺部的重要影像学资料。

  • 标签: 肺部炎性假瘤 周围型肺癌 CT 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的CT征象及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炎的CT征象,并与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CT征象对照。结果肺炎多呈圆形,位于肺外围或胸膜下,主要表现有桃尖征(36.4%)、平直征(27.3%)、晕征(54.6%)和病灶下缘散在结节征(36.4%)、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9.1%);周围型肺癌多呈结节状,主要表现分叶征(56.3%)、毛刺征(40.6%)、血管集束征(50.0%)和胸膜凹陷征(46.9%),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50.0%)。结论多种CT征象综合有助于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和提高肺炎的CT诊断准确

  • 标签: 肺炎性假瘤 周围型肺癌 x线 CT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的临床X线CT表现特点及其相互联系,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诊断的准确。方法收集32例肺部的临床资料胸片及胸部CT扫描并回顾分析。结果多数患者有发热病史(27/32)。部分起病急,有高热、咳嗽、胸痛史(10/32)。根据病灶特点可分为圆形/类圆形(24/32)和不规则形(8/32)两种基本类型。病灶显示多种X线及CT形态学表现,包括边缘清晰锐利、浅分叶、桃尖征和钙化等。结论肺部具有多种临床、X线胸片及CT表现,难与其他肺部疾病尤其是支气管肺癌鉴别,但是结合临床加之对X线胸片及CT表现综合分析,能够大大提高该疾病的正确诊断率。

  • 标签: 肺部炎性假瘤 临床 X线胸片 计算机断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眶的临床特征及以及各种治疗方法效果的比较。方法对眼眶患者271例(303只眼)进行回顾分析。结论现代治疗方法对于眼眶疗效很好。

  • 标签: 眼眶 炎性假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IPL)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7例肝脏的超声与CT诊断,对两种相结合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超声多表现为肝实质内的哑铃状、花生节及类圆形低回声结节,结节外周的强回声边,内见条状及条管强回声及极少显示血流。CT平扫呈低密度类圆形结节,强化后门脉期及延迟期结节周边部分呈不同程度环形强化等。以术后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CT、超声检查结果对比显示超声诊断符合率66.67%(18/27),CT诊断符合率77.78%(21/27)。结论肝脏CT增强扫描缺乏典型的影像表现,但在延迟期的强化可作为其特征的CT征象。

  • 标签: 肝脏炎性假瘤 计算机X线摄影术 影像检查
  • 简介:患者男,27岁,无明显诱因持续头痛1个月,当地医院脑CT检查示右顶部椭圆形高密度影,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MRI:右侧额顶部硬脑膜不同程度增厚,以额部明显,局部呈不规则团块状混杂等低T1WI信号、混杂高T2WI信号,其内可见更低T1WI信号、高T2WI信号,局部突破颅板向头皮下生长(图1A、1B);DWI可见不均匀弥散略受限,与邻近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见右侧额部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右侧额顶部脑膜呈明显线样强化(图1C)。

  • 标签: 炎性假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眼眶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增殖性病变,约1/4~1/3双侧发病,出现反复性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严重者影响视功能。我科曾收治1例巨大眼眶患者,经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患者安全、平稳地渡过了住院阶段。

  • 标签: 眼眶炎性假瘤 巨大 患者 护理 双侧 住院阶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肝脏的影像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行CT和MRI检查并确诊的50例肝脏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探究组,常规组25例CT检查,探究组25例MRI检查,最后对比不同扫描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CT和MRI不同影像扫描对比,探究组MRI扫描准确率96.00%高于常规组CT扫描准确率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和MRI诊断肝脏的影像对比进行分析,MRI扫描准确率高于CT扫描准确率,更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肝脏炎性假瘤 CT MRI 对比
  • 简介:摘要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分为经典型和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两种类型,后者是Cheuk等于2001年定义的一种新类型。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肠道息肉的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并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分子表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16例肝脏的临床诊治情况,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肝脏病人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肝脏是少见疾病,易与原发性肝癌混淆.本组16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肝脏其他疾病,均行手术治疗.结论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肝脏预后良好,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肝脏炎性假瘤 肝细胞癌 细针穿刺活检 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探讨分析CT诊断对肝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手术证实的肝脏的超声与CT诊断征象,并将两种相结合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超声多表现为肝实质内的哑铃状、花生节及类圆形低回声结节,结节外周的强回声边,内见条状及条管强回声及极少显示血流。CT平扫呈低密度类圆形结节,强化后门脉期及延迟期结节周边部分呈不同程度环形强化等。以术后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CT、超声及超声联合CT检查结果对比显示超声诊断符合率65.71%(23/35),CT诊断符合率77.14%(27/35),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91.43%(32/35)。结论单一的超声及CT检查其诊断结果难以令人满意,两者联合对肝脏的影像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

  • 标签: 肝脏炎性假瘤 ct诊断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