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动粪便检验仪检测粪便隐血的应用价值情况和准确率情况等。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住院患者送检粪便标本 98 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以上所选标本分别采用传统手工加样法和自动粪便检验仪进行检查,对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98 份粪便标注中,经过手工加样方法检测之后,有 29 份被检测为阳性,阳性率是 29.59% ;经过自动粪便仪检测之后,有 57 份被检测为阳性,阳性率是 58.16% ,相比于手工加样方法检测,自动粪便检测仪的敏感程度更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 P<0.05 ,经过一致性分析之后, Kappa 值是 0.698 ,表示自动粪便检测仪和手工加样法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结论 虽然手工加样法和自动粪便分析仪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是自动粪便分析仪的敏感程度显著高于手工加样法,可以避免手工加样检测方法中的不足和缺陷,在临床检验中有着非常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自动粪便检验仪 粪便隐血 应用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粪便潜血免疫定量检测的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爱康国宾体检所有行粪便潜血免疫定量检测人群为研究对象,计算其阳性率,结合回访的胃肠镜检查结果,评价粪便潜血免疫定量检测对消化道疾病,尤其是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9 633例健康体检者,粪便潜血定量检测阳性718例(3.66%),其中接受胃肠镜检查者103例,发现结肠腺瘤33例(42.3%)、消化性溃疡9例(11.5%)、结直肠癌4例(3.1%),其他病变包括胃炎或肠炎、痔疮等。同期粪便潜血定量检测阴性并要求行结肠镜者87例,发现结肠腺瘤5例(5.7%),未发现结肠癌。33例结肠腺瘤粪便潜血定量水平为(823±106)μg/L,4例结肠癌为(3 569±1 085)μ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潜血阳性患者结肠腺瘤检出率(32%,33/103)是结肠腺瘤总检出率(20%,38/190)的1.6倍。潜血阳性患者结直肠癌检出率(3.9%,4/103)是结直肠癌总检出率(2.1%,4/190)的1.9倍。结论体检人群中粪便免疫定量检测能明显提高胃肠道疾病的检出效果,尤其是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检出更具优势。

  • 标签: 潜血 粪便 结肠肿瘤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乳糖检测及干预情况。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的 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轮状病毒检查使用抗体夹心 ELISA法则定轮状病毒抗原,乳糖检测使用乙酸铅氧化铵法测粪便还原糖,采用无糖奶粉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84例患儿 粪便乳糖阳性 70例,占 77.78%;病毒滴度越强粪便中的乳糖阳性越多,病程时间越久乳糖阳性反应越强,阳性率越高。结论 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肠腔乳糖酶严重受到影响,则会导致乳糖不能消化吸收,继发乳糖不耐受则是引发腹泻的主要原因,而采用无糖奶粉有着良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轮状病毒 腹泻 无糖奶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腹泻患儿粪便中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意义。 方法: 选取 2018 年至 2020 年我院收治的 100 名腹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 100 名儿童的粪便标本,对这 100 份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且对致病菌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 检测出大肠埃希菌有 19 株 , 志贺菌有 38 株 , 弧菌有 10 株 , 气单胞菌有 16 株 ,并且对不同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 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弧菌、志贺菌、气单胞菌等,不同的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

  • 标签: 腹泻 儿童 粪便 病原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粪便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并对试剂的性能指标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用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抗体作为标记抗体,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另一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并用羊抗兔多克隆抗体和兔IgG作为独立质控线系统制备胶体金检测试剂;对试剂的加速稳定性、特异性及临床诊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试剂盒37℃加速破坏3周稳定。试剂盒与隐血阳性、轮状病毒阳性、腺病毒阳性、诺如病毒阳性、幽门螺杆菌阳性样本无交叉反应。确诊及健康人群样本测试,灵敏度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 1949 年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至 1994 年甚至一跃成为了世界畜牧生产大国。“菜篮子”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在城市近郊建立了一大批规模化养殖场(厂),养殖业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所产生的畜禽粪便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新农村建设以及脱贫攻坚背景下,探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及相关资源的利用,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意见参考。

  • 标签: 畜禽粪便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 简介:摘 要:木场乡地处高寒山区,畜禽养殖技术水平落后,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规模养殖为辅,几乎家家户户都涉及畜禽养殖, 畜牧业成为木场乡农民经济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就目前而言,木场乡仅有规模养殖户 2 户,大量的畜禽产品供应来自散养户。近几年,随着畜禽产品价格的不断升高,大大刺激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了养殖总量,给农村环境造成空前污染,因为, 畜禽养殖户大多以盈利为主 ,不考虑在养殖过程中如何解决 环境污染问题,给 环境的保护造成很大困扰。因此,对于解决如今农村 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环境保护对策课题就非常有必要了。

  • 标签: 畜禽养殖 粪便无害化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目前缺乏有效无创、依从性高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粪便DNA和RNA检测是近年新兴的非侵入性结直肠癌筛查手段,尤其是粪便多靶点DNA和微小RNA(miRNA)检测具有无创无痛、敏感性高、安全方便等特点,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筛查方法的不足。国外已将粪便多靶点DNA检测纳入结直肠癌的筛查指南,但其也存在特异性低、价格昂贵、癌前病变检出率低等不足。粪便miRNA检测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miR-451)、癌前病变检出率高(miR-92a)等优势,但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本文对粪便标志物DNA和RNA筛查结直肠癌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粪便多靶点DNA和miRNA检测的特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粪便 多靶点DNA检测 微小RNA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尿、粪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8月检验科的尿液标本、粪便标本各82份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在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中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及发生影响因素。结果 82份尿液标本中不合格发生率9.76%(8/82),在82份粪便标本中不合格发生率10.97%(9/82),其中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标本污染、标本量无法满足检测需求、容器错误、送检不及时、标识错误等因素。结论 在临床粪、尿标本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多影响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临床中应在标本采集前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指导,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检测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现象的出现。

  • 标签: 尿液标本 粪便标本 不合格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金东区 1例新冠状肺炎治愈后粪便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病例进行全程随访,为今后新冠肺炎病例出院后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对该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出院后随访复查,定期采集咽拭子和大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 法检测新冠病毒。 结果 该病例1月 20日发病, 2月 2日治愈出院后大便核酸检测一直阳性,到 3月 4日和 3月 5日才连续 2次阴性,从出现症状起到粪便检测阴性共持续 45天。 结论 该新冠肺炎病例治愈后粪便核酸检测持续阳性时间较长,不排除粪口传播的可能,提示应重视病人出院后的随访管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肺炎 粪便病毒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粪便隐血与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效果。 方法: 将 50 例于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3 月 期间本院收治的 疑似结直肠癌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所入选患者均实施 粪便隐血与肿瘤标志物 检测,本次研究诊断金标准为病理诊断结果,评判标准:粪便隐血与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准确率。 结果: 50 例 疑似结直肠癌患者经病理诊断后有 45 例确诊,剩余 3 例为局限性结肠炎、 2 例为肠结核。 粪便隐血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下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水平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 , P < 0.05 。 结论:与单独性实施 粪便隐血检测与 肿瘤标志物检测相比,这两种检测方式联合实施下结直肠癌病症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值得推广 。

  • 标签: 粪便隐血 肿瘤标志物 诊断 结直肠癌
  • 作者: 卢明 陈宏达 刘成成 张愉涵 魏锣沛 吕章艳 任建松 石菊芳 邹霜梅 李霓 代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北京 10002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科研部,杭州 310009,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北京 10002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室,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300060,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定量免疫粪便隐血试验(FIT)对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筛检效能,为进一步优化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1项正在开展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选取3 407例已完成结肠镜检查的50~74岁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在结肠镜检查前均提供粪便标本。采用定量FIT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对所有粪便标本进行检测。以结肠镜和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定量FIT对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的筛检效能指标。结果3 407例受试者中男性占51.5%(n=1 753),年龄为(60.5±6.3)岁,共包括结直肠癌28例(0.8%)、进展期腺瘤255例(7.5%)、非进展期腺瘤677例(19.9%)、良性病变和正常者2 447例(71.8%)。当采用厂家推荐阳性截断值(20 μg Hb/g)时,总体FIT阳性率为2.8%(96/3 407),对于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分别为57.1%(95%CI:37.2%~75.5%)和11.0%(95%CI:7.4%~15.5%),特异度为98.4%(95%CI:97.8%~98.8%)。当阳性截断值调整至5 μg Hb/g时,定量FIT对于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分别增加至64.3%(95%CI:44.1%~81.4%)和16.5%(95%CI:12.1%~21.6%),特异度降低至95.2%(95%CI:94.4%~95.9%)。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T对于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95%CI:0.842~0.973)、0.657(95%CI:0.621~0.692),且在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中筛检效能较为一致。结论在本研究中,定量FIT对结直肠癌诊断灵敏度尚可,但对进展期腺瘤的诊断灵敏度较低。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定量FIT的阳性截断值可以根据预设检出率及结肠镜检查负荷灵活调整,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定量免疫粪便隐血试验 筛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VID-19)病例的咽拭子及粪便样本的携带病毒状态,初步观察 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机体不同系统的状态、变化,对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0年 1月 24日起至 2020年 3月 17日在我院隔离治疗的 COVID-19确诊患者,收集性别、年龄、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沉速率、 CD4+、 CD8+、 CD3+T及 CD4+/CD8+值,分析上述因素与咽拭子样本及粪便样本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将确诊的 35例患者分为咽拭子 (+)/粪便 (+)及咽拭子 (+)/粪便 (-)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样本核酸表达之间的差异。 结果:性别、年龄、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沉速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