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评价一本志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体例的得失。因为体例是编纂志书的“纲”,是统一全书的准绳。用体例规范全书的原则和具体要求,从而提高其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决定志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于体例一词,方志界有多种解释,有曰“体例是志书组织和归纳材料的形式”,或曰“志书体例,就是志书独特的编纂形式”,并指出:它是由体裁、结构和章法三个要素所构成;还有解释为“是志书的体裁凡例”;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虽然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科学定义,但不管怎么说志书体例含义的外延部分主要包括志书的体裁、结构、篇目与编写方法等要素。体例对于内容来说,是表达形式,如果内容发生了

  • 标签: 体例结构 结构构思 续志体例
  • 简介:1983年4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作出开展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决定,迄2001年底,已出版《新疆通志》专业47部、地州县志58部。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指出:“方志事业要连续不断,代代相继。”“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

  • 标签: 地方志 志书 续志 县志 方志事业 体例创新
  • 简介:一、执政党是否单独立卷。与首轮修不同,各地二轮修大多将执政党从党派团体中抽出单独立卷。其理由是: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由执政党来驾驭和掌控的.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党派无法比拟的。此外,执政党一章内容篇幅太长,只有单独列卷,才显协调。但也有少数仍将各党派合立一卷。

  • 标签: 县志 续修 二轮修志 执政党 社会发展 党派
  • 简介:在本届志书编纂工作正在进行的1986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曾三同志就指出:“这一代志书纂修任务的完成,并不是本地区修工作的结束,而是新一代志书编纂工作的开始。要继续搜集资料,总结经验,为下一代志书的编纂做好准备。所以,从完成第一代志书之日起,就...

  • 标签: 中国地方志 方志编纂 志书质量 志书编纂 国务院办公厅 修志工作
  • 简介:当前.建国以后第二届修正在全省如火如荼开展,笔者有幸参与前后二届修,试就二届修环境、修基础理论变化情况以及当今坛的一些提法谈几点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续志工作 地方志 创新精神 管理体制 地方文化
  • 简介:<正>第二轮志书体例模式倾向思考王晖在《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12期上发表文章,从8个方面对第二轮志书编修的体例模式进行总结和思考:1.志书体式多元概念不适合多种志书。2.断代中建置可分解到环境

  • 标签: 续志 断代志 中国地方志 修志工作 前志 编纂质量
  • 简介:<正>谈志书的图童健飞在《西藏地方志》2010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志书的图主要有两大类:一为照片,反映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的彩色和黑白照片。二为图,即地理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地势图、城镇建设图、资源物产分布图、工农商文

  • 标签: 续志 地方志事业 修志工作 黑白照片 总纂 志书质量
  • 简介: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文化传统。作为一种民族传统,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代代相续,靡有断章。绍兴是方志之乡,自汉《越绝书》之后,代有修,而宋代两(即嘉泰《会稽》和宝庆《会稽》)更是可圈可点。至于当今,又有《绍兴市》出版,并且一鸣惊人,成为全国方志中佼佼者,许多专家、学者均给以高度评价,这的确是方志之乡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大事。

  • 标签: 地方志 续志 会稽 修志 学者 绍兴
  • 简介:历史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前进,事物在不断变化,编修亦应不断创新。创新是的生命,创新是提高志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面临社会主义新方志的修启动,我们必须增强编修的创新意识,为编修出21世纪高质量的佳、良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就如何创新谈点初步设想,以求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 标签: 续志工作 创新精神 续志体例 记述方式 地方志 志书
  • 简介:近年来,国务院、省、州就地方志修工作提出了许多要求,有关领导也作过许多讲话。笔者认为,开展工作是地方志部门的一件大好事,但正如苏轼说过的一句话:“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不能停留在会议上,你说我听,而要有一个行之有效,便于操作,实实在在的方案,才能使工作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因此,开展工作的启动,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 标签: 续志准备工作 地方志 续修志书理论 编纂工作 续志资料 续志质量
  • 简介:跨进新世纪,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迎来了方志修工作。如何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编出新的佳、良,这是方志界同仁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单就方志修中图片的问题作一家之说,以期抛砖引玉,共谋良

  • 标签: 续志图片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体裁形式 框架设计
  • 简介:志书体例至关重要。浙江省《萧山市》一个突破性的举措就是把注释列为体裁之一.对志书进行全面的注释.主要采用页旁注的形式。另一个举措是开展大规模的社会课题调查.其中《萧山市社会课题调查》(300多万字)单卷出版:社会调查报告(资料)作为附、附录设在志书章节之后的还有20多个。加上一些特色篇目的设置,如首编《跨湖桥文化》,第十一编《农村农民农业》,详今明古的记事方法,

  • 标签: 萧山市 体例创新 社会调查报告 志书体例 课题调查 跨湖桥文化
  • 简介:新编地方志(含)设置《艺文(篇、卷、章)》,已是方志界的共识和新志书的共有篇目。然而纵观已出版新的《艺文》,虽然内容多样,但大体可归为两类:一为词章诗赋,其中有兼收民歌楹联的;一为文学作品,又以散文小说类居多。作为《艺文

  • 标签: 续志 地方志 志书 篇目 诗赋 楹联
  • 简介:先拟篇目,古今皆然。历朝历代的修者都十分重视篇目的设置,甚至把篇目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列为事关志书成败的头等大事。正如民国初年的方志学家李泰棻指出的那样:“纂之道固多,而门目标题,则为首要”。可见,在全省工作即将全面开展之时提出篇目问题,应当是广大修者所普遍关心的。

  • 标签: 《会泽县续志》 篇目构想 中国 云南 编纂工作 续修
  • 简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自2003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轮修工作试点以来.至2011年底.全国已出版的第二轮县(市)711部,①占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数(2862个)的24.84%。其中绝大多数是与前衔接曾一度成为业内人士研究的热点.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由于过份强调的断代性.忽视的独立性和衔接性的主要特征,因此在已出版的较多中,

  • 标签: 续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萧山市 续修 修志工作 行政区划
  • 简介:<正>修撰志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方志的产生萌芽于距今二千余年的周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有关史实的记载,这种“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其后,汉、晋、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各代,修之风皆盛行不衰。音乐的历史也十分悠久,《隋书》中就有“音乐”篇。其他各时代的志书中也在“礼乐”、“艺文”、“风俗”等部份对某些音乐活动及有关音乐著述亦有

  • 标签: 音乐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 《隋书》 艺文志 方志 特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