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穿刺射频消融术对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3月之间接受治疗的300例肝癌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穿刺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最后,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9.33%,观察组的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66%,观察组的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穿刺射频消融术在肝癌的治疗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 肝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穿刺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对54例行65例次B超引导下PRFA治疗的肝癌患者,从并发症及预后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术后1~48个月MRI或CT复查提示(46/54)83.3%的患者肿瘤血供明显减少或消失,肿瘤≤3cm者完全凝固性坏死占(26/32)81.3%;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4)16.7%;患者1年生存率为90.7%,2年生存率为75.6%。结论PRFA治疗肝癌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术后实施综合的主动的护理预控措施是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肝癌患者78例,全部患者行经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接受临床护理,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SF-36评价)评分。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行经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临床护理方案选择综合护理,能够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及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价值显著。

  • 标签: 肝癌 经皮肝穿刺 射频消融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3例)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33例),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97%)高于对照组(81.82%),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疼痛,减轻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3例)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33例),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97%)高于对照组(81.82%),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疼痛,减轻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死亡率居第2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以肝细胞癌(HCC)为主,占95%以上。肝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科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发展迅速,在肝癌综合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肝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3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治疗效果3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于射频消融术后1周-12周进行上腹部增强CT、超声造影复查,检查结果提示有293例患者的肿瘤病灶得到完全消融,占81.16%;不完全消融病例有68例,占18.84%。②并发症情况分析肠穿孔2例,治疗后出血4例,此外,绝大部分患者术后有疼痛及较轻微的发热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穿刺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势,避免了常规开腹手术切除对患者引起的重大创伤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术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0例中,采取围术期全程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射频消融治疗 肝癌 围术期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相同型号的射频消融仪。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后,40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胆道损伤1例,胸腔内出血1例,腹腔内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围术期护理对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射频消融 治疗 肝癌 围术期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采用CT引导下穿刺射频针治疗肝癌24例,每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1~4次,其中17例患者结合1~4次TACE治疗,术后通过增强CT或MR评价疗效,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结果24个病灶完全坏死,余17个病灶大部分坏死,15名患者现仍存活。结论CT引导下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安全、有效。

  • 标签: 射频消融 CT引导 肝癌 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射频消融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鼻腔给药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PRFA治疗的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S组(鼻腔喷入舒芬太尼)和N组(鼻腔喷入生理盐水),每组20例,两组患者术中都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泵入维持麻醉,全程观察并纪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3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时间及静脉麻醉药的用量;观察术中出现体动、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并行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瑞芬太尼用量S组显著少于N组,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S组均少于N组,术后VAS疼痛评分S组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喷鼻可以减少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降低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

  • 标签: 舒芬太尼 鼻腔给药 射频消融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甲状腺肿瘤采取彩超引导穿刺射频消融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6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26例患者均接受彩超引导穿刺射频消融微创治疗,对最终治疗效果展开评价与分析。结果 入组2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成功消融,其中8例(30.77%)单次单点成功消融,11例(42.31%)两点成功消融,7例(26.93%)三点成功消融;最短消融用时3min,最长消融用时10min,均值(4.64±1.45)min。本此入组患者彩超引导穿刺射频消融手术实施较为顺利,术中未有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和神经损伤、气管损伤、食管损伤、大血管损伤。结论 甲状腺肿瘤采取彩色超声引导穿刺射频消融微创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微创、高安全性、高精准性及疗效好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彩超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射频消融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借助采用射频治疗使突出部分的椎间盘组织变性、凝固、收缩,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82例患者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为97.5%,无并发症发生,五年随访,复发率2.4%。结论采用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方法易掌握,效果满意。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为探讨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与射频消融法治疗肝癌预后效果的比较分析。 方法: 选取 2012 年至 2015 年本区某医院 54 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通过患者肝功能检查及甲胎蛋白 (AFP) 测定、肿瘤大小变化、生存时间,分析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射频消融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结果: PEI 组施术后肿瘤直径残余 (0.7±0.2)cm , RFA 组施术后瘤体直径残余 (0.2±0.1)cm ,表明 RFA 组对于肿瘤直径的消减明显优于 PEI 组 (P < 0.05) ;对甲胎蛋白 AFP 的抑制方面: PEI 组明显优于 RFA 组。两组患者术后白蛋白变化不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谷草转氨酶浓度的降低 PEI 组明显优于 RFA 组 (P < 0.05) ;谷丙转氨酶浓度两组术后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但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降低 ALT 浓度。

  • 标签: 经皮穿刺无水乙醇 射频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在螺旋CT引导下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分析共28次RFA治疗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病情观察等全程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结果28例次RFA治疗全部成功,未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RFA手术的实施及术后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5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1例,女49例,年龄(59.38±5.95)岁,年龄范围为23~78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胆道支架组(n=60)与联合治疗组(n=90)。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支架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胆道支架组患者术后的总胆红素[(99.12±20.05)μmol/L]、DBIL[(75.17±15.08)μmol/L]、ALT水平[(205.20±42.11)U/L]低于术前[(128.93±25.23)μmol/L、(105.24±21.47)μmol/L、(330.58±83.56)U/L],γ-GT水平[(33.83±3.03)U/L]高于术前[(30.54±2.0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的总胆红素[(80.11±15.06)μmol/L]、DBIL[(58.13±12.09)μmol/L]、ALT水平[(135.13±30.08)U/L]低于术前[(127.91±24.25)μmol/L、(104.93±20.27)μmol/L、(331.25±85.56)U/L],γ-GT水平[(37.26±3.09)U/L]高于术前[(30.85±2.1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胆红素、DBIL、ALT水平低于胆道支架组,γ-GT水平高于胆道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支架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9个月时支架通畅率[92.2%(83/90)]高于胆道支架组[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胆道支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后期支架通畅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恶性胆道梗阻 射频消融 胆道支架 肝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小肝癌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与腹腔镜肝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1月~2020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