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研究腰椎间盘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运用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本组课题,研究组、对照组分别采用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研究组中失血量、中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的VAS评分、手术优良率、术后4周以及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并发症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术前ODI评分、术前以及术后3d以及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椎间盘切除(PELD)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LW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抽取北大医疗潞安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94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LWF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EL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并发症、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62%)略高于对照组(85.11%),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术后卧床时间、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9%)高于观察组(4.26%),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治疗LDH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切除(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板开窗椎间盘切除(FD)治疗,观察组行PT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28.491、19.219、8.489,P=0.001、0.001、0.001)。术后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治疗前(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6.987、4.060、5.281,P=0.001、0.001、0.001)。观察组末次随访优良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60.00%,30/50;χ2=12.000,P=0.001)。结论LDH患者采用PTED治疗创伤较小、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选取时间:2020.01~2022.01;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椎间盘切除治疗,护理方式:常规护理(对照组),优质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切除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抽调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手术配合体会,比较两组情绪、护理有效率。结果 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情绪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切除患者实施优质手术配合体会,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防止不良情况出现,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护理效果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使用椎间盘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0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椎间盘切除进行治疗,将治疗前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椎间盘切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入选本次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选患者采用椎间盘切除进行治疗后,并在术前和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比较患者治疗以及护理前后的VAS评分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产生,同时患者均住院用时(7.0±0.6)d。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切除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微腰椎间盘切除(MSLD)及腰椎间盘切除(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MSLD式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PELD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切口长度更小,住院及恢复工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为(0.89±0.32)分,低于对照组的(1.34±0.41)分,P<0.05;但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改良MacNab标准判定,观察组优良率为97.44%(38/39),对照组为94.87(37/39),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D、PELD两种式治疗单节段LDH的疗效相当,但PELD式的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切除中配合及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自2022年的3月至2023的年3月期,选取我院收治108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方法 将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施腰椎间盘切除过程中,通过中配合及护理工作可有效减轻中疼痛,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术中配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腰椎间盘切除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为其产生的影响。 方法 50例腰椎间盘切除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中,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2月,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各25例,参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为两组患者产生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和参照组护理前疼痛情况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情况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切除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017年1月—2017年10月将接受椎间盘切除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给予一般出院前宣教,而研究组给予健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的轻度疼痛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疼痛患者所占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3、8.01,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76.19%)(χ2=4.53,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行经椎间盘切除治疗的时候,给予健康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满意度,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健康干预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予以入路椎间盘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组。实验组为入路椎间盘切除小组(30例),对照组为开放性手术小组(30例),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28.4±10.2)min、手术出血量为(14.3±7.4)ml、卧床时间为(10.3±2.7)min、住院时间为(4.3±1.1)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7.1±9.5)min、手术出血量为(78.7±18.2)ml、卧床时间为(21.5±6.2)min、住院时间为(7.1±1.7)d,存在差异(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 椎间孔镜 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评价腰椎间盘切除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间盘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运用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疼痛程度评分也比较低,患者的耐受力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期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给予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治疗。术后半年、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腰痛、腿痛进行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腰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Macnab标准来评估患者临床总优良率,并且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用时42~116min,平均74min;中出血量25~55mL,平均40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半年、末次随访,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半年总优良率为88.2%,术后1年总优良率为92.5%。术后半年体间隙较前变窄2例、成角〉10°1例,术后1年体间隙变窄1例,所有患者在术后半年和末次随访均无椎间盘再次移位者。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有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椎间盘恢复好,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腰椎间盘切除患者围期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经腰椎间盘切除患者96例展开研究,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围期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与手术治疗平均费用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切除患者围期护理中,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围术期护理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 报道3例腰椎间盘切除中导丝断裂的病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本组3例患者中导丝断裂均发生在置入软组织扩张器械时且均听到了明显的异响。导丝的断裂均C-臂透视得以证实。结果 3例患者中断裂的导丝均被完整取出。第1例患者断裂的导丝尾端位于切口附近筋膜层位置,用血管钳沿穿刺方向予以钳夹取出;第2例患者断裂的导丝尾端在C臂透视下用常规髓核钳予以完整取出;第3例患者断裂的导丝尾端在直视下用下髓核钳予以完整取出。结论 操作不规范、器械老化及患者个体肥胖、肌肉发达等均是中发生导丝断裂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导丝断裂,首先要确认导丝断端尾端的位置,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途径及方法将断端予以取出。

  • 标签:   椎间孔镜,并发症 导丝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析腰椎间盘摘除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使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效果的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配合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中较为重要,对患者减轻痛苦效果显著。

  • 标签: 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