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我们的祖先把师与友隔得分明。"师",是子贡眼中的"夫子之墙数仞""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是颜渊喟然而叹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我们"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仰望天空,可望不可即。"友"是郑玄注下的"同师曰朋,同志曰友",是《诗经》中的"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是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而绝弦"的佳传,我们"以友辅仁",携手共行。良师益友,是指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远离他们几千年的今天,我却更相信,良师亦益友

  • 标签: 仰之弥高 颜渊 《诗经》 夫子之墙 喟然而叹 钟子期
  • 简介:摘要要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用爱沟通师生的心灵,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把握学科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 标签: 良师益友母亲
  • 简介:<正>一个好的刊物,既可以推动学术事业,更可以培植学术队伍。特别是,对于青年人来说,好的刊物就是好的导师。我想起《中国语文》。我给《中国语文》投稿,开始于1956年。当时,刚大学毕业,是个21岁的青年。《中国语文》1957年8日号发表我的小文章《动词作定语要带“的”字》,我固然为文章的发表而高兴,但更高兴的却是编辑部对文章的删节压缩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使我悟出了写文章、改文章的一些道道。从此,我经常从“悟道道”的角度学习《中国语文》上发表的各位学者的文章。哪怕是很小的文章,也要探测一番:文章的优点在哪里?作者是怎么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又是怎么安排论点和组织材料的?我总以为,《中国语文》上发表文章,体现了《中国语文》的严谨的学风和凝炼的文风,只要认真学习,定能有所前进。凡是《中国语文》对我的文章所提的意见,我从来都是极其认真地对待的。有这么一件事:1965年7月,我给《中国语文》寄了一篇《关于独词句充当分句》,这是一篇不到两千字的短文。几个月后,编辑部寄还这篇短文,并附了一信。信的全文如下:×××同志:

  • 标签: 《中国语文》 分句 汉语学习 独词句 动词作定语 名词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看《小学生之友》。每期《小学生之友》里的故事都生动而新颖,让人爱不释手。在众多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今年第六期中的故事《水晶球》。

  • 标签: 良师益友 《水晶球》 小学生 故事
  • 简介:良师益友康健我这个人看书不多,然而,在几十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新闻战线》却一直是我必读的报刊之一,几乎没有间断过。如今,我从新闻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已经五年了,但是,我仍然在坚持阅读《新闻战线》。因为,它使我受益匪浅,它是我的良师益友。一1958年初,...

  • 标签: 《新闻战线》 开放型报纸 新闻业务 新闻改革 新闻工作者协会 大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辞书研究》从1979年创刊,到今年10周年了。这样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刊物能够延续办上10年,而且越办越好,读者越来越多,这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辞书,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它的辞书编纂事业总是兴旺发达的,但是,出版有专门研讨辞书刊物的国家为数并不多。就这个意义讲,《辞书研究》在我国的出版发行就更有其重要意义。10年来,《辞书研究》发表了不少好的文章,对辞书编写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了辞书编纂的经验,沟通了

  • 标签: 辞书研究 辞书编纂 文化发展 汉语大字典 实践问题 词典学理论
  • 简介: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1862—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对数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他在1899年出版的《几何基础》成为近代公理化方法的代表作,且由此推动形成了“数学公理化学派”,可以说希尔伯特是近代形式公理学派的创始人。

  • 标签: 公理化方法 引导 良师 希尔伯特 数学家 20世纪
  • 简介:我是去年开始订阅《晚晴》杂志的,当时还是双月刊。而改版后的《晚晴》可谓是旧貌换新颜:全新的包装、全新的版面、全新的风格。当翻开每期新到的《晚晴》,她仿佛还散发着青荷的优雅,百合的清香,更有浓郁的翰墨风雅,令人心旷神怡,爱不释手。

  • 标签:
  • 简介:转瞬之间,我在和平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已经八年有余.八年来,我一直是热心的读者,通过阅读,不断学习借鉴文章中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用以指导自身的工作.八年中,我还是积极的撰稿者,我为撰写文章,抒发自己的点滴心得.可以说这八年与结下了不解之缘.

  • 标签: 向号良师 良师益友
  • 简介:校外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七彩童年》的创刊发行,给我们的校外教育工作增添了生机,注入了活力。她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身,融玩、学、悟于一体,给青少年架起了沟通校内和校外的桥梁。她是一本童话,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她是一幅童画,描绘着课堂外的大千世

  • 标签: 校外教育 成长故事 一本 校外实践 亲子沟通 方法模式
  • 简介:我是一名偏辟山区的小学教师,作为贵刊的一名读者,十多年来在教学上得到《小学教学研究》这位良师的指导,深感收获非浅,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教海浩瀚,书山无涯。我曾订阅过数种教学刊物,可有些因不适用,先后弃订或更换。唯独《小学教学研究》终订不休。从84年起至今14个春秋一直订阅,并学以致用。贵刊对改进我的课堂教法,提高理论认识,培养学生各种技能,都起到了颇大作用。真可谓是我的业务辅导员,技能教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