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史无前例的创举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是去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宣布的。按照有关协议,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以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发展。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在中俄关系史上尚属首次。10年前,中俄决定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快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

  • 标签: 中俄关系 两国关系 国际事务 国家主权 世代友好 和平外交政策
  • 简介:20世纪70年代,英国在犯罪预防问题上陷入了一种被动局面,似乎没有任何一种措施可以有效抑制犯罪率的增长。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实践后,英国政府提出了“警察改革法草案”。这也是英国政府对公众提供优质的警察服务、减少违法犯罪、降低犯罪恐惧感、增进公众对警察信任感而推动警务改造的整体战略之一。“睦邻友好警务”就是英国社区警务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维护英国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睦邻友好警务”是指由警务人员、特别警员、社区志愿者等组成工作小组,在社区内负责遏制发案、建立积极合作的警民关系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式。有鉴于此,我们可以科学合理地借鉴和吸收英国“睦邻友好警务”的经验,以促进我国社区警务的发展与完善。

  • 标签: 睦邻友好警务 特别警员 社区志愿者 社区警务
  • 简介:柬埔寨是东南亚早期国家之一。公元1世纪后半期,扶南立国,一度称雄东南亚。占婆在公元2世纪建立国家。中国史籍先后称其为林邑、环王、占不劳和占婆。它发展强大以后,曾成为东南亚重要的交通贸易通道。柬埔寨和占婆,同为东南亚文明古国,在东南亚历史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两国早期关系的发展更是对这一地区的和平与文明进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 标签: 林邑 扶南 占婆 占不劳 贸易通道 地区经济
  • 简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越关系几经起伏,可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友好、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非正常时期和90年代以来的正常化.期间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世界和地区局势不断发展变化,越南是中国重要的周边国家之一,我们展望一下中越关系发展的前景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睦邻友好 合作双赢 21世纪初 中越关系
  • 简介:2009年11月8-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和论坛49个非洲成员国的领导人或高级官员出席了此次主题为“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中非关系史上的又一次盛会,成员国共谋合作发展大计,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双方带来的种种挑战。

  • 标签: 中非合作论坛 友好关系 战略伙伴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 部长级会议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大平正芳一生关注中国问题,长期致力于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从60年代到70年代,他为打破中日关系僵局,改善对华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竭尽心力。担任日本首相之后,又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和开拓中日友好关系的新时代而继续努力。大平正芳是站在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立场上,从中日两国的长远利益出发来对待中日关系的。所以,他能正确评价两国关系,反思历史,洞察未来,把握时代潮流,使中日关系稳步向前发展。

  • 标签: 大平正芳 中日友好关系 政策思想
  • 简介:明代,占城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较宋元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政治上保持睦邻的宗藩关系,经贸关系活跃,文化交流频繁.虽然到明中后期,占城国家式微,与明朝的交往也日渐减少,但是,两国始终保持着睦邻友好关系.

  • 标签: 中国 占城 外交关系 明代 贸易经济 文化交流
  • 简介:据中国史籍记载,文莱和中国的往来始于公元6世纪,一直持续到17、18世纪。除了官方往来,双方还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关系。在文莱保存至今的一些考古遗址见证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些历史文物中的重要一项,即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瓷器。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出土了大量中国瓷器文物的特鲁桑古邦遗址和哥打巴都遗址,以及文莱境内唯一一艘已发现的沉船,以了解古代文莱的对外贸易状况,特别是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文莱与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

  • 标签: 考古遗址 中国瓷器 特鲁桑古邦 哥打巴都 文莱沉船
  • 简介:应我会邀请,以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顾问、德国证券公司日本分公司总裁、国际道德重整日本协会会长桥本彻为团长、副会长榊串多嘉子为副团长的国际道德重整日本协会代表团一行7人于2004年10月10-16日访华。

  • 标签: 协会 日本 访华 副会长 金融集团 证券公司
  • 简介:<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始终在中国外交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中国与外界发生的六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全部都发生在相邻的周边国家。四十多年的外交实践也证明,周边外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联到中国的安全环境,甚至对中国国内的政治气氛也产生过相当的影响。这是由中国的国家实力及国际地位所决定的,

  • 标签: 中国外交 睦邻友好 边界问题 睦邻外交 巴基斯坦 周边国家
  • 简介:中国人民崇尚和平,主张“和而不同”、与邻为善的思想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规定。根据此规定,中国力主与周边国家实施睦邻友好政策。对此,本文分别就中国实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政策。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中国实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政策的主要内容、中国奉行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中国人素以“贵和”而著称,“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冤家宜解不宜结”等格言,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部分。今天,在全球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着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和“人和”精神,对于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国 传统文化 周边国家 睦邻友好政策 外交关系 主权平等原则
  • 简介:在长达200多年的唐蕃关系中,虽然由于两个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矛盾,时常发生战争,但是和睦友好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哪些原因构成唐蕃友好关系呢?本文试将其概括为下列四个因素,并分别作简要论述。

  • 标签: 友好关系 战争 统治阶级 构成 矛盾 因素
  • 简介:“鸭绿江清又清,永远奔流不息。中朝人民友谊深,祝愿它万古长青……”。伴随着《中朝友谊万古长青》的优美旋律,2012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以团市委副书记黄克瀛同志为团长,团市委机关干部、基层团组织和青年组织代表为成员的北京青年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朝鲜,就团务工作和青年工作进行友好交流。

  • 标签: 青年组织 代表团 市委 睦邻友好 面向未来 继承传统
  • 简介: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双方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两国国民交流友好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回顾中H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近年来两国关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友好关系 国民感情 中日两国 健康 中日邦交正常化 互信
  • 简介:应尼泊尔政府、斯里兰卡自由党、马尔代夫民主党和菲律宾参议院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2009年8月31日-9月11日对上述四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段春华,天津市副市长只升华等陪同访问。

  • 标签: 中央政治局委员 市委书记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天津市 尼泊尔
  • 简介:摘要:本研究分析了知觉情绪勒索和表面顺从对部署绩效的影响,探讨了友好关系氛围在知觉情绪勒索与员工角色外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采用实证方法,调查企业员工并得出结论:1、知觉情绪勒索对部署绩效产生负面影响;2、表面顺从也对部署绩效产生负面影响;3、友好关系氛围在知觉情绪勒索与部署绩效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4、友好关系氛围同样在表面顺从与部署绩效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研究不仅在现有基础上丰富了理论,还为员工行为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 标签: 知觉情绪勒索 表面顺从 部署绩效 友好关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