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我还是一名幼稚的小学生时,就渴望成功,喜欢追逐鲜花和掌声。然而,我在追梦的路上屡次跌倒,直到生命里出现了《老子》。毅力。成功的基石幼时的我不知“毅力”为何物。事事感兴趣是我的性格,半途而废是我做事的结局。那年,我喜爱上了轮滑这项极富挑战的运动。硬拉着妈妈给我买了一双轮滑鞋。单调枯燥、难掌握的技巧动作将我的热情消磨殆尽,于是我想放弃了。妈妈严肃地说:“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是汗水和泪水换来的。他们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才取得成功。

  • 标签: 《老子》 小学生 轮滑鞋
  • 简介:如果说人的长生不老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是老子的终极关怀,法天相地、清静无为是老子提出的救世良方,而对人欲的深切忧虑则是老子思想的逻辑起点,人道与天道的背离,王朝兴衰轮替的症结,在老子看来,都是由难以降服的贪欲引发的。

  • 标签: 老子 贪欲 肉身
  • 简介:文浅意深却足为万物之至理的道家“无为”二字,如何从哲学的根本之处、以贯通无碍之心,说个透彻明白?本文拟对“无为”多个层次的内涵进行深入解析,尝试整理出一个“无为”的内涵结构。

  • 标签: “无为” “道” 老子 内涵结构 道家 万物
  • 简介:通行本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句在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中分别写作“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和“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对此,有学者认为,帛书甲、乙本均为误写,《老子》原文当从通行本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亦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帛书《老子》并非误写,乙本中的“争”字乃甲本中“静”字的假借,《老子》原文当如帛书甲本作“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关于此一问题,新近发布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以下简称北大《老子》)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以北大《老子》为参考,并参照其他《老子》版本,对此句作出了新的探讨。通过对比与分析,文章认为,此句本应作“水善利万物而有争”。但因其在字面意义上似与《老子》思想相抵牾,在文本流传过程中,最终被改作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另外,通过考察《老子》第八章在文本流传过程中的变化,文章亦将《老子》文本的发展与演变作一探究。

  • 标签: 北大《老子》 有争 有静 不争
  • 简介:公理化方法源于数学领域,旨在建构学科的演绎系统。公理化方法运用于诠释传统经典《论语》《老子》是一种新的尝试,而考察《论语》《老子》中的核心概念及其准确含义,是运用公理化方法诠释两书的前提。《论语》中的“道”属于伦理学范畴,指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谐生存的价值取向;《老子》中的“道”属于哲学范畴,指万物生成的本源和运行的规律。《论语》《老子》二书中的公理,在万物本源、政治理念、修身养性、学习求知等方面都存在着异同,体现了儒道两家思想体系的区分。这种区分与春秋后期的历史背景关系密切,对于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论语》 《老子》 公理化方法 诠释 比较
  • 简介:9月19~21日在河南洛阳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河南省老子学会、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洛阳老子学会、洛阳老君山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

  • 标签: 老子文化 洛阳市 国际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道家研究
  • 简介:老子那里,“德”的含义不只是停留在伦理范畴之中,而且是通达道的一种途径。老子在阐释“德”的意蕴的论述中包含三个不同的向度,简单来说,就是从“有”而至“无有”,进而达到“无无”,也就是道的本来样态。这是“德”的形上层面的路径。落实在实践层面,则由初始的“有言之教”到“无言之教”,最高的德要引发个体自身的创造性,这是老子对至德的独到理解。这三层思想是由老子对“德”的层层上升的理解所构成的。如此把握老子“德”的含义,才能将其道德观念落实到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伦理生活之中,使人们能够实现自我栽培,觉察自己的本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老子道德观念的根本要义。

  • 标签: 老子 道德观念 有言之教 实践路径 创造性
  • 简介:老子》一书中,老子总结历史上“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他提出“无为”,并提出了具有规律性意义的“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则涉及到了人的心态问题和如何保持人心理平衡而不为外物所动的问题。在老子的文章中,多处用“赤子”作比喻,希望人有“赤子之心”,无欲无求、无害人之心、天真质朴而自然,而孟子的性善论也提到了“四心”说,他在老子“赤心”说的基础之上,

  • 标签: 孟子思想 四心 道法自然 羞恶之心 心态问题 无欲无求
  • 简介:唐朝重视道教的发展有其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由于老子在民间的社会影响力很大,唐朝统治者在建国之初的确需要借助老子之力稳固自己的统治。在这一过程之中还要频频修建道观用以发展壮大道教的势力,并且采取了优先扶持道教的策略,用以抵消隋朝以来崇佛抑道的社会风气。

  • 标签: 唐朝 老子 道教
  • 简介:老子中经》是记载早期道教修炼方术的重要经典。存思术是《老子中经》的主要修炼方术。该经详细记载了五种存思修炼之法。此外,还杂有服食神丹法、服食五牙法、被符之法等其他修炼方术。

  • 标签: 《老子中经》存思 子丹 神丹 五牙 被符
  • 简介:王熙凤与曹操皆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已经超脱了小说人物或者历史人物的范畴,而成为某种性格与命运的象征。本文从《老子》中赤子情怀的角度,通过分析王熙凤与曹操的性格中的可爱之处,去伪存真、剥除历史与生命的迷雾,还原真实的充满人性的曹操与王熙凤形象。

  • 标签: 《老子》 赤子情怀
  • 简介:2014年12月25日,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五一路的"城"主题邮局正式开门迎客。这是新疆邮政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继"多年以后"慢递主题邮局之后设立的又一充满都市时尚气息及邮政文化特色的主题邮局。主题邮局是中国邮政将传统邮政服务与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以特定主题命名,附属实体邮局的新型邮局模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及服务,是市场经济大发展中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

  • 标签: 个性化定制服务 邮政公司 都市时尚 中国新疆 五一路 创新服务模式
  • 简介:老子思想中“德”的概念有两种:以“道”为主体的“德”和以“人”为主体的“德”。“道”作为万物之源,其通过物质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德”。“人”是万物之一,“人之德”必然对“道之德”有着相应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一种模仿。这种模仿具体表现在“人之德”对“道之德”的“无为”方法、心态上的模仿,以及对“道之德”的“若水”的模仿。

  • 标签: 老子思想 “道之德” “人之德” 模仿
  • 简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新形势下,高校应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以应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老子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文章主要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对老子教育思想的借鉴。

  • 标签: 老子 教育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是国内利用北大汉简《老子》进行文本校勘、字词训诂的第一本专著,并较为全面地利用有关出土文献开展了对《老子》文本及老子思想的研究。此书对老子思想体系中重要概念、范畴具有独到的辨析;推崇林语堂先生有关老子哲学的阐释亦是此书特色。

  • 标签: 北大汉简《老子》 出土文献 老子思想 林语堂
  • 简介:老子作为道家创始人,其关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也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存在形态。具体言之,在空间形态上,老子美学催生了中国画“虚实相生”的空间意识和“大象无形”的形态追求;在时间形态上,老子美学孕育了中国画“以古为源”的时间观念和“蔽而新成”的艺术趣味;在情境塑造上,老子关学影响了中国画“以静为根,静中求动”的状态追求;在色彩呈现上,老子美学奠定了中国艺术“不贵五彩,以素为美”的色相趣味。

  • 标签: 老子美学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形态 空间意识 时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