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乙急性中毒病例急救诊疗经过,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0名乙气体急性职业中毒病例的诊疗经过,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经各专科全力抢救与配合,所有中毒患者病情迅速改善,均痊愈出院。结论乙中毒治疗早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是关键,同时不可忽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企业监管。

  • 标签: 乙腈类 职业中毒 急诊 硫代硫酸钠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各大化工厂生产丙烯常用的方法就是丙烯、氨氧化生成丙烯的方法,采用的是美国BP化学公司的专利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丙烯、氨氧化法合成丙烯的生产工艺,并分析了丙烯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丙烯的收率,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β-氨基丙(BAPN)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夹层模型,并探索最佳剂量和给药方式。方法选用75只3周龄幼年SD大鼠,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动物中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E 5组进行实验,A组给予正常饲料,饮食量不限;B组正常饮食,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C组和D组分别给予混合了浓度分别为0.25%和0.40%的BAPN饲料喂养;E组正常饲料喂养,给予BAPN+生理盐水混合液皮下注射。实验为期6周,通过尸检的方法获取各组大鼠的主动脉标本,针对其中主动脉夹层标本进行形态学分析和病理学检测,并使用材料拉力仪分析标本的应力、应变及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C组中共11例出现主动脉夹层;D组中共3例出现主动脉夹层;E组中仅1例出现主动脉夹层。对照组(A组和B组)未发现主动脉夹层形成。E组大鼠的胸主动脉中膜厚度[(0.054±0.004) mm比(0.048±0.008) mm,t=2.598,P<0.05]和管壁面积[(0.620±0.074) mm2比(0.557±0.030) mm2,t=3.056,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低浓度(0.25%)BAPN能够高效构建大鼠AD模型,有助于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力学机制研究。

  • 标签: β-氨基丙腈 主动脉夹层 生物力学 模型,动物 大鼠
  • 简介:摘要对2019年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急性甲维·虫螨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出现高热、盗汗,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治疗5 d后死亡。甲维·虫螨毒性强,致死率高。对于急性中毒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应早期积极行血液净化治疗。

  • 标签: 杀虫药 甲维·虫螨腈 阿维菌素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虫螨腈 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丙烯工业生产的扩大,丙烯废水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它有与氢氰酸类似的毒性,无论是吸入还是附着在皮肤上,都会产生毒害作用,甚至中毒致死,并被认为是一种可疑的致癌物,属于我国确定的 58种优先控制的有毒化学品之一,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高浓度的丙烯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引起了环保工作者的重视,处理工艺成为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

  • 标签: 丙烯腈工艺 废水 蒸发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某公司 13万吨 /年丙烯项目采用中国石化研发的丙烯氨氧化法,该工艺技术具有聚合损失少、产品精制回收率高、装置节能显著等特点。本文对该装置的工艺技术水平进行评价,对同类装置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丙烯腈 工艺技术 丙烯氨氧化法
  • 简介:摘要:丙烯是生产丁腈橡胶、 ABS塑料、 AS塑料和生产腈纶纤维( PAN)的重要原料,同时可用于合成聚丙烯纤维、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等多种化工原料。目前国内丙烯供不应求,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此前提下,本文以国内大多数公司生产丙烯的装置为例,探讨丙烯生产工艺的现状,并对现状提出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

  • 标签: 丙烯腈 生产工艺 节能降耗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部门调查,素占控制因素的67%。因此,是控制富营养化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因此,严格控制水体的含量对于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特别重要。强化混凝除方法是新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传统的混凝除方法和强化混凝除方法,传统的混凝除方法有:硫酸铝,聚氯化铝,氯化铁,硫酸亚铁;强化混凝除方法:聚合物硫酸亚铁,聚硅酸铝铁,聚氯化铁铝,氯化镁、新生态水合氧化铁、新生态铁锰氧化物等。

  • 标签: 强化混凝 除磷 混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有机农药中毒 患者运用解定注射液 急诊治疗 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 8 年 12 月 -20 20 年 1 月 期间于我院选取 88 例 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展开研究 ,以随机数表法 为分组原则,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 行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急诊治疗联合解定注射液急诊治疗,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清醒时间以及胆碱酶活力恢复时间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81.82% )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 显著较高, 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住院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清醒时间以及胆碱酶活力恢复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短, 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有机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治疗 中运用 解定注射液 可发挥显著治疗效果,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 意识清醒时间、碱酶活力恢复时间,同时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解磷定 急诊 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重度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2例重度有机农药重度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急诊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洗胃液量少于对照组,且洗胃用时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度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护理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度有机磷农药 中毒 急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实际工程中采取地下水降水措施时,因铁、含量超标,水质未达到排放标准。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铁、同步去除的水处理措施。成都市青白江区某 下穿隧道处 地下降 水中 Fe2+、平均含量分别为 33.48mg/l、 15.93 mg/l,均超过市政污水管网允许排放值 10mg/l、 8mg/l。以上述案例为研究对象,水处理时首先采用跌水曝气法、机械曝气法两阶段法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然后采用化学沉淀法利用三价铁与磷酸盐生成磷酸铁沉淀除,使得铁、得到同步去除;同时随着三价铁水解,生成 Fe(OH)3胶体与高浊度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等杂质相互碰撞形成大颗粒,进而通过絮凝沉淀去除。

  • 标签: 地下水 除铁 除磷 曝气
  • 简介:摘要 :中国的钢铁生产领先于世界,现在正是处在从钢铁大国到强国的高速发展阶段,许多炼钢技术在国际上拥有领头地位。判断钢铁品质好坏关键指标就是其中的含量。 脱效果是否良好决定了产钢是否符合标准。 本文主要介绍转炉炼钢厂脱工艺的原理,并融合炼钢实际操作对脱工艺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 标签: 转炉炼钢 磷含量 炉外脱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解定注射液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有机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5年 1月 -2019年 11月救治的有机农药中毒患者 74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采取解定注射液联合早期血流灌注急诊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救治有机中毒患者时,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有机中毒的患者,解定注射液联合早期血流灌注是目前对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该治疗方法具有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减少等特点,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 标签: 解磷定注射液 血流灌注 有机磷农药中毒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解定注射液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急诊治疗有机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65例有机农药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 32例)和研究组( 33例),对照组采用解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解定注射液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3.13±0.18) d、意识恢复时间( 4.26±0.37) d、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 4.19±0.36)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5.21±0.46) d、( 12.84±2.15) d、( 13.05±2.21) d,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 81.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急诊有机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解定注射液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还能缩短其预后时间。    【关键词】解定注射液 ;早期血液灌流 ;有机农药中毒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jiephosphorid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hemoperfusion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method 65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nd the study group (3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phosphoridine injec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phosphorid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hemoperfusion. The recovery tim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and consciousnes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recovery time and rescue success rate. result The recovery tim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3.13 ± 0.18) d, consciousness (4.26 ± 0.37) D and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4.19 ± 0.36) d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5.21 ± 0.46) d, (12.84 ± 2.15) D and (13.05 ± 2.21) d. The Rescue power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6.97%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1.2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jiephosphoridine injection and early hemoperfus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but also shorten the time of prognosis.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