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蒙古族社会历史变迁是清代以来蒙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研究蒙古地方史的重要内容之一。蒙古移民也是塞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外蒙古人是原住民称呼从卓索图盟喀喇,土默特二,昭乌达盟敖汉,奈曼,翁牛特等迁入哲里木盟十开荒落户的游民为"嘎达乃珲",即外蒙古人。外来的蒙古移民称呼原住民为努图克人(坐地户之意思)。因此探讨清末民国时期大量卓索图盟喀喇,土默特二,昭乌达盟敖汉,奈曼,翁牛特等游民迁入科尔右翼中旗的原因有典型意义。

  • 标签: 科尔沁右翼中旗 外旗蒙古人 迁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耳鼻喉科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通过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活检及真菌培养等方法确诊的43例耳鼻咽喉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真菌感染患者,鼻及鼻窦部32例,占71.1%;耳部8例,占17.8%;咽喉部5例,占11.1%。分别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经过局部清洁,清除分泌物和肉芽,保障引流通畅,并结合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或手术治疗,4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对耳鼻喉真菌感染患者采取准确及时的诊断方法,并经过对应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使其临床不适症状得到有效改善,降低感染的复发率,在临床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耳鼻喉 真菌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蒙古族乌日图道长调根植于蒙古族草原游牧文明,是蒙古民族重要的文化代表形式,蕴含着浓厚的蒙古族文化精神,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作被称为"草原活化石"的蒙古族乌日图道长调民歌正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如何在进一步认识蒙古族乌日图道长调民歌的生存环境与价值基础上,传承与保护这一优秀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在游牧文化日益遭受现代化进程冲击下得到传承、保护与发展,是解决蒙古族乌日图道长调民歌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 标签: 蒙古族乌日图道长调的演变 蒙古族乌日图道长调的价值 传承与保护
  • 简介:长篇小说《科尔草原》(以下简称《草原》),是端木蕻良一九三三年创作的作品,也是这位有六十多年创作经历的老作家的代表作。但是,《草原》自一九三九年问世以来,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如今所有国内的现代文学史都没有给它以应有的地位。这是不公道的,就其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来说,这部作品都有很高的价值,在我国现代文学史应该占有较为突出的位置。因此,本文拟对这部作品作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 标签: 《科尔沁旗草原》 现代文学史 端木蕻良 作品 长篇小说 作家
  • 简介:柴达木位于阿鲁科尔天山镇东南约六十余公里。周围为平坦广袤的草场,由于风沙剥蚀,将正北三华里一座石券墓暴露出来,1985年4月被当地牧民发现,并将墓顶大部揭去,墓室已为沙土填满。乡政府及时通知文化馆派人调查。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派笔者前往,在文化馆马俊山同志协助下,于6月7至8日对该墓进行了清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阿鲁科尔沁旗 达木 座石 三华 墓葬形制 棺床
  • 简介:一九八四年秋天,由赤峰市文物工作站和阿鲁科尔文化馆马俊山、七十六、董剑英、赵国冻、王建国同志组成的文物普查小组,在阿境内发现一座因水土流失而暴露出的古墓。占墓首先造由当地牧民发现的,并得到苏木(蒙语,同汉语“乡政府”)

  • 标签: 阿鲁科尔沁旗 乌兰哈达 文物普查 董剑 七十六 在阿
  • 简介:科尔草原》是端木蕻良的长篇处女作,也是成名作,写成于1933年。据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透露:是鲁迅先生激励他拿起了描绘草原的笔。这部作品于1939年初版至今,引起海内外许多文艺评论家的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

  • 标签: 《科尔沁旗草原》 端木蕻良 文艺评论家 长篇 情节 鲁迅
  • 简介:蓝天上洒满鸿雁的脚印,苍山间流着乌兰河的琴音。我们从四面八方而来。相逢在绿雾恬静的科尔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下榻的蒙古包徒具形式,内容完全是一家五星级酒店,整个套间室内装修得十分江南。赵子日指了指另一个房间,对陆祝艳说,你住那儿,自己则进了另一个大房间。开门进去时,他注意到房间的窗子很大,整个草原像风景画一样被装进这窗框里。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深处,要找到这么个地方,多亏了王安全。

  • 标签: 科尔沁草原 五星级酒店 室内装修 蒙古包 房间 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