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血管痴呆(VD)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此病一旦进入晚期,便无治疗办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护理成为间接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手段。由于VD患者不可能从始至终住在医院,必须依靠院外护理来完成对患者的长期照顾,所以对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就成为重中之重。我科选取88例脑血管痴呆患者的照顾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出院后定期开展专科讲座、有奖问答、定期打电话随访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增进了护患之间的互动,提高了照顾者的医学常识,还提高了V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了衰老的进程。结果88例中,53例记忆力、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19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无变化11例无好转但也无发展,保持原有症状不变,5例死亡。一般来讲,轻度痴呆多能生活自理不太影响日常生活,中度痴呆需少许监护和照顾,重度痴呆必须经常监护和照顾。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5例血管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5例患者进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结论该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积极态度,主任医师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神经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管痴呆(VD)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9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49例患者中12例精神症状及记忆力得到好转,9例肢体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恢复,22例病情加重导致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死亡6例。结论老年血管痴呆危险因素多而复杂,其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是引起老年血管痴呆的主要原因,预防VD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临床积极治疗此类疾病,可有效降低因VD造成的患病率、致残率,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血管性痴呆 病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乙酰谷酰胺用于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血管痴呆患者予乙酰谷酰胺静脉滴注,疗程4周,对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第12周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lon,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评分。结果该组患者MMSE、ADL评分在第4周及第12周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结论静脉滴注乙酰谷酰胺治疗血管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乙酰谷酰胺 血管性痴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血管痴呆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48例确诊为血管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0例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用简易的智能量表(MMSE)检查评分来评估综合康复治疗血管痴呆的作用;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论治疗组28例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MMSE)较前增高;93%的患者临床痴呆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综合康复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血管痴呆的相关。方法抽查本院2010.1-2014.1年100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的血浆Hcy含量,同相同条件的健康的100例老年人的血浆Hcy含量相比较,对其差异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研究Hcy含量的不同与老年血管痴呆患病程度不同的相关。结果血浆Hcy含量越高,其老年血管痴呆程度越严重,二者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含量是导致老年血管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为该病的预防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老年血管性痴呆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口服对VD患者hs-CRP的影响,并观察治疗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5~2013.11我科收治的VD患者60例,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即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及相同的活血化瘀药物等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前及治疗后24W行hs-CRP检测及MMSE评分。结果24W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常规药物治疗血管痴呆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辛伐他汀 血管性痴呆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血管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痴呆患者84例,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ADL、W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ADL、WMS评分,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研究组ADL、WMS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管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管性痴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血管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血管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血管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血管痴呆相关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对且全面化的个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前的ADL和WMS评分和对照组干预前的相关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表示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在干预之后的ADL和WMS评分和对照组在干预后的相关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的护理干预对于血管痴呆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管性痴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对VD患者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2013.11我科收治的VD患者40例,分为坎地沙坦治疗组(即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8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及相同的活血化瘀药物等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坎地沙坦片,治疗前及治疗后4W行hs-CRP检测。结果4W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常规药物可抑制血管痴呆患者的微炎症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中值得应用。

  • 标签: 坎地沙坦 血管性痴呆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近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血管痴呆患者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智力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可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血管性痴呆 尼莫地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VD的疗效和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的变化,了解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方法选择2010.6~2013.11我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对患者进行MMSE量表测评,依据得分情况分为对照组(C组)与血管痴呆组(VD组),其中VD组再分为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即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加服尼莫地平治疗组(尼莫地平组),其中联合治疗组男24例,女8例,平均78.8岁;尼莫地平组男23例,女9例,平均77.5岁;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平均77.3岁,三组均给予相同的活血化瘀药物等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多奈哌齐及尼莫地平,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尼莫地平,8W、12W后行MMSE、ADL评分及计算有效率。结果8W、12W后,三组患者的MMSE评分、ADL评分均升高,其中,联合治疗组8W、12W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P<0.01),尼莫地平组12W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8W、12W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尼莫地平组(P<0.01);尼莫地平组12W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痴呆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奈哌齐 尼莫地平 血管性痴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血管痴呆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2例血管痴呆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62例患者,按照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可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1例。

  • 标签: 奥拉西坦 尼莫同 血管性痴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颐神养脑胶囊对血管痴呆大鼠(VD)的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动脉永久结扎(间隔7天分2次结扎)复制血管痴呆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法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并测定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五羟色胺(5-H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海马区Caspase-3、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480mg/kg的颐神养脑胶囊能够显著提高血管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血管痴呆大鼠脑组织AchE和MDA含量,升高脑组织CHAT、5-HT及SOD含量,显著减少血管痴呆大鼠海马区Bax蛋白和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减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结论:颐神养脑胶囊能够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脑内Ach和5-HT含量、减轻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颐神养脑胶囊 乙酰胆碱 五羟色胺 脂质过氧化 神经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血管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60例患者。这60例患者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试,得分在6~30分之间,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60例患者经过MMSE量表及BI指数量表的评定,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有效率达85%以上。结论护理干预配合高压氧治疗能够使血管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症状得到改善,对延缓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压氧治疗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血管痴呆(VD)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40例VD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VD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Hcy水平,分析在VD合并糖尿病患者中Hcy的变化。结果V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合并糖尿病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VD组(P﹤0.05)。结论血浆Hcy在VD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Hcy是VD患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