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精神的污名是一种负面的标记,它使得多数患者的预后受到不良影响,也使其日常生活收到损害。在社会层面,群体性污名会妨碍社会公正,加剧社会矛盾,阻碍大众追求和谐、平等的生活空间。笔者采用文献法,参考相关文献,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进行了精神污名的探索,讨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污名研究的可行性。

  • 标签: 污名 精神疾病 社会学 心理学 社会工作
  • 简介:一这天,他像往常一样走出单位办公大楼。院子里照例停着许多车子。门卫老张戴着袖章背着手在那里走来走去。如果是外单位的车子,老张会很凶地轰着人家。经人家摇下玻璃再三申告,他才放行,并指着一个方向让你沿着前进,稍有差池他又跳了起来。因此老张的那条戴了袖章的手臂总是伸得特别的直。但说实话,他对这门卫的作用还是有些怀疑的。他已接连在院子里丢了三辆自行车。并有两次

  • 标签: 精神病人 精神病院 精神病患者 医生 办公室 精神分裂症
  • 简介:近年来抗精神药物发展迅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关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受药物、环境及患者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解住院精神者抗精神药的应用状况,作者对在我院住院的精神者用药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物 单一用药 联合用药 心境稳定剂 抗抑郁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民政精神者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我院住院民政精神病患者的抗精神药物使用状况进行时点调查。结果我院住院民政精神者在抗精神药物使用上仍以单一用药为主(78.78%),其中以氯氮平使用率最高(45.68%),联合用药中均以氯氮平为主要配对方式,而新型非典型抗精神药使用率极低。结论民政精神人在抗精神药物的选择上较为简单,非典型抗精神药难于被广泛使用,如果能适当选择一些新型抗精神药,将对提高民政精神者的认知,恢复其社会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时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流浪精神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及合并症护理,通过,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康复。

  • 标签: 精神病 症状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对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药物治疗前后的血清催乳素水平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不同药物治疗后的血清催乳素平均水平各不相同,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利培酮治疗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氯氮平对催乳素水平影响不明显。各类药物剂量与血清催乳素之间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在引起血清催乳素明显升高的药物中,剂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长期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可影响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临床医生应充分注意,发现血清催乳素水平异常者,应及时的给予处理。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女性 抗精神病药 高催乳素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接触精神者的心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接触患者是了解病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基本功之一。接触精神者不单是为完成治疗及护理任务,更重要的是贯彻对患者的精神治疗。

  • 标签: 接触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精神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6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包括人性化理念、奖励疗法和电厌恶疗法在内的行为治疗,治疗12周,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进行评定。结果行为治疗12周,研究组的QOL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者进行行为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保持社会功能,早日回归家族和社会。

  • 标签: 慢性精神病 行为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精神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采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康复期精神者通过护理,其优于住院前的状况。结论改善康复期精神者护理工作的应对方式所表现出的成效显著。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病患者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神者的手术安全管理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精神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实施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手术安全管理用于精神者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值得在今后临床加以推广实施。

  • 标签: 手术安全管理 精神病 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