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性听力损失与血白细胞计数的关联性,以期为职业性噪声性健康损害提供新的人群研究证据。方法2009年委托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工厂157家,噪声作业工人14 396名,结合职业健康检查,选择其中同时检查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和纯音听力的噪声作业人员3 50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 969人,女539人。同时调查收集其一般信息、职业接触史、听觉系统疾病史等资料。噪声性听力损失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别采用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与白细胞偏高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调整性别、年龄、接噪工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后的协方差分析结果均提示,噪声性听力损失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听力正常组[(7.15±0.06)×109/L比(6.91±0.03)×109/L、(6.94±0.07)×109/L比(6.79±0.0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2、P<0.001,F=5.618、P=0.018);调整性别、年龄、接噪工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听力正常组,噪声性听力损失组白细胞偏高风险增加32%,比值比为1.32(95%可信区间:1.03~1.70,P<0.05)。结论噪声性听力损失与白细胞计数升高独立相关,提示噪声暴露可能诱发机体出现慢性炎性反应。

  • 标签: 白细胞计数 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作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与首发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93例首次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评分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抑郁症组(20≤HAMD-24<35分,n=98)和重度抑郁症组(HAMD-24≥35分,n=95)。根据血液分析结果得出白细胞计数及各细胞亚型计数,并计算NLR、PLR、MLR。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首发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重度抑郁组白细胞计数、NLR高于轻中度抑郁症组[白细胞计数:5.77(2.05)×109/L比5.11(1.31)×109/L;NLR:1.86 (1.04)比1.57(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LR和M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症患者NLR、白细胞计数与HAMD-24评分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和NLR对患者HAMD评分均有影响(B=1.398,P=0.003;B=2.624,P=0.001);(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调整了混杂因素后,白细胞计数、NLR为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12和2.336,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白细胞计数、NLR均与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抑郁症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验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1-2023.1本院收治的50例感染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50例未感染人群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RP、WBC水平,分析二者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CRP、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定量计数联合尿沉渣白细胞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1-2023.1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对象。均进行细菌定量计数及尿沉渣白细胞检验,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定量计数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76.00%、80.00%、95.00%、40.00%、76.67%。尿沉渣白细胞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84.00%、90.00%、97.67%、52.94%、85.00%。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96.00%、90.00%、97.96%、81.82%、95.00%。细菌定量计数联合尿沉渣白细胞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较高。结论  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沉渣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方面价值较高,且简单易行,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菌定量计数 尿沉渣白细胞 在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菌定量计数+尿沉渣白细胞检验应用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1年11月接诊且疑似为UTI的87例患者,参照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细菌定量计数+尿沉渣白细胞检验的诊断效果及效能。结果:87例疑似UTI患者经尿细菌培养确诊54例,细菌定量计数+尿沉渣白细胞检验的检出率为89.66%、敏感性为92.59%、特异性为84.85%,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结论:在UTI诊断中行细菌定量计数+尿沉渣白细胞检验,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定量计数 尿沉渣白细胞检验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以本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接收的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为观察组,以同期50例健康未感染小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RP、WBC水平,对比临床检出结果差异。结果:检出率对比:观察组特异度和对照组灵敏度均>80.00%,漏诊率和误诊率≤20.00%,检出结果较好。临床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对比:观察组血清的CRP为27.22±2.70 mg/L,对照组为5.96±0.52mg/L;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为12.63±2.78×109/L,对照组为7.52±1.52×109/L,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都可以有效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检出结果表示特异度和对照组灵敏度均>80.00%,漏诊率和误诊率≤20.00%,精准度较高,可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采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疾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阳性诊断率的占比。结果 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对比上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观察组的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阳性诊断率占比比较上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结论 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采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联合检测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梁冰教授认为,白细胞减少症基本病机为本虚邪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邪实从血瘀、痰湿、热毒考虑,提出本病施治应遵循扶正祛邪原则。扶正主要是补肾健脾、填精益髓,促进生血并防范外感,在运用滋补肝肾、填精益髓药时,注意辅以温补肾阳之品,取其鼓舞气血生长及温运以制腻滞之功,并酌加活血补血药;健脾重点在于补益脾气、祛湿及调畅中焦气机,针对食欲减退、腹泻、易于外感者随症加减。祛邪有利于正虚的恢复,主要运用活血化瘀、凉血解毒等治法,并注意针对不同部位的感染灵活加减。梁教授辨证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扶正祛邪并用且有所侧重,收获较好临床疗效。

  • 标签: 白细胞减少 健脾补肾血瘀 痰湿 热毒 梁冰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IL-3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心房颤动患者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7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对象,另取同阶段健康体检人员35例纳入对照组;检测IL-1β、IL-33水平,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射血分数(LVEF),分析IL-1β、IL-33、NLR与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房颤组IL-1β、NLR、LA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IL-33、LVEF比较(P>0.05);NLR与LAD为正相关。结论:与窦性心律者相比,心房颤动患者血清IL-1β、IL-33、NLR水平明显升高,同时NLR与LAD呈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判定房颤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33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开发新的血液品种,提高输血疗效和水平。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向我市临床用血机构收治的70例输血治疗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根据规范标准直接输血,观察组则实施滤除白细胞后再输血。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输血治疗中应用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疗效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患者凝血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矽肺是由吸入二氧化硅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病变,是发展中国家高发的职业疾病之一。迄今尚无明确的药物能够缓解或逆转矽肺所造成的肺部损伤。因此,尽早预防、诊断和治疗肺部纤维化十分重要。研究表明,慢性炎性环境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是一种在免疫应答中促进微环境炎性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IL-1β的释放在矽肺发病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旨对矽肺发展病程、IL-1β产生的信号通路及两者的关系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矽肺 白细胞介素1β 炎性小体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肺结节 纤维化 炎症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在恶性肿瘤患者输血中的效果,为未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接受悬浮红细胞输血治疗)、观察组(60例;接受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输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细胞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热、发热非溶血反应、转移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细胞免疫功能(T4、T4/T8、RBC-C3bR花环率、NK细胞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恶性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去除白细胞成分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免疫性,降低不良临床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去白细胞输血 悬浮红细胞输血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