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5月23日,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卫生条例(2005)》(以下简称《新条例》),并且规定在二年后正式施行。中国是世卫组织成员国,如何迅速适应、正确应对《新条例》已成为当前卫生检疫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国际卫生条例 精神 世界卫生大会 卫生检疫工作 世卫组织 成员国
  • 简介:《国际卫生条例》(2005)扩大了国境卫生检疫的内涵,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给中国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使中国的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而中国目前口岸卫生检疫的现状在诸多方面不适应新《条例》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其学习和研究,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加以应对,以做强卫生检疫事业。

  • 标签: 《国际卫生条例》(2005) 卫生检疫 应对
  • 简介:现行的是经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大会讨论通过的.由于交通运输、国际贸易、科学技术以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该条例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目前与将来传染病的威胁,1995年第48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修改的决议.历经10年的修改,新的草案初稿已形成,它由核心文本及10个附件组成.新的条例与旧条例相比,在许多方面有了重大变革,对国境卫生检疫工作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使检验检疫人员掌握修改动态,将修改的主要进展情况综述.

  • 标签: 《国际卫生条例》 修改 国境卫生检疫 霍乱 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是1969年经第22次世界卫生大会修订并通过的一部世界卫生工作法律文件.经过1973年第26次和1981年的第34次世界卫生大会两次修订形成今天各成员国的执行文本.目的是为防止疾病的国际传播提供保障,同时避免对国际交通的不必要的干扰.但是,作为国际公共卫生所关注的"新疾病"的出现和"老疾病"的死灰复燃,影响公共卫生的危险因素所呈现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以及构成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及时收集和甄别、需要建立的预警系统及全球所采用的应对活动已经表明必须扩大的适用范围.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要求对进行进一步修订,在各成员国近十年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12月向各成员国提供了修订后的(草案),再次征求各成员国的意见.修订后的(草案)将于2005年世界卫生大会讨论通过,2006年1月施行.

  • 标签: 世界卫生大会 国际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体会 条例 新疾病
  • 简介:为适应新对海港口岸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以创建国际卫生海港作为实现新时期港口卫生控制的新目标,达到为防止疾病的国际传播提供保障,同时避免对国际交通的不必要干扰为目的.文中就创建国际卫生海港的意义、可行性、工作重点与要求及建议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卫生控制 国际 适应 创建 疾病 口岸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WHO的成立和的诞生,现代传染病控制国际合作体系的基础初步形成.自1969年随着出台以来虽然修改工作一直在进行,但进展很慢.新型传染病不断爆发和有些已经灭绝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WHO深感现行的有关预警、应对能力及机制等已经不能适应传染病防治和最大限度地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的要求.

  • 标签: WHO 卫生 疫情信息 传染病 国际 准备
  • 简介:《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出台目的旨在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人员物资国际流动迅速的今天,最大程度地保证疾病国际传播的安全性和力图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国际影响。从被动的边境防控到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战略,也给国家和入境口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研究《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口岸卫生检疫实际情况出发,对风险管理的含义、判断、与比例原则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我国口岸风险管理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了对策依据。

  • 标签: 《国际卫生条例(2005)》 风险管理 风险判断 比例原则
  • 简介: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以“大统战”思维立足大局、把握规律、直面问题,把对统一战线地位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 标签: 《条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精神 学习 职责 统战工作
  • 简介:中央已正式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民族地区党校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组织广大干部学习党的理论,贯彻党委的决策,巩固维稳成果,《条例》指明了党校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 标签: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党校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美国精神卫生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从漠视和侵犯人权到尊重和重视人权的发展过程。然而美国现有精神卫生制度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特别体现在医疗服务可获得性缺乏这一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力求在医疗服务可获得性与强制住院之间达到平衡。

  • 标签: 美国 精神卫生制度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