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间隙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行直丝弓正畸治疗的41例安氏I类错牙争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完全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未。按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21例,均拔除4个第二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间隙。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可以增加上、下颌第三磨牙间隙,并使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更加直立。

  • 标签: 第三磨牙 牙萌出 第二前磨牙 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青少年患者,将其分为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18例)和非拔牙组(18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拔牙与非拔牙组术前术后第三磨牙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大,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变化量大。结论拔除第二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能增大第三磨牙萌出间隙,使第三磨牙更加直立,有利于第三磨牙的正常

  • 标签: 第二前磨牙拔除非拔牙矫治萌出间隙第三磨牙倾角
  • 简介:下颌第三磨牙低位出发生率中以近中阻生者为多,由于其前倾位置,与第二磨牙远中的邻接关系不正常,容易引起食物嵌塞,间隙牙槽骨吸收,第三磨牙(牙合)面及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坏,或第二磨牙松动等,临床多以拔除第三磨牙为主要治疗方法[1].作者经多年的治疗探索,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拔除前倾第三磨牙而经高嵌体修复,与邻牙和对颌牙建立良好的接触关系和咬合关系,长期保存,从而发挥正常的咀嚼咬合功能.

  • 标签: 下颌第三磨牙 第二磨牙 高嵌体 低位 正常 拔除
  • 简介:第三磨牙是人类最常发生阻生的牙齿,当其阻生时常引起智齿冠周炎及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给患者带来病痛.因此,正畸医师在制定矫治计划时应考虑正畸治疗对正在发育的第三磨牙的作用及如何采取措施预防第三磨牙阻生.

  • 标签: 拔牙矫治 第三磨牙 萌出间隙 萌出预测
  • 简介:摘要正畸治疗时常会选择拔除无法保留或保留预后较差的第一或第二磨牙,或者主动减数健康的磨牙以利于纠正颌骨不调的问题。此时第三磨牙的牙根发育状况,能否顺利并成功代替第二磨牙行使功能,以及如何正畸牵引阻生的第三磨牙,均是正畸治疗的难点。本文就减数磨牙矫治设计中影响第三磨牙发育及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正畸拔除磨牙 第三磨牙 萌出
  • 简介:摘要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率较高,约占52%。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常因反复冠周等炎症,第二磨牙远中龋、食物嵌塞,下颌关节紊乱、颌骨囊肿、正畸及修复等需要及时拔除。由于下颌第三磨牙所处的解剖部位特殊,后有强大的下颌升支、前有第二磨牙阻挡,其冠根变异较大,视野不清等,于致拔除操作困难。拔除这类牙以往占时间较长,出血多、创伤大,断根历时更长。术后局部肿胀,开口受限,干槽症较其他牙常见。要避免术后并发症,首先就要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唾液浸蚀暴露的骨面。术前仔细地了解评估阻力,掌握消除阻力的技术技巧,术者采用高速涡轮牙钻的准确切割加双骨凿的旋转力及轻击力,能短时高效消除邻牙阻力、冠根阻力、骨阻力,在结合增隙挺拔技巧使得拔牙时间大大减少,从而减少减轻术后并发症,实现省时、省力、顺利、安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 标签: 阻力阻生 下颌第三磨牙 拔除
  • 简介:目的:探讨第三磨牙拔除原因及临床意义分析。方法:选择患者388例、符合拔除原因的患牙520颗予以拔除,随访1年-7年。结果:520颗拔除的惠牙中未发现因拔牙而引起邻牙及牙列的任何直接症状。结论:预防性拔除有隐患同时无治疗价值的第三磨牙,可以有效地防止口腔疾病。

  • 标签: 第三磨牙拔除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下颌第三磨牙移动到原第一、第二磨牙的正常位置,并把第三磨牙的前倾阻生纠正,以补偿缺失的下颌第一磨牙。方法将第二以及第三磨牙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向前移动到缺失的第一及第二磨牙处,最后解除第三磨牙第二磨牙的阻生。结果本次选取的10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经上述方法矫治,均成功前移第二第三磨牙,使之代偿到原第一磨牙,并解决了第三磨牙对邻牙的阻生。结论利用第二磨牙以及使用率不高的第三磨牙,对缺失下颌第一磨牙患者的矫正,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第三磨牙 代偿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特点及操作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特点及操作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拔牙时间10~45min,平均20min,拔牙功能率100%。拔牙后有局部轻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经消炎药物2~3天症状消失,无邻牙损伤术后出血及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制定手术方案的使手术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具有针对性,提高手术动作的效率,尽力减小创伤,预防并发症,最终保障手术成功。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特点 操作
  • 简介:本文报道1例由于下颔第三磨牙阻生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外吸收的病例。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诊断丝影像学检查,发现易被诊断为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颈部深龋导致的牙髓根尖周病实为牙根外吸收.拔除患牙后证实了诊断的正确性。临床工作中为了避免误诊或漏诊.应建立正确识别阻生智牙造成邻牙牙根吸收的意识.注意借助各种临床及辅助手段仔细检查。本病例提示应早期拔除异常的智牙,以保护第二磨牙,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 标签: 牙根吸收 阻生牙 下领智牙 下颌第二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成人下颌磨牙后区大小并分析其与第三磨牙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BCT对86例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根据第三磨牙状态进行分组,从维方向对右侧下颌磨牙间隙进行测量。在水平面上沿POL线(第一磨牙第二磨牙颊尖连线)测量下颌平面(以及从下颌平面向根方2 mm的平面)处第二磨牙牙冠到升支前缘的最短距离。牙根层面的测量以釉牙骨质界为参考,在其根方2、4、6、8、10 mm的水平面上沿POL线测量第二磨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的最短距离。结果无第三磨牙组、正常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牙冠部的远移可用间隙均大于根部;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组和垂直阻生组的可利用间隙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结论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的下颌磨牙远移,应更多地考虑下颌磨牙后舌侧骨皮质的影响,而参考CBCT比维影像资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另外,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状态也会对下颌磨牙远移产生不同影响。

  • 标签: 磨牙后间隙 第三磨牙 磨牙远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致因,进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96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疼痛原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手术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在术后当天、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疼痛VAS评分上,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致因诸多,有必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此使疼痛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

  • 标签: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 术后疼痛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试图通过分析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方式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关系,为预防性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成为拔牙适应证提供资料。方法选取存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患者2325名,对其病历资料和曲面断层片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不同阻生角度、阻生高度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结果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0°-30°组为4.15%,31°-60°组为13.80%,61°-90°为14.52%,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高位)组为14.08%,B(中位)组为13.03%,C(低位)组为5.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度为31°-90°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及中位和高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应当进行预防性拔除,以预防相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

  • 标签: 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 预防性牙拔除术
  • 简介:目的:比较高速涡轮机法与传统锤凿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中、低位下颌近中斜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分别采用高速涡轮机法和传统锤凿法对同一患者两侧阻生牙分期进行拔除,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并嘱患者术后第2天、第5天复诊,检查并统计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拔牙后出血和下唇麻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速涡轮机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40±3.85)min,显著低于传统锤凿组的(17.27±4.47)min(P<0.05);在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发生率等方面,高速涡轮机组亦显著优于传统锤凿组(P<0.05);在干槽症、术后出血和下唇麻木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除下颌中、低位近中斜位阻生第三磨牙时,高速涡轮机法较传统锤凿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高速涡轮机法 传统锤凿法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除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牙间食物嵌塞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下颌第二第三磨牙间又是好发部位.治疗一般采用拔除第三磨牙的方法.但对于成年人,食物嵌塞已经造成第二磨牙龋坏,根尖周炎,松动等,拔除第三磨牙后不久,第二磨牙亦难以保存,造成游离缺失.现将我院5年来治疗下颌第二第三磨牙间食物嵌塞的情况作一介绍.

  • 标签: 食物嵌塞 调HE 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数下颌第一前磨牙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倾斜角度变化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样本最终纳入正畸患者40例,共含68颗下颌第三磨牙,利用维测量软件测量分析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及角度。配对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下颌第三磨牙的位置变化,多元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其近中倾斜角度变化的因素。结果正畸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近中移动(1.59±3.35) mm (P=0.012),向近中倾斜10.24°±18.82°(P<0.001)。患者治疗前ANB角,下颌平面角,高度(8Cp-X),初始角度(∠78)以及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间隙的变化(ΔD7-Xi)对第三磨牙近中倾斜角度变化(Δ∠78)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2.153,P=0.071)。结论正畸减数下颌第一前磨牙后,下颌第三磨牙有近中移动和近中倾斜角度加大的趋势,临床医师在治疗设计时应综合考量。

  • 标签: 下颌第三磨牙 减数治疗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微创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护理配合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在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 在我院接受微创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 100例,回顾性分析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统计其治疗效果,评价护理配合的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 5~58min,平均( 31.45±3.97) min,术后创口愈合情况良好,术后均未出现牙体松动或感染的情况。结论:对接受微创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护理来说,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工作,才能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术后护理保障患者康复。

  • 标签: 微创拔除术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