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没有牙合的支持和引导,就会造成颞下颌关节以及咀嚼肌功能的紊乱,进而引起患者的感觉异常,最终就会形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为老年人的牙槽嵴大多属于中度重吸收,因此它的形态很低平,这就给义齿修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过程中,不仅要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外形,还必须重新建立起牙合关系,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预防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让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 标签: 老年患者 覆盖全口义齿 无牙颌全口义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口义齿修复老年无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部口腔科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老年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结果37例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之后,进行一个月时间的练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效果较好,咀嚼功能恢复。三个月之后患者进行复诊,患者能够习惯双侧咀嚼食物,而下颌与面形得到有效改善,只有2例患者由于牙槽嵴较低、较窄,致使义齿固位较差。结论在全口义齿修复过程当中,认真完成修复中的每个环节,尤其要确定好患者的正中咬合关系位,使得全口义齿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老年人 无牙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口义齿修复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022年在本院就诊的无牙颌患者34例,在行全口义齿修复前后,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修复前后各指标得分差异及患者对口腔健康状况的满意度变化。结果:修复前总分平均值为22.24±2.88,得分最高的是生理障碍,生理性疼痛、功能限制次之,而社交障碍得分相比最低;修复后总分平均值为4.21±1.93,各项目得分均明显低于全口义齿修复前,降低最多的项目是生理障碍,其次为功能限制及生理性疼痛。修复前患者对口腔健康满意度为15.15%,修复3个月后满意度达90.91%,患者对自身口腔健康状况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全口义齿修复明显改善了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能有效解决由于缺牙产生的疼痛、生理障碍、功能限制等而造成的一系列口腔功能障碍问题,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全口义齿 无牙颌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围手术期过程中护理对种植的影响.阐述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不同护理配合,说明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种植成功率.关键词无牙颌;种植;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60-01

  • 标签:
  • 简介:种植体在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义齿的修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促进无牙颌种植修复技术的推广与合理应用,本文基于现有临床报道与基础研究结果,针对下颌无牙颌种植修复和上颌无牙颌种植修复两部分内容,就无牙颌种植修复中种植体数量与位置的选择、种植体上部结构的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为临床医生选择修复方案提供引导。

  • 标签: 无牙颌 种植体 附着体
  • 简介:目的:观察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OHRQoL)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全口义齿修复的型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拟行全口义齿修复并伴有牙槽嵴严重吸收的老年无牙颌患者20名,其中男11名,女9名,年龄为(71.1±2.9)岁,通过随机交叉对照实验,在依次戴用长正中(牙合)型与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8周后,采用无牙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HealthImpactProfile20-EDENT,OHIP-EDENT)对全部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修复后患者满意度。选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分析比较戴用两种不同(牙合)型全口义齿后的各量表指标差异。结果:在OHIP-EDENT量表20项指标之中,"义齿适合性不佳"(Z=-2.449,P=0.014〈0.05)、"粘膜破溃"(Z=-3.000,P=0.003〈0.05)以及"中断进食"(Z=-2.236,P=0.025〈0.05)等三方面,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显著优于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改良(牙合)型,长正中(牙合)型有利于减少义齿基托下粘膜疼痛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咀嚼效能的发挥,进而降低了佩戴全口义齿对患者进食的影响,更易为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所适应,明显改善了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牙合)全口义齿 牙槽骨吸收 无牙颌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评价微型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修复老年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5月至12月来自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老年无牙颌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0.2岁,共植入微型种植体38颗。所有病例于种植体负重后3个月、9个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义齿清洁性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38颗微型种植体中有2颗种植体脱落,其余36颗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骨结合。种植体负重后3个月、9个月分别与种植体负重之前相比,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VAS评分经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均有差异(P〈0.01),义齿清洁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型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在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磁性附着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与对照组(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每组40例,对比两组义齿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义齿修复达标率(95.0%)与患者佩戴义齿后的总满意率(9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采取改良全口义齿修复方法能够改善义齿修复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槽嵴低平 全口义齿修复 固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无牙颌患者2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12例,对照组为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为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治疗,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功能限制、生理疼痛及生理障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无牙颌患者采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利于改善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口义齿 无牙颌 口腔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植修复治疗方案在无牙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方便程度、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2019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将种植体固定义齿修复治疗方案应用在观察组无牙颌患者的治疗中,将黏膜覆盖义齿修复治疗方案应用在对照组的治疗中,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种植修复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牙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88%)相比对照组的(78.13%)要更高,且观察组患者种植修复后方便程度(4.67±0.38)评分、咀嚼功能(4.72±0.36)评分、舒适度(4.43±0.13)评分以及总满意度(4.61±0.18)相比对照组的要更高,P

  • 标签: 无牙颌 种植修复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牙颌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2例无牙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牙颌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技术修复,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半年存留率(98.61%)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且观察组患者在总体满意度、固定功能、美观程度、咀嚼功能、舒适程度以及语言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牙颌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技术在治疗无牙颌患者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牙颌 即刻修复技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修复的方法修复无牙颌上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无牙颌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分类和不同的修复方法,对疑难的单侧和双侧颌骨缺损采用改良的修复方法。结果:修复后6个月复查,小面积的无牙颌上颌骨缺损,通过常规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半侧、双侧的无牙颌上颌骨缺损,通过改良的修复法可以提高修复效果。结论:单纯修复方法可以解决一部分无牙颌上颌骨缺损的修复;如果有条件,应该增加其他固位和承力方法;患者自身对赝复体的适应能力在无牙颌上颌骨缺损的修复中很重要。

  • 标签: 上颌骨 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全口无牙患者日益增多,传统的解剖全口义齿修复后疼痛和固位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二年多来,我们对低平无牙颌再诊患者采用改良型-长正中全口义齿修复,实现了义齿近远中向的宽容度,减小了侧向力,提高了义齿的稳定性。通过对戴用长正中胎与解剖黔全口义齿的无牙颌再诊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二种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全口 义齿 修复 满意度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因重度牙周炎失牙致无牙颌患者行种植固定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乔牙科诊所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60例因重度牙周炎失牙致无牙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种植固定修复并平均随访46个月,对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全部患者上、下颌间mPLI和mSBI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随访1年患者上、下颌间mPLI(0.85±0.53)、(0.88±0.54)和mSBI(0.56±0.55)、(0.63±0.54)(P>0.05);随访1年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随访3年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两随访时间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失牙致无牙颌患者进行种植固定修复,短期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重度牙周炎 无牙颌 固定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根据口内哥特式弓描记轨迹图形的特点,对哥特式弓描记轨迹进行分类,并探讨每种分类的判读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54例无牙颌患者,运用美国GenevaDental公司生产的口内哥特式弓描记仪描记运动轨迹,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偏侧咀嚼习惯、旧义齿的咬合情况以及是否患有瘫痪帕金森综合征等全身疾病,运用spss的ordinregression分析这些因素与轨迹分型的关系。结果:根据哥特式弓描记图形大致分为5种类型:尖顶型、圆顶型、多顶点型、偏侧型和单点型。偏侧咀嚼,旧义齿的咬合情况,以及是否患有瘫痪等全身疾病对分型存在影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尖顶型描记轨迹颌位关系位于尖顶的顶端,易于判断,圆顶型多位于圆顶两边延长线所组成的角的角分线与圆顶的交界附近,多顶点型需要对每个顶点进行验证,偏侧型位于偏侧方的顶点附近单点型就是这一点的位置。偏侧咀嚼,旧义齿的咬合情况,以及是否患有瘫痪等全身疾病对分型存在影响,影响的作用依次减小。

  • 标签: 颌位关系记录 哥特式弓描记 轨迹分析 义齿 全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江门市口腔医院种植修复科口腔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病例,共28例患者合计182枚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均于24小时内完成种植体支持式的临时义齿修复,3~6个月完成永久修复。对该种植修复方式下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骨结合和边缘骨吸收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况、及患者使用的临床效果等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28例共182枚种植体行即刻修复,其中有4枚种植体失败,种植体存留率为97.8%。种植体负重后6个月、12个月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62mm±0.11mm)、(0.74mm±0.13mm)。上颌骨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大于下颌。终末修复体共有8例发生机械并发症,其中7例人工牙折断、脱落等,1例基台折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色泽质地正常。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严格遵循临床操作程序,口腔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无牙颌 牙种植 即刻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牙颌患者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感染情况及与有天然牙的牙周炎人群的异同。方法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一队列体检人群中,选取无牙颌患者27例(无牙颌组),根据年龄(年龄差≤5岁)、性别、吸烟状况及糖尿病、高血压患病情况为无牙颌患者匹配同一队列中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患者,分别为无或轻度牙周炎(轻度组)、中度牙周炎(中度组)和重度牙周炎(重度组)患者,每组27例。对108例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牙周临床检查(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失牙数);并应用PCR技术检测其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直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rectus,Cr)和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的检出率及相对含量,比较4组受检者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检出情况。结果无牙颌组78%(21/27)的患者中可以检出1种或多种牙周致病菌。其中Cr检出率最高[56%(15/27)],其他依次递减为Tf[44%(12/27)]、Pn[26%(7/27)]、Pg[22%(6/27)]和Td[11%(3/27)]。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分别有4、2和4种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无牙颌组(P<0.05);同时,该3组中分别有3、2和4种牙周致病菌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无牙颌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牙周致病菌检出种类数均显著高于无牙颌组(P<0.05),其红色复合体(包括Pg、Tf、Td)检出率[均为96%(26/27)]也显著高于无牙颌组[48%(13/27),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中红色复合体相对含量占5种牙周致病菌总量的比例(均为83%)显著高于无牙颌组(37%)(P<0.01)。结论无牙颌组中的大多数患者仍可检出牙周致病菌,但其唾液中的牙周致病菌种类与含量低于口内有天然牙的牙周炎人群。

  • 标签: 颌,无牙 牙周炎 唾液 牙周致病菌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处方在全口无牙颌患者初戴活动义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全口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处方并强调遵医行为的重要性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全口义齿初戴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全口义齿初戴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在各个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全口义齿初戴健康教育处方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处方 全口无牙颌 义齿初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