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艰难梭菌感染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院内感染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典型内镜下表现是伪膜性病变,但部分艰难梭菌感染患者内镜下表现不典型,可呈现非特异性肠炎表现。本文报告1例肝硬化曲张静脉套扎术后艰难梭菌感染病例,并对其可能发病原因和内镜下非伪膜性表现进行分析。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艰难梭菌感染 内镜下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与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共302例肝硬化胃静脉曲张(GOV)患者为调查对象,男210例,女92例,年龄(51.52±7.97)岁。按是否发生破裂出血分为研究组(EVB,118例)和对照组(GOV非出血组,184例),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是否有肝性脑病、是否有肝肾综合征和Child-Pugh分级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白蛋白(ALB)、脾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有无腹水、有无红色征、有无门静脉血栓、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构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色征(OR=5.606,95%CI 1.615~20.650)、食管静脉曲张程度(OR=3.337,95%CI 1.057~15.079)、门静脉主干内径(OR=1.703,95%CI 1.008~4.340)、脾厚度(OR=1.564,95%CI 1.022~3.563)、PT(OR=1.043,95%CI 1.004~1.082)是EVB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LT(OR=0.737,95%CI 0.291~0.833)、ALB(OR=0.663,95%CI 0.172~0.878)是EVB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红色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内径、脾厚度、PT是发生EVB的危险因素,提高PLT、ALB水平可减少EVB的发生。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再次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6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2)和研究组(n=32),常规组利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利用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再出血率、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变化、FHVP、WHVP、HVPG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再出血率为93.75%,常规组患者再出血率为71.88%,研究组患者再出血发生情况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主干血流内径为(1.20±0.19)cm、流速为(13.02±3.32)cm/s、流量为(12.59±4.54)ml/s,研究组患者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变化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FHVP变化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WHVP为(17.54±4.52)mmHg、HVPG为(10.19±3.94)mmHg,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通过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具有较好的再出血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再次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抗肝纤维化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方法 于2020年2月-2022年1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抗纤维化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AST及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抗肝纤维化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及其效果。方法:本院50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组,均接受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行优质护理,分析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行规律内镜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305例肝硬化EGVB病例纳入回顾性队列研究,按是否规律内镜下治疗分成2组,即规律内镜治疗组(n=145)和未规律内镜治疗组(n=160),主要观察指标为再出血率,次要观察指标为随访时间、再出血间隔时间和再出血死亡率。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因构成、病因是否控制、肝脏储备功能、是否服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再出血率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1.7%(17/145),未规律内镜治疗组为41.9%(67/160)(χ2=38.74,P<0.001);随访时间规律内镜治疗组为(28.14±11.11)个月,未规律内镜治疗组为(21.10±12.37)个月(t=5.21,P<0.001);再出血间隔时间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2.0(6.0,23.0)个月,未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0(1.0,6.0)个月(U=164.00,P<0.001);再出血死亡率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4%(2/145),未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0.6%(17/160)(χ2=11.13,P=0.001)。结论相较于未行规律内镜下治疗者,肝硬化EGVB患者行规律内镜下治疗更具临床意义,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延长再出血时间间隔、减少再出血死亡率。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 规律治疗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E(MR弹性成像)、DCE-MRI(动态增强成像)在EGV(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EG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与研究人员共80例,每组共40例,对照组采用DCE-MRI诊断,研究组采用MRE诊断,观察疗效。结果:DCE-MRI是EGV诊断的金标准,经诊断研究组、对照组数据无差异,2组存有统计学意义(P值范围>0.05)。结论:MRE对EGV患者的诊断起到积极的,和DCE-MRI的诊断结果相当,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内科治疗肝硬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性。方法:观察对象为随机抽取的160例肝硬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将1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内科治疗方案)和参照组(常规治疗方案),评价标准包括治疗有效性和不同时间点止血效果。结果:经临床内科治疗后,实施内科治疗方案的研究组各个观察指标好于实施常规治疗方案的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和奥美拉唑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肝硬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效果可观,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而且还能够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肝硬化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病一品护理在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效果更好,可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一病一品护理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奥曲肽,观察组40例,加用特利加压素。结果:观察组输血量、止血时间、再出血率更低,不良反应率极为5.00%,较对照组的20.00%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特利加压素 奥曲肽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析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用于乙肝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甄选2020-8~2021-8我院接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0例,参照组35例:开展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35例: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比对不同会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生理机能、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价均高于参照组,互比,有差异(P<0.05)。  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应用于乙肝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出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护理 乙肝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一病一品”专科护理模式在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一病一品专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病一品专科护理模式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进行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干预,比对两组的输血量与再出血率。结果 治疗组再出血率、输血量改善情况,较参照组优(P

  • 标签: 特利加压素 生长抑素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型(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type 2,GOV2)与孤立性胃静脉曲张1型(isolated gastric varices type 1,IGV1)患者在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0月—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收集并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210例,其中139例GOV2型,71例IGV1型。血常规结果显示患者中位血红蛋白降低,其中GOV2组较IGV1组更显著(91.00 g/L比112.00 g/L,P<0.05),GOV2组较IGV1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高[20.14%(28/139)比5.63%(4/71),P<0.05];而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低[12.23%(17/139)比38.03%(27/71),P<0.05]。GOV2组门静脉主干中位直径大于IGV1组(15.09 mm比12.85 mm,P<0.05),胃底曲张静脉中位体积显著小于IGV1组(2.14 mL比10.00 mL,P<0.05)。GOV2组流入血管胃左静脉的构成比例高于IGV1组[98.43%(125/127)比77.78%(42/54),P<0.05]且胃左静脉中位直径较IGV1组更大(5.58 mm比4.53 mm,P<0.05);流出血管主要包括胃肾分流、脾肾分流,GOV2组与IGV1组相比,胃肾分流发生率[27.56%(35/127)比66.67%(36/54),P<0.05]与脾肾分流发生率[12.60%(16/127)比25.93%(14/54),P<0.05]均较低,而附脐静脉开放[38.58%(49/127)比12.96%(7/54),P<0.05]与腹膜后侧枝分流[30.71%(39/127)比11.11%(6/54),P<0.05]相对多见。结论肝硬化合并GOV2型与IGV1型患者在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充分认识和理解两型患者间差异,可为临床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肝硬化 胃底静脉曲张 胃肾分流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管理对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确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若干例,基于2020.5-2021.5选取6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2组(各30例),其中30例实施常规管理,作为Ⅱ组,另30例实施饮食管理,作为Ⅰ组,比较Ⅰ、Ⅱ组管理效果。结果:Ⅰ组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Ⅱ组的80.00%(P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饮食管理 预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联合DSA引导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对所选研究对象实施超声联合DSA引导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记录所选患者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植入导管的情况、一次性成功情况、胃冠状静脉栓塞成功情况。结果:本次实验所选8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完成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植入导管操作,占比为100.00%,其中一次性成功人数为78人,占比为92.86%;所选84例患者均完成胃冠状静脉栓塞操作,占比为100.00%,且术后患者未出现黑便、呕血等情况;在术后随访中,共计11例患者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占比为13.10%,有效缓解了门静脉压力。结论:超声联合DSA引导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应在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超声引导;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
  • 简介:摘 要:低钠血症常见于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继发腹水患者,尽管在肝硬化早期不明显,但随着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进展导致内脏血管扩张,继而引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和抗利尿激素(ADH)等机制激活,净效果是滞留钠和水,以补偿低有效循环量,从而导致腹水的发展。这些代偿机制共同影响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肾脏溶质游离水的清除。抗利尿激素(ADH)的非渗透性分泌,会进一步加重过量的水分滞留,从而导致低钠血症。本综述主要讨论严重低钠血症患者并发症与预后。

  • 标签: 肝硬化 低钠血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