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将甲基纤维和山梨醇分别添加到半纤维中制备半纤维-甲基纤维复合膜及半纤维-山梨醇复合膜,对复合膜的成膜性和强度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半纤维-甲基纤维及半纤维-山梨醇混合溶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随着甲基纤维质量分数增加,半纤维-甲基纤维混合溶液粒径先增大后减小;Zeta电位则随着甲基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先降低后提高,甲基纤维质量分数为75%时,半纤维-甲基纤维混合溶液的Zeta电位达到最小值。当甲基纤维质量分数为35%时,可形成完整的半纤维-甲基纤维复合膜,增加甲基纤维质量分数,复合膜强度提高;当甲基纤维质量分数为75%时,复合膜强度最大,但继续增加甲基纤维的质量分数,复合膜强度降低。山梨醇质量分数为35%~50%时,可形成完整的半纤维-山梨醇复合膜,且随着山梨醇质量分数增加,复合膜强度降低。

  • 标签: 半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 山梨醇 复合膜
  • 简介:将微晶纤维溶解于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剂体系,并与聚乙烯醇(PVA)NMMO溶液混合,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纤维-PVA复合凝胶,探究不同凝固浴对复合凝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复合凝胶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等性能,讨论基于NMMO溶剂体系纤维与PVA复合的成胶机理。结果表明,与分别以水及无水乙醇为凝固浴制得的复合凝胶相比,以20%NMMO/1%硼砂为凝固浴制得的复合凝胶无裂纹,且具有良好的韧性,机械性能最佳;经NMMO溶解后制得的纤维凝胶由纤维Ι型转变为纤维Ⅱ型,而经1%硼砂交联后制得的纤维-PVA复合凝胶在2θ=13.18°和19.46°处出现新的结晶峰,其为PVA的衍射峰,说明纤维与PVA交联复合;热重分析显示,与纤维凝胶相比,纤维-PVA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热降解初始温度从270℃升高至280℃左右;利用SEM可观察到经硼砂交联后的纤维-PVA复合凝胶的孔隙约500nm,相对于纤维凝胶,其孔隙结构更均匀紧凑。

  • 标签: 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 纤维素 聚乙烯醇(PVA) 凝胶材料
  • 简介:摘要:纤维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其生物兼容性与生物降解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但在应用上具有难以成型、溶解性差等问题,阻碍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纤维与壳聚糖复合后,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的成形性等性能。本文综述了磁性壳聚糖/纳米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期为磁性壳聚糖/纳米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纳米纤维素 壳聚糖 复合材料 制备 应用
  • 简介:摘要:细菌纤维(BacterialCellulose,BC)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高纯度纤维,超细纤维网络结构使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持水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理想”医用敷料材料。然而,细菌纤维本身不具有抗菌性能,难以应对细菌感染的伤口。纳米银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因此本文以细菌纤维为模板,采用环境友好的化学还原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原位制备细菌纤维/纳米银复合材料。同时分别采用抑菌圈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对复合物的抗菌效果进行评价。关键词:细菌纤维纳米银抗菌创伤敷料一、引言细菌纤维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高纯度纤维,其微纤维直径只有40-60nm,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精细纳米材料。超细纤维网络结构使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持水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称作“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生物医用材料”[1]。大量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细菌纤维基创伤敷料对于烧伤烫伤以及慢性溃疡疾病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理想”创伤敷料材料……

  • 标签: 制备抗菌 复合材料制备 性能研究
  • 作者: 张璐璐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4-03-11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24年第1期
  • 机构:(1.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2.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1;3.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1)
  • 简介:摘要:本文对纤维类止血材料全球专利信息进行了收集与分析,对该领域的专利技术申请状况、专利技术发展态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重点分析,旨在为科研工作者的后续研发提供启示与参考。

  • 标签: 止血 专利分析 纤维素
  • 简介:目的评价胶原/细菌纤维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胶原(collagen,Col)和细菌纤维(bacterialcellulose,BC)通过物理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制备成Col/BC物理组和Col/BC化学组,以BC为对照组,采用SEM(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形貌。采用小鼠胚胎成骨细胞株(MC3T3-E1)与材料复合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等量的细胞悬液)、材料对照组:BC、实验组1:Col/BC物理组、实验组2:Col/BC化学组观察细胞生长状况,MTT(四氮唑盐)观测细胞在1、2、3、4、5、6d后的增殖情况,细胞与材料复合第48h,SEM观察细胞粘附形貌。结果SEM观察在BC纤维上均匀包覆了一层蛋白质,MTT检测结果表明3d后Col/BC(物理交联组)组高于其他组,实验组与材料对照组:B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在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48h,纤维表面均有少量成骨细胞粘附。结论与材料对照组:BC相比,Col/BC物理组和Col/BC化学组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其中,Col/BC物理组表现出更好的细胞相容性。

  • 标签: Col/BC 支架材料 细胞相容性
  • 简介:分别对桉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进行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氧化,并采用原位复合法,将TEMPO氧化后的桉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与前躯体溶液CdCl2和Na2S进行反应,制备了TEMPO氧化纤维/Cd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EMPO氧化后的桉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复合的Cd2+含量均较高,复合的CdS颗粒为立方晶型;TEMPO氧化桉木浆纤维复合的CdS颗粒粒径为50~100nm,TEMPO氧化棉浆纤维复合的CdS颗粒粒径为50nm左右。与TEMPO氧化桉木浆纤维相比,TEMPO氧化棉浆纤维复合的CdS晶粒尺寸更小、分布更均一。

  • 标签: TEMPO 氧化纤维素 CDS 纳米复合材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体对纤维的补充来源于膳食纤维,在当今,缺少膳食纤维成了诸多疾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因此它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纤维被认为是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6种营养物质之外的第7种。

  • 标签: 纤维素 营养素 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 营养物质 蛋白质
  • 简介:与各种高分子合成的水凝胶相比,半纤维基水凝胶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如环境友好性、生物兼容性、无毒及可降解性等。文中从制备方法角度归纳和总结了木质纤维纤维基水凝胶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潜在的商业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半纤维基水凝胶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标签: 木质纤维 生物质 半纤维素 水凝胶
  • 简介:摘要:细菌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在伤口敷料、人造血管、人工皮肤及组织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外研究者采用纳米复合技术对细菌纤维进行了修饰,以赋予细菌纤维新的性能。综合介绍了目前国外关于细菌纤维纳米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情况。

  • 标签: 原位复合 硒纳米 细菌纤维素
  • 简介:纤维与人体健康崔建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越来越挑剔、总认为食物越精细营养价值就越高。而对合纤维较多的粗杂粮往往弃之不食。认为没有多大营养价值。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纤维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随着对食物...

  • 标签: 人体健康 营养价值 粗杂粮 血清胆固醇 饮食习惯 生活水平
  • 简介:通常来说,纤维溶解难度较大,虽然其方式有很多,但是最终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将阐述配制溶解纤维铜氨溶液的理论依据,通过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以浓氨水为沉淀剂的实验,深入探究配制溶解纤维的铜氨溶液的方式,对比最终效果,旨在能够有效地解决纤维溶解问题,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纤维素 铜氨溶液 化学实验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通过混合技术提高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通过深入探讨不同混合技术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改善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方法,以满足不同工程和应用领域的需求。通过实验和分析,我们发现混合技术对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具有显著作用,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纤维复合材料 混合技术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从几个方面综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的高性能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高刚性和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建筑等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是其应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

  • 标签: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研究方法
  • 简介:总部设在荷兰的欧盟沥青道路委员会领导人ERBERTBEUVING先生说.世界上道路建设技术欧洲一直处在领先的位置。英国1833年即开始使用沥青铺筑路面,巴黎1854年首次用碾压法进行沥青路面铺装,接着碾压法在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迅速得到推广应用。高速公路也是在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率先修筑的。

  • 标签: 道路建筑材料 纤维素纤维 SMA技术 结构设计 聚合物纤维 玻璃纤维
  • 简介:摘要:最近这些年来,因为道路工程不断的壮大,从而木质纤维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如果道路工程一旦发生失误,那么一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虽然我国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时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了研究木质纤维对SMA性能的影响。可以选用木质纤维和矿物纤维。进行混合性能实验。适量的参入木质纤维和矿物纤维。可以通过残留稳定度实验来分析两种水溶性影响。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木质纤维的抗水损害要优于矿植物纤维所以木质纤维在实际的使用中效果更好,影响更大。

  • 标签: 木质素纤维 沥青混合料 SMA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