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组织修复与再生是最古老的医学问题之一。再生医学成为学科,还是随着近年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发展经历了从提高认识、组织团队、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和临床应用等多个环节,取得的成就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笔者系统回顾参与的重要实践活动,包括战略规划、科学研究、临床转化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提出中国现代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发展的思考,期望作为资料对该领域后续研究有一些帮助。

  • 标签: 修复 再生 中国
  • 简介:一、再生医学的内涵和重要性再生医学广义上讲是一门研究如何促进组织、器官创伤或缺损生理性修复,以及如何进行组织、器官再生与功能重建的学科,即任何与再生修复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包含在再生医学范畴内。

  • 标签: 再生医学 转化 器官再生 生理性修复 功能重建 医学范畴
  • 简介:内源性再生技术是指将患者自体的生物学活性蛋白、生长因子及生物材料支架用于治疗,该技术为刺激、加速组织修复及骨再生提供了新途径。将纤维蛋白支架作为患者自体的、生物相容的可生物降解的给药体系,其多样性及生物相容性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新视角。个性化医疗已经被用于众多的医疗及科研领域,包括牙科学、口腔种植学、整形外科学、溃疡治疗、

  • 标签: 再生技术 内源性 再生医学 个性化医疗 生物相容性 蛋白支架
  • 简介:由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口腔医学会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3届口腔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高峰论坛”于2014年10月13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田卫东教授、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闫福华教授及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肖殷教授作精彩报告。3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及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前沿的科研成果动态报告对参会人员活跃思维、扩大学术视野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

  • 标签: 口腔组织工程 重庆医科大学 高峰论坛 再生医学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生物医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HGs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中不可替代的用途,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的科学领域的发现不断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医疗领域,甚至被誉为下一代微流控芯片的基体材料。含氧水凝胶材料无论是作为治疗植入物或作为治疗组织再生应用,以及其他生物医学应用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 标签: 组织再生医学 新型高分子 水凝胶设计
  • 简介:【摘要】再生医学是指利用生物学 和 工程学的理论 、 方法 生成 功能损害或丢失的组织 、 器官,使具备正常 的结构 和功能的一门新兴学科。干细胞具有再生性质,与再生医学 联系 紧密。牙髓干细胞来源于神经嵴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许多研究证实其在再生医学应用方面有巨大潜力,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特性、损伤修复方面的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和 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再生医学 牙周病 神经疾病
  • 简介:高尔基曾经说,科学家的成果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这句话正是科学对人类福祉的有力表达,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美国当地时间2月27日,这是一个值得被生命科学铭记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青年企业家、

  • 标签: 共同体 徐鹏 医学 再生 青年企业家 科学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将不同沙棘品种顶端分生组织接种于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沙棘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不仅需要低无机盐的培养基,而且需要较低水平的激素物质,无激素或激素浓度偏高都将导致外植体的死亡.

  • 标签: 沙棘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培养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植物名称肉花卫矛(EuonymuscarnosusHesml)2.材料类别实生苗的带顶芽茎段,子叶节段(带部分上胚轴和下胚轴)下胚轴切段,根切段。3.培养条件培养基为:(1)诱导芽增殖及继优用MS+BAl.0mg/e(单位下同)(2)诱导生根用1/2MS+IBA1.0,上述培养基均加白糖3%和琼脂7%,PH5.8~6,培养室温度25±2℃,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约2000lx。

  • 标签: 组织培养 再生植株 下胚轴切段 条件培养基 卫矛 外植体
  • 简介:以杉木成熟合子胚为起始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凝固剂种类、有机附加物等因素对杉木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2,4D2mg/L+6-BA1mg/L+KT1mg/L+糖30g/L是成熟合子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1/2MS+2,4-D1mg/L+6-BA0.5mg/L+KT0.5mg/L+糖30g/L适于杉木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改良MS+6-BA0.5mg/L+KT1.5mg/L+蔗糖30g/L是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

  • 标签: 杉木 愈伤组织诱导 植株再生
  • 简介:摘要气管外伤、狭窄、肿瘤以及部分先天性疾病可严重损伤正常通气功能,引起组织缺氧,危及患者的生命。气管病变切除重建是治疗这些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中仍无长期安全可靠的方法能够实现长段气管损伤后的重建,组织工程化气管可能是目前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软骨作为组织工程气管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起到提供力学支撑并维持气管整体性的关键作用。组织工程气管软骨再生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软骨细胞的来源、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策略和水凝胶材料复合支架的制备、生物活性因子的研究和应用等,本文通过对这几个部分进行探讨,综述了组织工程气管软骨再生的新策略以及所存在的障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组织工程 软骨发生 组织支架 水凝胶 种子细胞 生物活性因子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免疫系统在组织再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愈发受到重视,但其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组织再生需要平衡的免疫反应,尤其是巨噬细胞(MΦ)的极化平衡,以构建有利于组织再生的局部微环境。该综述总结了MΦ在组织再生性修复中的关键作用,包括清除细胞碎片、调控干细胞或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血管生成等,并介绍MΦ在干细胞疗法及组织工程技术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深入探寻免疫细胞对干细胞微环境的影响及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进一步的临床转换提供参考。

  • 标签: 再生医学 巨噬细胞 免疫调控 干细胞 干细胞微环境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拔牙窝覆盖可吸收胶原膜12周后的组织愈合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判断该材料的成骨性能。共计10名需拔除上颔第一前磨牙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微创拔除患牙后单用胶原膜覆盖拔牙窝。12周后二次手术.观测临床指标.种植体植入前取骨用于组织学和显微CT检查。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的平均骨再生有77mm(颊腭向)和4.6mm(近远中向)。垂直方向的平均骨再生有109mm。减影技术测量表明牙槽嵴顶高度平均降低2.1mm(07~43mm)。显微CT和组织学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拔牙窝在术后12周有矿化良好的组织形成.平均新生骨比例为45.87%±12.35%。研究未发现胶原膜有矿化现象。本研究结果证实:拔牙后进行引导骨再生术,术后12周有足够的新骨形成.牙槽嵴尺寸未发生明显改变。屏障膜无矿化现象。

  • 标签: 引导骨组织再生 临床观测 CT检查 拔牙窝 组织学 术后
  • 简介:<正>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在港接受本刊专访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界最活跃和最具影响的领域,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将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第三种疾病治疗途径,从而成为新医学革命核心。2013年7月18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上发布其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成功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

  • 标签: 再生医学 重编程 细胞分化 多潜能性 生命科学 成体细胞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自体修复技术与再生医学美学中应用再生美纳米复配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给予再生美纳米复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溃疡复发情况及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0.00%(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自体修复技术与再生医学美学中再生美纳米复配液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及溃疡发生风险,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自体修复技术 再生医学美学 湿润烧伤膏 再生美纳米复配液 瘢痕增生
  • 简介:屏障膜材料是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关键,其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新材料,另一方面是将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膜来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与牙周组织再生相关的生长因子及种子细胞皆有与屏障膜复合的报道。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 生长因子 屏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