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艾莉森是英国加的夫大学的学生.目前正在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不过.能活过30岁对她来说不亚于一个奇迹。刚6周大时.她就被诊断为患有囊性纤维化.不能吸收食物中的任何营养成分.而且伴有慢性肺部感染。医生宣布艾莉森最多能活到13岁.不过在家人鼓励下.她坚强挺过13岁。

  • 标签: 女人 移植 肺肝 慢性肺部感染 囊性纤维化 博士学位
  • 简介: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许多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不断提高,但目前制约肝移植发展的瓶颈问题是肝移植供体数量的严重短缺。因此,如何拓展源及其临床应用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肝移植 来源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脂肪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对437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后常规腹部超声检出脂肪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组,对均匀弥漫性脂肪组与非均匀性脂肪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出肝移植术后脂肪36例(36/437,8.2%),其中非均匀性脂肪10例(10/36,27.8%),均匀弥漫性脂肪26例(26/36,72.2%).非均匀性脂肪组10例中7例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均匀弥漫性脂肪组26例中仅4例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非均匀性脂肪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均匀性脂肪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脂肪患者的超声表现以均匀弥漫性脂肪为主非均匀性脂肪更多表现出血流动力学异常.

  • 标签: 超声检查 肝移植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片大网膜移植后,片生长情况,为肝脏外科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5只大鼠均左外叶切除自体片大网膜移植,分别于术后3、7、14、21d分批处死动物。肉眼观察移植物颜色、大小及粘连情况,HE法染色,常规光镜观察移植片在不同时期的组织学特点。结果自体移植术后3d即有血管从移植片周围大网膜向片内伸展,伴肝细胞凝固性坏死,随时间推移片进一步坏死至消失。结论自体片大网膜内移植是简便的肝移植方法,但其存活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肝脏自体移植大鼠
  • 简介:本文描述了中静脉的解剖结构,以及在活体肝移植供、受体手术中中静脉分配的解剖学基础。

  • 标签: 肝中静脉 活体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联合移植受者治疗和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2003年11月至2019年6月22例肾联合移植受者手术、免疫抑制剂应用以及远期随访数据。结果22例肾联合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内死亡5例,1、3、5、10年存活率分别为77.3%、72.4%、66.9%、66.9%。围手术期死亡与移植肾延迟恢复、肺部感染呈正相关(P=0.000和P=0.039),与原发病、术前是否透析治疗、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无明显相关。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受者免疫抑制剂应用参照单纯肝脏移植受者,用量低于单纯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升高。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与供肾冷缺血时间及远期移植肾功能不全无明显相关(P=0.053和P=0.074)。术后1个月停用激素受者与术后3个月停用激素受者比较,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2例受者远期发生泌尿系移行细胞癌,手术切除并加用西罗莫司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死亡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肺部感染明显相关,其免疫抑制剂应用可以参考单肝移植,如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可以得到良好的远期预后。

  • 标签: 肝肾联合移植 免疫抑制剂 调节性B细胞 免疫保护
  • 简介:摘要供数量不足是制约肝移植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是制约肝细胞癌肝移植治疗的突出因素。既往对肝细胞癌肝移植的研究多集中在受者选择标准、降期治疗、免疫抑制方案等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供的选择对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也有显著影响。笔者从临床供的主要类型、肝细胞癌肝移植适应证的把握、适应证内肝细胞癌肝移植和超适应证肝细胞癌肝移植的供选择以及供选择对肝细胞癌肝移植预后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肝肿瘤 肝移植 供肝 选择标准 肿瘤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多囊肾合并多囊受者肾移植术后内囊肿反复感染接受肝移植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例多囊肾合并多囊患者肾移植术后内囊肿反复感染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受者为男性,60岁,31年前发现多囊肾合并多囊,2年前因肾功能衰竭(血肌酐700 μmol/L)开始规律接受血液透析,15个月前(2018年3月20日)接受右肾切除术,并于9个月前接受肾移植。受者应用巴利息单抗行免疫诱导,免疫维持采用他克莫司+麦考酚钠+醋酸泼尼松。术后移植肾功能稳定(血肌酐在120~150 μmol/L),术后2周顺利出院。6个月前,受者反复因高热伴左侧腰痛等症状入院,经与感染科、肝胆外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会诊,考虑囊肿反复感染,决定行肝移植。肝移植术中病内可见多发囊肿,囊腔内大量脓性粘稠物质。术后感染得到迅速控制,移植肝功能良好,移植肾功能稳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截至末次随访,移植肾和移植肝功能均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对于多囊囊肿感染的处理,抗生素联合适当外科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反复感染,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受者,应考虑行肝移植术。

  • 标签: 多囊肾 多囊肝 肾移植 囊内感染 肝移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 201 6 年 8 月~ 201 9 年 9 月在我院治疗的 68 例 移植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将其 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4 例 。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理特点, 对照组采取 常规护理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 护理前后的 HAMA 、 HAMD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 护理后的 HAMA 、 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为 8.82 % 低 于对照组的 29.41 % , P < 0.05 。 结论:移植患者除了自身心理因素外,还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环境引起的不良心理状况。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肾移植 心理特点 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粪菌结合益生菌移植干预急性严重损伤的结局。方法选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普通粪菌移植组10只,粪菌+益生菌移植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D-氨基半乳糖(3.0 g/kg)腹腔注射制备急性严重损伤模型,普通粪菌移植组和粪菌+益生菌移植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普通粪菌液和益生菌+粪菌液灌肠(1次/d),48 h后取血清用于检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取组织用于病理学检测。取结肠内容物用于提取DNA进行16S V3-V4区高通量测序,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分析,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线性判别分析找到不同分组小鼠的结肠内容物特征性差异细菌。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16S V3-V4区测序结果组间差异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肝脏生物化学指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模型组肝脏HE染色结果显示组织镜下呈严重炎性改变;普通粪菌移植组和粪菌+益生菌移植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炎症减轻。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小鼠群菌结构与其他3组的Shanno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served Speci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菌群构成差异大,粪菌移植增加小鼠肠道内物种数量。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与其他3组的组间差异大于疾病组之间的组间差异,粪菌+益生菌移植组改变疾病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细菌多为产丁酸盐细菌。结论粪菌+益生菌增强粪菌移植治疗效果,改善肝脏炎症,增加肠道内产丁酸盐细菌数量。

  • 标签: 益生菌 肝损伤,急性 粪菌移植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但供体的缺乏,限制了肝移植的发展。随着脂肪性供等边缘性供使用的增加,如何使边缘性供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脂肪作为供体使用,虽可缓解受者需求与供者器官短缺之间的矛盾,但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在脂肪作为供体的肝移植手术中,应尽可能地应用脂肪样变性程度在中度及以下的供,这样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并且对于受者恢复也很有利;与此同时术后脂质指标的监测也显得尤为重要,必要时可加用药物干预,从而提高移植物功能。

  • 标签: 脂肪肝 肝移植 并发症 边缘供肝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肝胆外科1999年1月至2021年11月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16例豆状核变性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9.5岁(14~54)岁。采用电话、门诊及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随访起点为手术当日,以受者死亡为终点,观察受者术后生存情况、神经精神症状改善情况、角膜K-F环变化情况,比较术后1个月及1、3、5年的肝功能和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24日。结果16例肝移植受者中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15例,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16例受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个月(6~260)个月。16例受者1、5和10年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3.8%、85.2%和75.8%。10例角膜K-F环阳性受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11个月消失。5例伴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除1例死亡外,其余4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受者术后1个月及1、3、5年的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典原位全肝移植和活体部分肝移植治疗豆状核变性能有效的改善受者铜代谢和神经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肝移植 肝豆状核变性 神经精神症状
  • 简介:B组再灌注后6h组织Bcl-2表达(×100)图4 ,C组再灌注后6h组织Bcl-2表达(×100),B组再灌注后6h组织Bax表达(×100)图6 

  • 标签: 保护作用 大鼠移植 川芎嗪大鼠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供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肝移植技术的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利用扩大标准供者供如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脂肪变性供、老年供等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然而,由于边缘供自身合并的病理性改变,往往导致移植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患者死亡。在诸多并发症中,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PNF)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移植物存活率、患者死亡率及预后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该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移植 原发性无功能 供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价小儿左外叶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血流参数的正常变化规律,并分析各参数正常参考范围。方法回顾性收集261例自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进行亲体捐献肝脏左外叶移植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早期移植多普勒血流参数,多普勒血流参数包括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HA)、动脉舒张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HA)、动脉阻力指数(resistivity index,RIHA)、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HA)、门静脉流速(portal vein velocity,PVV)。其中232例术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转归良好且无血管并发症纳入本研究,按照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200例)和验证组(32例)。在实验组,分析患儿术中及术后第1 d、第3 d、第5 d、第7 d血流参数的变化趋势及其正常参考范围,所得结果在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1)实验组:①PSVHA、EDVHA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降低-升高趋势,术后第3 d明显低于术中及术后第1 d,术后第5、7 d明显高于术后第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RIHA、PIHA于术后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升高-降低趋势,术后第1、3 d明显高于术中,术后第5、7 d明显低于术后第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PVV于术后各时间点高于术中(均P<0.01),且术后第7 d低于术后第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估算的移植血流参数正常参考范围,术中为PSVHA 18.4~98.3 cm/s、EDVHA 0~43.3 cm/s、RIHA 0.41~1.0、PIHA 0.51~2.0、PVV 19.0~83.7 cm/s,术后1周内为PSVHA 21.0~97.7 cm/s、EDVHA 0~32.7 cm/s、RIHA 0.47~1.0、PIHA 0.62~2.0、PVV 23.0~92.0 cm/s。(2)验证组:对血流参数变化趋势的验证,PSVHA、EDVHA、RIHA、PIHA、PVV变化趋势与实验组所得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4.3%(27/32)、84.3%(27/32)、78.1%(25/32)、78.1%(25/32)、87.5%(28/32);对血流参数正常参考区间的验证,验证组术中1例RIHA和PIHA低于实验组所得正常参考区间下限(占总数的3.1%),术后2例PSVHA低于正常参考区间下限(占总数的6.2%)。结论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小儿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动脉及门静脉血流参数随时间有其自身变化规律,可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小儿活体肝移植 肝左外叶 血流动力学 变化趋势 正常参考范围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挽救终末期肝病及急性衰竭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手段,但供短缺限制了肝移植的临床应用。利用肝脏良性肿瘤行腹腔镜切除术“废弃”行活体肝移植鲜有报道,针对供者选择、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规划、操作流程及技术要点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实施标准和规范。笔者基于所在中心腹腔镜切除术临床实践,结合相关文献,深入剖析利用腹腔镜切除术“废弃”行活体肝移植的可行性及问题。

  • 标签: 器官移植 肝脏 肝切除术 思考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肾移植状态下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 观察我院一例行、肾移植状态下行心脏手术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总结其护理经验及护理重点,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22d,未出现感染及排异反应,术后心脏功能达I~II级,肾功能良好。结论 、肾移植状态下行心脏移植手术难度更大、更为复杂,做好围手术期期间的护理工作对手术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外,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以及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心、、肾功能,观察排异反应的出现,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保证心、、肾功能良好,是保证手术成功、加快康复关键。

  • 标签: 肝移植 肾移植 心脏移植 围术期护理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豆状核变性治疗中的地位和适应征。方法对在解放军总医院2003年~2008年期间行亲体肝移植的5例豆状核变性的病人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评价该手术的效果。结果本组5例病人行肝移植术,对于治疗豆状核变性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治疗恢复。结论肝移植治疗在豆状核变性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治疗其终末肝功能衰竭及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惟一有效的手段。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