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的白细胞,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并做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所收治的700例需做尿液白细胞检测的患者,用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的检测,并用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对700例患者尿液的白细胞检测结果来看,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在阳性率方面有所差异,而且阴性和阳性的患者又部分相互交叉。结论通过两种检测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尿检项目中,为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干化学法检测应该与沉渣镜检一起使用。

  • 标签: 尿液 白细胞酯酶检测 镜检白细胞 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结果的情况,以选择白细胞检验的可靠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1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其新鲜尿液标本,应用白细胞试验以及镜检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60.0%和97.9%,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结论白细胞试验对于尿路感染患者的检查敏感性优于镜检,但特异性较低,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检查准确率。

  • 标签: 尿路感染 镜检 酯酶试验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73例,对所有患者的新鲜尿液样本分别以试验与镜检进行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的准确率。结果试验检查结果得出白细胞阳性患者66例,阴性7例,阳性率90.41%,阴性率9.59%;镜检结果得出白细胞阳性患者68例,阴性5例,阳性率93.15%,阴性率6.85%;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方法的阳性和阴性结果之间存在交叉现象。结论对于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均有比较高的检验准确率,但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应采取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相结合的方式。

  • 标签: 尿液检查 白细胞酯酶试验 镜检白细胞检验
  • 简介:摘要临床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目前实验室以干化学白细胞试验(LeukocyteesteraseLE)和亚硝酸盐还原试验(NitreNit)作为筛查,以尿细菌培养作为金标准。但实际实验中60-80%尿培养结果阴性1、时间长、费用贵、增加细菌室的工作量。为了避免这些缺点、通过尿中检查Nit、LE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目的评价Nit、LE诊断细菌尿筛查中准确性和可信性。方法同时检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标本163例,标本取必须清洁的中段尿、晨尿,女性患者均要求清洗外阴部后留标本。用接种环尿接种到伊红美兰和血平皿,置350C18-24小时以后分通过尿中检查Nit、LE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离出纯细菌。结果根据Nit、LE选择性进行尿细菌培养,助于满足临床的需要。

  • 标签: 尿亚硝酸盐 白细胞酯酶试验 尿细菌培养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磷酸二(phosphodiesterase,PDEs)活性,探讨PDEs活性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银屑病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PDEs活性。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为(10.40±3.54)%,健康对照者为(8.60±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与银屑病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银屑病 磷酸二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白细胞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 标签: 白细胞 免疫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未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后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输血后3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GOT)、丙氨酸氨基转移(GPT)、乳酸脱氢(LD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CO2水平有所升高,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组织受损,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去白细胞输血 未去白细胞输血 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WL、T1、T2、F1、F2、F3、WU七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WL、T1、F1;异常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PL、PD、MP、DW四种,噪音干扰为PL、PD出现的主要原因,PL、PD出现频率很低。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理解,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从而将漏诊、误诊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临床检验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细胞分泌的硫酸2是一种内源性硫酸,可水解细胞外基质中或细胞膜外表面硫酸乙酰肝素链上的硫酸基团,可使结合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上的生长因子解离,提高局部生长因子浓度,激活下游信号。硫酸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肝细胞癌中硫酸2表达升高与不良预后有关。硫酸2可通过激活肝癌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肿瘤进展。抑制肝癌细胞硫酸2的活性,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成瘤能力。本文就硫酸2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硫酸酯酶2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腹水中乳酸脱氢(LDH)和乳酸脱氢白细胞比值测定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乳酸法检测73例患者不同性质胸腹水中的LDH和LDH/WBC比值,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标本LDH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组(P〈0.05);恶性肿瘤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的LDH/WBC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组和其他组的LDH/WBC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LDH和LDH/WBC比值对鉴别胸腹水的性质无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胸水 腹水 乳酸脱氢酶 白细胞
  • 简介:采用DEAE-52,SephadexG-200柱层析法从辽春9号小麦面粉里提取分离纯化小麦,分别用二次蒸馏水、0.1-0.5mol/L的NaCl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最终确定,粗液经DEAE-52用二次蒸馏水、0.2mol/L的NaCl溶液洗脱后的两组份为纯化组份.上述两组份经SephadexG-200用0.2mol/L的NaCl溶液洗脱后的3组份中第1组份分别为纯化组份,本法第1组份纯化倍数为4.9771倍,回收率为20.09%;第2组份纯化倍数为1.5276倍,回收率为8.55%.

  • 标签: 小麦酯酶 纯化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以白细胞单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患者均接受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对比分析术前与术后所选患者外周血计数变化,并探究其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比于治疗前,术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所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且经对应治疗后得到缓解。结论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以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可以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白细胞单采术 高白细胞白血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