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及青少年直立不耐(OI)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自主神经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引起心电学指标变化。心电学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性(HRV)、心室晚电位(VLP)、P波离散度(Pd)、QT间期离散度(QTd)、Tp-Te间期等。现就儿童及青少年OI心电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直立不耐受 自主神经 心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在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中,直立不耐(OI)为最常见类型,因其不能耐受体位变化或长时间站立,故常在此类情况下发生头晕、头痛、黑矇,甚至突然晕倒等临床症状。OI虽无器质性损害,但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对OI患儿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对于OI虽有一定认识,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体液调节异常等相关,现着重介绍神经体液调节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儿童OI中的变化及意义,并探讨OI患儿相关治疗对RAAS的影响。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直立不耐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立不耐儿童和青少年直立倾斜试验(HUTT)反应类型与多种维生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因晕厥、头晕、头痛、胸闷等直立不耐症状为主诉,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儿童和青少年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5~14(10.5±2.0)岁],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根据HUTT结果分为HUTT阴性组和HUTT阳性组,比较2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1、B1、B2、B6、B9、B12、C、E水平。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UTT阴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HUTT阳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28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5例。HUTT阴性组和HUTT阳性组年龄、男女比例和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HUTT阳性组维生素B1水平显著低于HUTT阴性组[(77.43±16.70) nmol/L比(88.56±18.98) nmol/L,t=-2.513,P<0.05],2组维生素A1、B2、B6、B9、B12、C、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UTT阳性患儿存在维生素B1水平相对不足,提示维生素B1缺乏可能参与儿童和青少年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发生。

  • 标签: 直立不耐受 直立倾斜试验 维生素 儿童 青少年
  • 简介:对于变应原(即常称为过敏原)所引起的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的认识大家已经比较清楚.除了应用抗过敏等手段治疗外,隔断过敏原的接触与摄入也是必要的。而近代,人们还发现有些疾病也需要隔断接触和摄入,要运用中医倡导的“戒口”的办法来治愈。

  • 标签: 食物 疾病 食物不耐受症 过敏原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及血压变异系数在可疑直立不耐(OI)患儿快速识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诊治的379例因OI症状入院患儿为病例组;选取20名无晕厥及晕厥先兆症状的门诊健康查体儿童为无症状对照组。病例组根据直立试验及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分为HUTT阴性组、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组、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组、POTS合并VVS组。分析所有入组儿童试验过程中的血压及心率数据,分别计算各组研究对象卧立位及卧立倾斜位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及心率变异系数(HRCV)。5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T3法;5组内卧立位与卧立倾斜位变异系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卧立位心率及血压变异系数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379例患儿中,HUTT阴性组79例、VVS组208例、POTS组52例、POTS合并VVS组40例,无症状对照组20名。无症状对照组、HUTT阴性组、VVS组、POTS组、POTS合并VVS组患儿卧立位SBPCV分别为(3.8±1.0)%、(5.3±2.2)%、(6.6±3.4)%、(5.9±3.6)%、(6.9±2.8)%,卧立倾斜位SBPCV分别为(4.5±0.8)%、(6.0±1.9)%、(7.1±2.6)%、(6.0±2.1)%、(7.3±2.5)%,卧立位DBPCV分别为(7.3±1.2)%、(9.1±3.7)%、(9.1±4.9)%、(9.1±4.8)%、(11.6±4.6)%,卧立倾斜位DBPCV分别为(7.4±1.1)%、(9.4±2.9)%、(10.1±3.8)%、(9.2±3.3)%、(11.0±4.7)%,卧立位HRCV分别为(7.6±2.6)%、(12.9±3.7)%、(16.2±4.3)%、(21.2±5.9)%、(24.9±5.3)%,卧立倾斜位HRCV分别为(8.1±1.6)%、(10.1±2.7)%、(14.1±4.3)%、(15.6±3.7)%、(18.9±4.0)%,各项指标的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21.91、25.47、19.82、14.65、104.52、92.51,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卧立位SBPCV及HRCV分别为4.4%及10.5%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及0.877,其对HUTT阴性组预测价值的灵敏度分别为58.2%及78.5%,特异度分别为80.0%及95.0%。结论心率及血压的变异系数可作为OI患儿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一项参考指标;当卧立位SBPCV≥4.4%或HRCV≥10.5%时,建议行HUTT检查。

  • 标签: 晕厥 心率 血压 儿童
  • 简介:康博士:我的外孙现在3个月大,大便稀黄、青绿色,能看到奶块和泡沫,闻着有股酸臭味。看到网上有介绍乳糖不耐的稿子,感觉和我外孙的症状很相像。所以,我想请教如何判断是否为乳糖不耐。怎样治疗?

  • 标签: 乳糖不耐受 治疗 养生保健 医学知识 食品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口喂养不耐<34孕周新生儿,接受力量支持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34孕周经口喂养不耐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力量支持协同护理,对比2组新生儿的吮吸效率及喂养效率。结果:干预1d时,2组新生儿的吮吸效率于喂养效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3d及全口喂养后,研究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新生儿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经口喂养不耐

  • 标签: 经口喂养 不耐受 新生儿 力量支持协同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对14种食物不耐情况的分布及与各系统疾病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进行食物不耐检测的2434例儿童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分析儿童对不同食物类别耐受程度的分布及其与年龄、性别以及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4种食物中,牛奶、鸡蛋不耐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4.16%和66.47%;鸡肉、猪肉不耐阳性率较低,分别为0.29%和0.21%。男女患儿间食物不耐总项次阳性率分别为12.579%和12.470%。婴幼儿期不耐率最高为牛奶,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为牛奶和鸡蛋,青春期为鸡蛋。儿童单系统不耐分布中,患有发育异常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食物不耐总项次阳性率最高;同时涉及两个系统疾病患儿的食物不耐总项次阳性率高达13.393%;且各类系统儿童对牛奶和鸡蛋的不耐率较其他食物高。结论儿童食物不耐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食物种类、年龄等;性别因素影响比较小。食物不耐与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其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该通过健康管理对儿童食物不耐情况进行普查和研究。

  • 标签: 食物不耐受 儿童
  • 简介:邻居王太太是位十分细心的母亲。平日里非常注意孩子的营养,每天按照健康类杂志配置食谱,牛奶自然是营养食品的首选。可是刚刚开始喝奶的那些天,孩子常常腹泻。王太太想可能是牛奶不新鲜或污染了细菌,于是每逢买奶,便十分注意包装上的保质日期,可是孩子的腹泻还是时有发生。于是,王太太请教了营养专家,这才明白,孩子是乳糖不耐症。

  • 标签: 乳糖不耐受症 症状 乳糖酶 危害 预防
  • 简介:随着年龄的增大,快奔四十岁的我,开始退渐意识到喝牛奶及补钙的需要.不想出现许多同龄人因骨质疏松而引起的烦恼.我喜欢喝牛奶,也知遘喝牛奶有许多好处。但我对牛奶一直过敏,每次喝都会肚子痛。

  • 标签: 乳糖不耐受者 牛奶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直立不耐(OI)与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及血清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心血管科诊断为OI的6~17岁儿童青少年12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本院儿少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56例儿童青少年为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病史中有无晕厥事件发生分为晕厥组和非晕厥组。测量所有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并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及血清蛋白,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OI组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0.98±0.45) mmol/L比(1.28±1.04)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5,P<0.05);晕厥组BMI为(17.56±3.23) kg/m2,非晕厥组BMI为(16.46±2.58) kg/m2,晕厥组BMI高于非晕厥组(t=2.085,P<0.05)。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酰甘油是OI的独立危险因素(OR=0.504,95%CI:0.272~0.931,P<0.05)。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三酰甘油对OI预测价值,结果显示三酰甘油为1.09 mmol/L时诊断OI的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48.2%。结论低三酰甘油、高BMI均可能成为OI发生的易感因素,OI患儿饮食结构需引起临床医师及家长高度重视。

  • 标签: 直立不耐受 体质量指数 血脂 儿童 青少年
  • 简介:摘要新生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或疾病影响均可造成喂养不耐,其胃肠动力的发育与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发育相比相对迟缓,故喂养不耐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危重症新生儿中很常见.喂养不耐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生长发育,肠道喂养的进展缓慢通常导致肠外营养的延长,而这将使新生儿易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肝功能障碍并使住院时间延长.对于喂养不耐的新生儿本院新生儿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正确选择喂养方式,加强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 简介:宝宝从出生到现在将近3个月了—直拉肚子,有时候一早上就会拉3次。常规体检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昨天做了一个系统的大便检验,结果是宝宝乳糖不耐。这是怎么回事?宝宝要停喂母乳吗?

  • 标签: 宝宝 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 儿童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一般情况下,大多早产儿都会存在生长受限和发育迟缓等现象,不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发育。而近年来随着早产儿的不断增多,大量生存脆弱的早产儿需要新生儿科医师解决他们的喂养和营养需求问题,而喂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生儿的生存质量,为了帮助早产儿寻求更好的喂养方式,从而有效的提升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此次研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治疗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分析,为日后早产儿喂养方面提供更可靠的治疗依据。

  • 标签: 早产儿 效果 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产儿喂养不耐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早产儿3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与对照组(70.58%)相比明显较高,胃潴留、腹胀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大大缩短,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采用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机体胃泌素的尽快分泌,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早产儿 喂养 不耐受
  • 简介:摘要乳糖不耐是指因乳糖酶数量不足或活性低下引起乳糖吸收不良,引发一系列消化道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由于乳糖不耐与胃肠道疾病症状有相似之处,且缺乏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新生儿乳糖不耐常被忽视或与其他胃肠道疾病混淆,易漏诊、误诊,导致抗生素、氨基酸配方奶的过度使用。因此,对新生儿乳糖不耐的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该文对新生儿乳糖不耐的特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乳糖不耐受 新生儿 乳糖酶 诊断与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的效果。方法腹泻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的临床资料与对照组相比较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以提高新生儿喂养耐受性,副作用比较少,安全性好。

  • 标签: 红霉素 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IBS患者症状的影响,以寻求简单、经济、有效的护理方法,改善IBS患者症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治疗组根据IgG检测结果,进行忌食、替代、轮替、重新纳入饮食。比较两组干预后症状改变程度。结果两组饮食干预后,症状改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IgG检测结果,对不耐IBS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可直接、有效改善不耐症状。

  • 标签: 食物不耐受 肠易激综合症 食物特易性IgG 饮食干预
  • 简介:摘要乳糖不耐症,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指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是多发于亚洲地区的一种先天遗传性表达。由于患者肠道中不能分泌分解乳糖的酶,使乳糖消化、吸收,为人体所用。乳糖会在肠道中由细菌分解变成乳酸,从而破坏肠道碱性环境,使肠道分泌出大量碱性消化液来中和乳酸,发生轻度腹泻。乳糖不耐与人类尤其是婴儿期的营养和健康密切相关,影响人类对乳制品的摄入。

  • 标签: 乳糖不耐受 消化不良 吸收不良 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