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徐卫民书名:都城研究出版者:陕西教育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0年1月页数:324页定价:人民币35.00元书号:ISBN9787541977671一、内容简介该书以论述秦国都城的演变为主,从都城地点的迁移到规模大小等,可以看出秦国往关中发展的趋势脉络,以及秦国势力从蕞尔小国到统一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一并讨论与都城相关的陵墓、宫殿、苑囿,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他国都城做简单的比较。其中作者引用许多考古发掘资料作为都城考证的说明,并从地理环境去探讨都城所在位置。

  • 标签: 都城 评介 春秋战国时期 出版社 内容简介 考古发掘
  • 简介:都城是一代政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往往成为当时国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发展的荟萃之地。对于都城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 标签: 《秦都城研究》 徐卫民 文献史料 历史地理
  • 简介:在分析建都咸阳的地理基础,历史背景及其在古代“关中大都市区”中的地位的基础上,讨论了都咸阳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城市功能,总体布局,探讨都咸阳“象天”为主导的建筑设计思想,揭示出都咸阳在中国古都嬗变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秦咸阳 都城 关中大都市区 象天设都 设计思想
  • 简介:黎明那尖叫的冠顶闪发火焰。最初的最,最初的啄,免职与快乐!羽毛飞翔,翅膀伸展,帆片鼓满,翼之桨沉浸在日出之中。呵,脱缰的光芒,最初竖起的光芒。水晶的崩塌自山峦溃决,耳鼓定音鼓在我的头脑中爆炸。一无所尝,一无所嗅,黎明,仍然无名,仍然无脸的少女。来临,向前移动,停顿,朝郊区进发。

  • 标签: 散文诗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正>布加勒斯特去布加勒斯特留学之前,我特地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有几张精美的图片向我展示了这个城市的非凡之处,还附加着溢美辞藻。比如说它是"欧洲绿都",是"东方的巴黎",那时候我正在梦寐巴黎,这样的夸耀多少令我喜悦。

  • 标签: 勒·柯布西耶 人民宫 想不起 我的祖国 钢筋水泥 丛林中
  • 简介:那桩凶杀案在都城传得沸沸扬扬的时期,牛丽窝在屋里两天没出门.她大概是有些想家,以至夜里发起烧来.立冬后,都城下起雨,雨打在屋檐的铁皮上时而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动.有时打雷,简直就是夏天的阵势.更多时候是整夜的淋漓不尽,那种细致缱绻的敲打,令牛丽一阵阵恍惚.间或哧啦啦一阵子,像是一只大鸟的翅膀扇过屋顶.这种时候牛丽常会醒来,或是迷迷糊糊睡去,她红着脸蛋总归是醒了睡,睡了醒.

  • 标签: 《都城丽人》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北京城遗留下的明清城墙与城门,如今除正阳门、东南城垣角,德胜门的三座箭楼和东、西便门两小段残墙之外,其它都已消失多年了,但那些城门的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城门都各有不同的来历和用途,也有许多掌故与逸闻。明清时期的城门与城墙明清时期的北京共有城门二十座(紫禁城除外),所谓“里九外七皇城四”。即内城九座门:正阳门(前门)、崇文门、宣武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安定门、德

  • 标签: 正阳门 西便门 小段 道城 阴都 德胜
  • 简介:注释:1.崔护,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省定州市)人。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曾任京兆尹、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等职。其诗精练婉丽,语言清新。《全唐诗》存其诗六首,皆称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脍炙人口,流传最广。

  • 标签: 《题都城南庄》 《全唐诗》 御史大夫 定州市 河北省 节度使
  • 简介: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

  • 标签: 题都城南庄 《全唐诗》 崔护 是物 贞元 进士及第
  • 简介:人所共知,河北省的迁安县是钢铁之都,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第43位。在全国最发达百强县综合经济实力评比中名列第52位。去年这座年轻城市财政收入33.6亿元,在河北省县级市中名列第一,然而,你可知道,它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文化名城。

  • 标签: 迁安县 中华文明 河北省 黄帝 都城 城市
  • 简介:<正>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是伴随着中国古代文明一起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的。中国处在亚洲的东部,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中国古代文明和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是循着一条东方式的轨道独立行进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出

  • 标签: 古代都城 中国古代文明 周原 中国早期文明 成周 洛邑
  • 简介:<正>曲英杰撰著的《先秦都城复原研究》,对自黄帝、颛顼以来,至以前的二十六国都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复原研究。这是近年古都研究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的宗旨,在复原先秦时期都城的初始风貌。著者以《史记》本纪、世家所载先秦时期王及诸侯国的都城作为取舍标准,分别从考地望、定方位、

  • 标签: 复原研究 秦都城 先秦时期 《史记》 取舍标准 研究成果
  • 简介: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大湖平原,土地肥沃,经济繁荣,向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之誉。苏州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历史文化名城。本文拟对春秋晚期的苏州吴国都城进行探讨研究,尚祈学界同仁教正。史载公元前514年公子光派勇士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成功,公子光即位,是为吴王阖闾。《左传》、《史记》作吴王阖庐,闾、庐古通故也。阖闾即位之初即召伍子胥与谋兴霸之术,胥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

  • 标签: 吴国 公子光 吴王僚 阖闾 阖庐 兴霸
  • 简介:距今4000多年前,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上,在北纬15度~40度之间,以城市起源为主要标志的古代文明曙光,分别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非的尼罗河、南亚的印度河、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跃然升起,普照着亚非大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它的诞生,使人类社会最终脱离了野蛮状态。由于城市对文明社会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 标签: 成都市 地方史 三星堆遗址 史前文明 农耕文明
  • 简介:“成都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目前流行的对成都城市史的时间定位。其根据是公元前316年灭蜀后,于公元前310年张若仿都城在成都修筑城墙,以此作为成都城市历史的标志。这种观点,一是源于中原文化正统论的影响,认为之前,蜀地是未教化的蛮夷地区;二是一些学者片面认为城墙的建筑才是城市形成的重要标志。

  • 标签: 城市史 成都 历史文化名城 时间定位 城市历史 中原文化
  • 简介: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正蓝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名字叫金莲川。这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一派“天苍苍,野茫茫”的壮阔景象。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也是定都的理想之所,一个令欧亚大陆颤抖的帝国之都,就蛰伏在这片草原上。

  • 标签: 草原 都城 锡林郭勒 欧亚大陆 正蓝旗 内蒙古
  • 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园从2006年就开始在幼儿课程中开发和利用陕西地域文化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了幼儿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 启蒙教育 地域文化 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