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盐不仅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进行石盐资源开发,其市场前景广阔。草厂勘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冀东南沉降区之东麓断凹中部。本项目实施前,华北石油等地勘队伍在宁晋一辛集一带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初步证实本区下第三系地层中有石盐矿层赋存。为勘查、开发河北井矿盐,中国盐业总公司组织专家对本勘查区内石盐矿是否具有开采价值进行了论证,认为开采本区3000m以浅石盐资源是经济可行的。

  • 标签: 石盐矿 河北省 勘查 地质报告 资源普查 邢台市
  • 简介:据《陕西省陕北奥陶纪赫田榆林市石盐资源核心区地质普查报告》,榆林涵盖南六县的石盐资源核心区石盐矿石总量23215.65亿t,氯化钠总量21368.46亿t,是品质优异、厚度大、分布稳定的巨大型盐矿床。

  • 标签: 陕西榆林 石盐 储量 普查报告 盐资源 榆林市
  • 简介:随着青海察尔汗盐湖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氯化钾生产装置从1994年至1999年新增另20万t。然而,前段光卤石晒矿系仍维持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且随着钠盐池、调节池这种低钾石盐矿的存在,造成预晒盐田的大面积萎缩,盐田光石仅肝海盐湖钾肥公司一家就不无法满足。最终形成1999-2000年争抢钾肥公司钠盐池和调节池矿的热潮,科技公司不例外地抢到了近30万t这种低质钾石盐矿,该矿的组成如下。

  • 标签: 低质钾石盐矿 浮选工艺 工艺路线 盐田光卤后 氯化钾
  • 简介:摘要由于近年来马海盐湖的不适当开采使钾盐矿品位下降、组分复杂,但钾盐生产工艺并未做相应调整,使得产品质量和氯化钾回收率均降低。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组分的钾石盐,在实验室研究不同组分氯化钠对钾石盐浮选过程的影响,探讨其中规律。实验表明在捕收剂盐酸十八胺浓度在2*10-5mol/L时氯化钾回收率接近100%,氯化钠对钾盐浮选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浮选过程中氯化钠的夹带,降低了产品氯化钾的质量及氯化钾的回收率。

  • 标签:
  • 简介:蒸发岩是保存古环境信息的宝库,而石盐是蒸发岩盆地完全干涸后最主要的矿物。石盐矿物具有很好的封闭性,在浅埋深状态就会固结成岩,没有孔隙并且不可压缩。石盐、石膏、钙芒硝、芒硝中的包裹体,是潟湖或陆地盐湖环境下,通过蒸发而结晶析出过程中所捕获的流体(液体和/或气体)。因此,在石盐矿物的内部可以保存下来良好的原生石盐流体包裹体,它们记录了原始海洋/盐湖的温度、化学组分和大气成分的信息,为古环境研究提供了绝妙的直接记录。其中石盐原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可记录卤水沉积时的温度;浅水环境石盐流体包裹体记录的卤水温度近似等于气温。石盐原生流体包裹体中的卤水成分代表了海水/盐湖蒸发浓缩过程中的卤水,可通过其来推断当时的海水/盐湖水体的成分。石盐漏斗晶形成时是漂浮在卤水表面的,其原生流体包裹体可捕获当时的大气,而石盐是一种稳定的无机矿物,其原生流体包裹体可保存原始的大气信息。石盐原生流体包裹体可以提供其他传统地球化学手段无法提供的直接、精确、定量的地质记录,因此在未来的古环境研究中将成为焦点。

  • 标签: 蒸发岩 石盐 包裹体 古环境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西大荒盐湖矿区石盐、芒硝地质特征浅析,认为勘查区内西大荒盐湖属现代内陆湖蒸发盐类矿床,它的形成受地形、气候、物质来源等各种因素控制。西大荒盐湖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南缘,从早白垩世以来,一直处于大陆性干燥气候条件下,目前年平均降雨量为296.5mm,且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该区蒸发量大大高于降雨量和地下水补给量,具有有利的气候条件,盐湖卤水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不断浓缩而形成盐类矿床。

  • 标签: 西大荒盐湖,石盐芒硝,地质特征,矿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