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军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军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型专家会议,建立结构体系初步方案。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两轮专家函询,汇总专家意见,确定指标命名及权重。结果研制了一套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军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赋分不同,如一级指标学习效果涵盖的3个二级指标中,临床医疗服务能力权重最高(0.458);一级指标工作效率涵盖的4个二级指标,创新科研能力权重最高(0.321);二级指标内在素质涵盖的6个三级指标中,有事业心、坚持医疗与国防事业权重最高(0.224)等。结论军医临床医学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能够为军事医疗卫生领域人才的选拔、考核提供参考,为军医学员的成长指引方向。对权重的解读也可以明确军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点。

  • 标签: 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 毕业学员 岗位胜任力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军民深度融合战略下军医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医学与理工学科和军地院校之间的差异,探讨军医推动军民协同创新的优劣势和发展路径。结果基于当前军民融合现状、医学研究的特点,军医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具有优势,但在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方面,建立健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区域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结论军医通过健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有利于形成军民一体化区域科技创新链,促进平台建设和技术发展。

  • 标签: 军民深度融合 科技协同创新 军医大学
  • 简介:摘要海军军医外语教研室根据本校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医学专业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实施医学学术英语课程(English for medical academic purposes,EMAP),并以医学人文英语论坛(English Forum on Medical Humanities,EFMH)为纽带将各门课程串联起来,逐渐发展为一套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本文简要阐述了该课程体系的开设需求、课程设计、教学理念和评估形式、EFMH在课程体系中的纽带作用、论坛的直接成果和后论坛效应等方面,以期为大学英语ESP教学提供些许经验。

  • 标签: ESP 医学学术英语 课程体系 医学人文英语论坛
  • 作者: 文/陈德胜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12-07
  • 出处:《文学世界》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团里没有女兵编制,军营男子汉们习惯了同性单调的节奏。营区封闭的环境,女性从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战士们的注意力经常放在假日里领略来队干部女家属上。目睹后,男兵们往往私下里评头论足一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学者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对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于2006、2009年和2014年制定了第一、二、三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6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对6年前制定的第三版治疗指南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 标签: 帕金森病 治疗学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整体护理用于顺产产妇第四产程产后出现的相关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5月~2019.5月,该时间段中在我院进行顺产的产妇总例数为200例,从中选择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案,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第四产程产后出血量的对比上,观察组出血量较少;在护理质量对比上,观察组的质量相对较高;产妇在对护理结果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对顺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第四产程产后的出血量,并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顺产产妇 第四产程 产后出血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原发性第四脑室脑膜瘤(FVMs)是极为罕见的第四脑室内肿瘤。脑膜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3%~20%,其中0.5%~3.0%位于脑室内,而只有5%的脑膜瘤发生于第四脑室。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关于FVMs的病例报道较少,临床工作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术中发现以及预后等方面还缺乏全面的了解。本文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FVMs的病例报道及研究进展,对FVM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FVM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第四脑室 脑膜瘤 影像学特征 手术入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0月空军军医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17例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11/6。中位诊断年龄为5(1~16)岁,其中>3岁者11例(≤5岁9例),≤3岁者6例。>3岁者术后根据个体情况予以相应的放化疗。所有患儿均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17例患儿,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病理学显示世界卫生组织(WHO )病理学分级Ⅱ级者8例,Ⅲ级(间变性)者9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6(1~96)个月,至末次随访,死亡10例;存活7例,其中复发3例。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17例患儿的1年总生存率为58.8%,2年为43.4%,中位生存时间为18.0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切除程度、肿瘤WHO分级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指数<20%者的生存概率高于≥20%者(P=0.030)。结论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术后预后较差,Ki-67指数可能是影响患儿生存的重要因素,其他因素有待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室管膜瘤 第四脑室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和”法是国医大师徐经世先生针对胆胃不和、癌后正伤所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法既不重祛邪,也不重扶正,而是以调和为主旨。临床应用“和”法治疗胆胃不和诸症及癌后正伤患者,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五脏和谐。

  • 标签: []和法 胆胃病 癌后正伤 徐经世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大学英语级考试是针对本科学生进行的每年两次的全国统一的英语能力应用考试。尽管前几年级考试进行了改革,但是他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考试一直都没有降低,反而要求越来越高,者,更重要的是,在考试的时候先要完成写作才能做其他题目,所以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题,本人从事高校英语教学多年,对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见解,就因为英语写作的要求是如此的高,所以本人就这方面提出有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 标签: 四级考试 写作 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肿瘤心脏病学》(JACC: CardioOncology)第四期如期发表。该期论文重点阐述了肿瘤治疗中心脏损伤的监测及干预、特殊检查对肿瘤相关心脏损伤的诊断意义等内容,也带来了新冠疫情下肿瘤患者及肿瘤相关心脏病患者管理的最新观点。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肿瘤心脏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银屑病肾病属疑难病症,临床并不多见,其临床表现不一,或为蛋白尿,或为血尿,或伴高血压,临床症状往往比较隐蔽,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多样且无特异性。患者常因皮损较为突出,苦不堪言,而易忽略其他症状。同时,皮损加重时,易出现肾损害,肾损害加重时,也多伴有明显的皮损加重,二者呈正相关性,临床颇为难治。邹燕勤教授以"顾护肾气"为先,"调和脾胃"为辅,从血瘀论治,可有效控制蛋白尿,延缓疾病进展,缓解皮损。

  • 标签: 银屑病 肾病 顾护肾气 调理脾胃 从血瘀论治 医案 邹燕勤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介绍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疗肿瘤术后虚劳病的临床经验。针对肿瘤术后患者的虚劳之本,李老以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固本培元法为根本大法,以补元益气的黄芪、白术、人参等为君药,配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猫爪草等清热抗癌药,以及当归、莪术、三棱、全蝎等活血通络药治疗癌因性疲乏,使正气得复、癌邪得祛、气血通利、疲乏得消,并举验案一则。

  • 标签: 肿瘤 癌因性疲乏 虚劳 国医大师 李济仁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快速反应小组(RRT)救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结局,探讨大型综合医院院内急救能力及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RRT连续救治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呼叫反应时间、疾病类型、启动RRT的直接原因、是否发生心搏骤停、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帕累托图分析RRT启动直接原因。结果3个月内RRT共救治患者145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0例,男女比例为1.42∶1;年龄(72.83±14.84)岁;呼叫反应时间(3.27±1.42)min;心搏骤停发生率为23.4%(34/145),ICU入住率为29.7%(43/145),住院病死率为40.0%(58/145),抢救成功率为60.0%(87/145)。相关分析显示,心搏骤停发生率与住院病死率呈显著正相关(r=0.545,P<0.01)。患者疾病类型分布显示,以呼吸系统疾病居多(44例,占30.3%),其次为循环系统疾病(43例,占29.7%)、神经系统疾病(25例,占17.2%)、消化系统疾病(19例,占13.1%)、创伤(5例,占3.4%)、内分泌系统疾病(3例,占2.1%)、泌尿系统疾病(2例,占1.4%),其他类型疾病4例(占2.8%);进一步分析显示,85~94岁年龄段患者好发呼吸系统疾病,约占该年龄段人群的48.5%(16/33);55岁以上年龄段患者以循环系统疾病居多,约占该年龄段人群的31.0%(40/129)。启动RRT直接病因帕累托图分析显示,将启动RRT直接原因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其中肺炎(30例,占20.7%)、急性心肌梗死(26例,占17.9%)、脑卒中(20例,占13.8%)、感染性休克(14例,占9.7%)、心力衰竭(10例,占6.9%)、呼吸心搏骤停(9例,占6.2%)、消化道出血(7例,占4.8%)的累计百分比达80%,是启动RRT的主要病因。结论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RRT救治患者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为主。患者一旦发生心搏骤停,住院病死率明显上升。RRT能更早、更快地为患者提供有效干预,建立完善的RRT应急策略,有助于提高大型综合医院的院内急救能力。

  • 标签: 快速反应小组 院内急救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