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神经保护药的临床研究均以失败告终,因此卒中治疗专业委员会建议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开展卒中临床前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桥梁,所取得的实验结果极具参考价值。但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卒中模型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行为学评价方法多种多样,评分方法也是各有侧重点,测评时容易产生分歧,或量表本身存在不足导致评分不准确,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后续研究的开展。文章对非人灵长类动物卒中模型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行为学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神经病学检查 行为评定量表 疾病模型,动物 灵长目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2例纳入研究,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认知行为疗法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和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80例为本次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和神经功能修复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康复
  • 作者: 梁华征 熊利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脑功能与人工智能转化研究所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00434,同济大学医学院脑功能与人工智能转化研究所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20043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道歉作为言语行为,是人的社会行为,这就决定了它的运用受到人自身条件和所处社会背景的制约。所以在研究时,作者从社会学、语用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出发,对致歉言语行为功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道歉语 言语行为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生神经精神活动的神经功能。方法:依据神经精神活动的表现特点,结合神经元所具有的4种信息接收处理功能的不同表现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在神经元所具有的4种信息接收处理的功能中,只有经配体门控离子型受体介导的信息接收处理功能神经元的功能特性)是产生神经精神活动的神经功能

  • 标签: 神经生物学 神经元 功能 精神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认知行为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2-2014.2脑梗死住院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出院前后给予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两组均给予干预3个月,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认知行为神经功能恢复以及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互动健康教育在改善患者认知行为、社会行为、肢体恢复、语言以及思维等9个领域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改善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认知行为以及神经功能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互动式健康教育 脑梗死 认知行为 神经功能
  • 简介:一、神经功能网络的组成神经功能网络假说是本人在已知的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就某些神经部位及功能表述上存在的混乱,用动态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提出的。神经功能网络由神经元和与之共生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及细胞外液理化因素共同组成,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三者呈三圆互交的关系(图),既有各自的功能又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以往对神经功能的研究结果,实际上包含了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没有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神经元传导、传递和整合信息的功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作为条件,神经组织的功能活动亦不可能正常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网络 假说 神经元 动态发展 理化因素
  • 简介:采用华润上华0.6μm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种用于神经信号再生微电子系统的低功耗、高增益功能电激励电压驱动电路.它可以用于驱动激励电极和与之相连的神经来再生神经信号.电路由2部分组成:全差分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及带过载保护的互补型甲乙类输出级.电路采用了满摆幅的输入输出结构,保证了大输入电压范围和大输出电压范围.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增益可以达到81dB,具有295kHz的3dB带宽.芯片面积为1.06mm×0.52mm.经流片实现后在片测试,在单电源+5V下工作,直流功耗约为7.5mw,输出电压幅度达到4.8V;同时在单电源+3.3V下也可正常工作.

  • 标签: 低功耗 满摆幅 神经信号 电压驱动
  • 简介:由亚洲大洋洲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主办的2009年亚洲功能神经外科大会暨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大会将于2009年1月8-10日在香港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进修中心

  • 标签: 中国神经外科 亚洲功能 分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中风患者认知行为、日常生活和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温州市中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中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行为、日常生活和神经功能变化及干预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对中风的诱因知晓率(91.67%)、中风的危害知晓率(88.33%)和防治措施知晓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70.00%、70.00%和75.00%)(χ2=9.090、6.114、7.566,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75.54±12.19)分,高于对照组的(62.10±8.75)分(t=6.938,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轻度缺损(81.67%)高于对照组(63.33%)(χ2=5.058,P<0.05);观察组中风患者总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6.67%)(χ2=8.292,P<0.05)。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用于中风患者可获得良好满意度,患者认知行为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改善,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中风 认知行为 日常生活 神经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其认知行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老年急性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患者的就诊时间在2019年4月2021年4月,依照动态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均有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的是互动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认知行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S-QOL评分为(83.93±4.18)、对照组为(70.19±4.29)

  • 标签: 互动式健康教育 老年急性脑梗死 认知行为 神经功能
  • 简介:神经反应和力量测试是科学训练与科学选材的重要内容。根据运动实践的需要1985年,山东省体委下达了该课题研制计划,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课题组于1986年完成该课题研制任务.一、性能与特点:该仪器的主要特点是使用计算机控制,能完成声、光反应时;色灯的判断反应时;跳向的判断反应时和移动速度:用频闪测试

  • 标签: 研制任务 研制计划 神经肌肉 用计算机控制 反应时 神经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不可逆正神经高位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975年12月至1996年10月间采用桡侧腕长伸肌代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切断,远端编入环指指深屈肌;小指展肌移位,恢复对掌功能的方法,治疗正中神经高位损伤的11例病人,其中9例获随访.结果随访9例病人效果满意.结论肌腱移位治疗不可逆正中神经高位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正中神经 功能重建 正中神经高位损伤 肌腱移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中,探究亚低温康复护理流程的干预效果,观察对患者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1.02~2023.01年间就诊的112位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亚低温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患者各项改善指标。结果: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各项参数差异p小于0.05,观察组aPTT、PT、Fbg、D-D为(32.31±2.67)、(19.05±2.08)、(2.19±0.36)、(359.16±10.95)。对照组为(25.12±2.85)、(12.51±1.92)、(2.98±0.13)、(398.52±10.73)。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52(92.85%),对照组为39(69.64%),差异P<0.05。结论:通过亚低温康复护理流程,可以让患者的凝血状态得到改善,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亚低温康复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 凝血功能与神经功能 影响
  • 简介:机体的耐力和血浆的SOD活力降低(P<0.01),机体的耐力和血浆的SOD活力也增强(P<0.05或P<0.01),模型组的血浆SOD活力比对照组下降

  • 标签: 小鼠神经 神经行为 螺旋藻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观察脑卒中患者采取神经内科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8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21年3月10日~2022年6月30日,将患者依据入院日期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42例)、实验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恢复情况、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有效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神经缺损NIHSS评分低于同组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神经内科护理可以积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可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神经内科护理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神经科老年卧床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5月-2016年11月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进行诊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治方法,治疗10天进行疗效、肺功能、排痰等情况方面的评估。结果两组疗效结果相比,实验组在显效、总有效率、FEV1%、FEV1/FVC、痰量、SPO2、呼吸频率、肺部痰鸣音消失天数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有效、FVC、FEV1等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神经科老年卧床患者肺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 脑梗死 脑出血 老年 卧床 肺功能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