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皮肤细胞是非黑素瘤皮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诊断技术、Mohs显微描记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皮肤细胞的诊疗取得了较大进展。该共识在国内外近期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诊疗现状,重点阐述皮肤细胞的临床表现及分型、病理活检及报告规范、风险等级评估、分级分期以及规范化治疗等,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肿瘤,鳞状细胞 皮肤 诊断 临床方案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细胞(C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019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诊断为CSCC的27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4)和未复发组(n=165),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CSCC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79例CSCC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82∶1;发病年龄(59.3±14.2)岁,年龄≥60岁的患者占比58.1%;发病病程平均24个月;暴露部位的发病率(88.2%)明显高于非暴露部位(11.8%);病理分化程度以高分化多见,为182例(65.2%);术后术区愈合良好244例(87.5%),愈合不良35例(12.5%);首次切缘病理阴性239例(85.7%),阳性40例(14.3%);确诊CSCC时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21.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219例(78.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发病部位、术后术区愈合情况、首次切缘病理情况,确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与CSCC复发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OR>1.6,此外,性别、年龄、皮损长径、术前皮损破溃情况、病理分化程度、辅助放疗等因素对CSCC复发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病程(≥20个月)、发病部位(头面暴露部位)、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否)、首次切缘病理情况(阳性)及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状况(有转移)均为CSC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早期、准确的诊断对CSCC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早期发现转移、及时处理,从而改善CSCC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皮肤肿瘤 复发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细胞(C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019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诊断为CSCC的27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4)和未复发组(n=165),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CSCC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79例CSCC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82∶1;发病年龄(59.3±14.2)岁,年龄≥60岁的患者占比58.1%;发病病程平均24个月;暴露部位的发病率(88.2%)明显高于非暴露部位(11.8%);病理分化程度以高分化多见,为182例(65.2%);术后术区愈合良好244例(87.5%),愈合不良35例(12.5%);首次切缘病理阴性239例(85.7%),阳性40例(14.3%);确诊CSCC时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21.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219例(78.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发病部位、术后术区愈合情况、首次切缘病理情况,确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与CSCC复发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OR>1.6,此外,性别、年龄、皮损长径、术前皮损破溃情况、病理分化程度、辅助放疗等因素对CSCC复发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病程(≥20个月)、发病部位(头面暴露部位)、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否)、首次切缘病理情况(阳性)及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状况(有转移)均为CSC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早期、准确的诊断对CSCC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早期发现转移、及时处理,从而改善CSCC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皮肤肿瘤 复发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银屑病继发皮肤细胞老年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择48例患者,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24),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全面综合护理。结果:两组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负性情绪得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均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原发性细胞临床少见,而甲状腺低分化合并细胞极罕见,此例患者肿瘤具有甲状腺低分化细胞组织学特点,且两种肿瘤存在相互过渡、移行现象,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滤泡上皮化生、癌变过程。PAX8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有助于原发性甲状腺细胞的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RPL34基因对皮肤细胞(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14例皮肤鳞癌和16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通过免疫组化分析组织中RPL34的表达。构建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感染皮肤鳞癌SCL-1细胞(shRNA组),通过RT-PCR与Western印迹验证目的基因敲减。感染后72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敲低RPL34基因后SCL-1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皮肤鳞癌组织细胞质RPL34表达评分(2.143±1.956)高于正常对照组织(0.500±0.516,z=3.53,P< 0.05)。RT-PCR显示,shRNA组SCL-1细胞RPL34mRNA相对表达(0.149±0.016)低于对照组(1±0.018,t=36.95,P< 0.05);Western印迹显示,shRNA组SCL-1细胞RPL34蛋白相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hRNA组S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t=13.76,P< 0.05),G1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t=36.62,P< 0.05);shRNA组细胞凋亡率(9.42%±0.16%)高于对照组(4.58%±0.41%,t=19.02,P< 0.05)。MTT结果显示,继续培养120 h,shRNA组细胞活力(0.815±0.005)低于对照组(1.886±0.005,t=265.91,P< 0.05)。结论RPL34基因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过表达,敲低RPL34基因可干扰SCL-1细胞周期,降低增殖活力,促进凋亡。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核糖体蛋白质类 RNA,小分子干扰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RPL34 SCL-1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腺细胞少见,其中透明细胞亚型尤为罕见,容易误诊为其他肿瘤。我们报道1例胰腺原发性透明细胞细胞,镜下以透明细胞形态为主。该病例侵袭性强,诊断时淋巴结已转移,术后20余天发现肝、骨多发转移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芩素对皮肤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将皮肤细胞细胞系A431分为4组,分别采用0、10、50、100 μmol/L黄芩素处理0、24、36和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不同处理组细胞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黏着斑激酶(FAK)和上皮-间充质转化标记蛋白标志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0、10、50和100 μmol/L黄芩素组细胞采用黄芩素处理48 h后吸光度(A)值分别为2.47±0.21、2.07±0.17、1.71±0.20和1.30±0.12。4组细胞处理48 h后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19,P<0.05)。0、10、50和100 μmol/L黄芩素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85.21±7.09)%、(72.19±6.25)%、(43.19±5.10)%和(25.10±3.81)%。4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99,P<0.05)。0、10、50和100 μmol/L黄芩素组细胞Ki-67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4±0.14、0.71±0.10、0.53±0.10和0.30±0.09。0、10、50和100 μmol/L黄芩素组细胞FA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11、0.82±0.12、0.64±0.09和0.29±0.09。4组细胞Ki-67和FA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10,P<0.05;F=4.928,P<0.05)。0、10、50和100 μmol/L黄芩素组细胞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分别为1.28±0.15、0.97±0.13、0.64±0.12和0.33±0.10。0、10、50和100 μmol/L黄芩素组细胞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分别为0.83±0.09、1.32±0.14、1.89±0.23和2.17±0.16。4组细胞Vimentin和E-cadheri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1,P<0.05;F=3.951,P<0.05)。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抑制皮肤细胞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

  • 标签: 黄芩素 皮肤鳞状细胞癌 增殖 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喉癌前病变及细胞是头颈部常见的疾病,自2017年第4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出版以来,关于喉癌前病变及细胞癌病理诊断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该文从病因学、前病变的命名及分级、细胞的病理学诊断、分级和肿瘤TNM分期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加强病理医师对其最新进展的认识,了解和掌握新的诊断标准,提高头颈部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小鼠皮肤细胞(cSCC)的免疫效应。方法建立紫外线诱导的SKH-1无毛小鼠cSCC模型,进行ALA-PDT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24 h和3 d、7 d各取5 mm3大小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细胞。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小鼠cSCC肿瘤局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及比例在ALA-PDT治疗后1 h增高最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每400倍视野细胞数量):61.22 ± 6.65比22.56 ± 4.13,59.67 ± 4.30比21.89 ± 3.26,均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35.64 ± 15.33)%比(5.46 ± 2.44)%,(12.15 ± 4.86)%比(1.98 ± 1.49)%,均P<0.05]。同时,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均显示肿瘤局部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树突细胞在治疗后6 h表达显著增高(均P<0.05)。达峰后,肿瘤组织中上述细胞数量和比例下降,但仍高于治疗前,并持续至本研究终点(治疗后第7天)。结论ALA-PDT通过招募免疫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最为明显。

  • 标签: 光化学疗法 癌,鳞状细胞 免疫,细胞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放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细胞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60例ⅣB期食管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剂量将患者分为标准剂量组(放疗总剂量<50.4 Gy)和高剂量组(放疗总剂量≥50.4 Gy),每组各30例。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困难评分,采用χ2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放疗有效率、吞咽困难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标准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吞咽困难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232,P=0.876;Z=1.506,P=0.278)。全组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症状得到缓解,吞咽困难评分较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47,P<0.001)。标准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放疗有效率分别为76.7%(23/30)和83.3%(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7,P=0.519);吞咽困难缓解率分别为80.0%(24/30)和90.0%(2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3,P=0.47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3%(13/30)、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5,P=0.001)。标准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和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0,P=0.256)。结论标准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晚期食管细胞患者在近期疗效、症状缓解及远期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接受标准剂量放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食管肿瘤 肿瘤,鳞状细胞 肿瘤转移 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细胞新辅助放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50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放化疗所致的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血液学不良反应等以及不同化疗方案所取得的pCR率,根据病理反应程度分为pCR组和非pC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结果50例患者均达R0切除,pCR率为50%(25/50)。紫杉类+铂类pCR率38%(11/29),氟尿嘧啶类+铂类pCR率69%(9/13),氟尿嘧啶单药pCR率63%(5/8)。放化疗导致的Ⅲ级以上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下降(4例),Ⅲ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4例,其中放化疗中发生食管纵隔瘘1例,手术后发生膈疝1例。pCR组与非pCR组相比,DFS及O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能取得较高的pCR率,且pCR组的DFS、OS率较非pCR组高。治疗不良反应可耐受,手术并发症可控。

  • 标签: 食管肿瘤 癌,鳞状细胞 同步放化疗 外科手术 新辅助放化疗
  • 简介:摘要口腔细胞(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由口腔上皮细胞发展而来的一种常见癌症,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畸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Hippo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干细胞稳态的调控、组织再生以及器官大小的控制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OSCC中,激活Hippo通路信号可抑制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上皮-间质转化和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考虑到Hippo信号通路在癌症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总结了它的组成和调控机制,阐述了它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对临床上针对该通路,OSCC患者的潜在治疗方法及降低耐药性风险的策略进行简单归纳。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Hippo信号通路 分子靶向治疗 耐药性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心脏转移瘤较为罕见,常来源于胸部等部位的恶性肿瘤。该病因病情进展迅速且无特异的治疗方法,预后通常较差。现将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首诊伴心脏转移的食管细胞癌病例报告如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文献复习。

  • 标签: 食管肿瘤 心脏转移 远处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原发性细胞合并乳头状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甲状腺原发性细胞合并乳头状癌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3例患者中2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70~77岁。例1、2镜下均可见2种成分,分别为细胞及乳头状(例1为经典型,例2为高细胞型);例3为甲状腺乳头状复发转变为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例1、2肿瘤中的乳头状成分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19、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PAX8。3例细胞成分均表达CK5/6、p63、p40、PAX8。结论甲状腺原发性细胞合并乳头状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临床、影像等多学科资料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