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年龄相关性眼病、代谢相关性眼病、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凸显,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的致盲眼病。目前,手术治疗仍是白内障唯一的治疗手段,但白内障手术是有创治疗方法。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加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预防以及延缓早中期白内障的进展速度也提出了挑战。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包括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氧化应激及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这些发病机制为白内障治疗药物研发提供了治疗靶点。虽然迄今为止尚无经过证实有效的白内障治疗药物,但在眼科工作者与药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白内障药物研究仍取得了巨大进步。研发白内障治疗药物对于白内障患者选择无创治疗方式、避免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扩大白内障早期治疗的机会以及降低医疗成本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面对挑战,继续努力,重视白内障防治药物的研发,从而进一步降低白内障的致盲

  • 标签: 白内障/治疗 药物研发 致盲率
  • 作者: 杨琴琴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04
  • 出处:《健康养生》2023年3期
  • 机构:(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64235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着眼精准生物测量技术以及白内障摘除手术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散光矫正和各类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进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屈光性人工晶状体自身固有的缺陷也不容小觑,目前检查设备并不完美,作为白内障摘除手术少见或者轻微的并发症,如后发性白内障、干眼等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眼科医师必须正确理解和践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这条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生物测量学 晶体,人工 视敏度 屈光,眼
  • 简介: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但大众对这种病了解得却很不够。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上刊载文章,列出了有关白内障手术的八大误解。误解1:白内障是不可避免的。白内障表现为晶状体本身或晶状体囊浑浊。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数据显示,到80岁时,超过一半的美国人会得白内障或者接受过白内障手术。这表明,还有将近一半的老年人视力正常。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晶状体囊 数据显示 角膜疾病 眼科检查 退休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致盲原因,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致盲原因,白内障摘除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白内障手术(CSR)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对基层医院的眼科医师和年轻医师进行恰当的白内障手术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我国CSR的关键之一。

  • 标签: 白内障手术率 能力评估 致盲原因 白内障摘除 发展中国家 规范化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硬核白内障疾病时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以期为后续的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与建议。方法选取在2018年三月至2019年三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12位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依据患者就诊时间价格研究涉及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均有患者56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在治疗后将采用对比的方式对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对照组与研究组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研究组的效果更加的显著,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均产生一定的并发症,但是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较少。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硬核白内障疾病进行治疗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改善与缓解,但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缓解与改善的作用,并且提高了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患者的二次伤害较少,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中推广利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硬核白内障疾病时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以期为后续的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与建议。方法:选取在 2018年三月至 2019年三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 112位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依据患者就诊时间价格研究涉及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均有患者 56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在治疗后将采用对比的方式对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对照组与研究组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研究组的效果更加的显著,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 P<0.05)。两组均产生一定的并发症,但是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较少。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 P<0.05)。结论:在对硬核白内障疾病进行治疗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改善与缓解,但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缓解与改善的作用,并且提高了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患者的二次伤害较少,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中推广利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抱怨,提高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提出品管圈活动,采用早期干预、PDCA管理等方法。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抱怨均少于实施前(P<0.05),病人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日间手术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日间手术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降低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抱怨

  • 标签: 品管圈 日间白内障手术 护理质量 抱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所接受并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3例(132眼),通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之后,进行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状况临床分析。结果手术之后患者视力都有所提升,脱残是93%。视力恢复至大于等于0.5的患者是51例(63眼)可达47.7%,在0.3至0.5间的患者是35例(52眼)39.3%,在0.05至0.3间的患者是5例(7眼)占5.3%,0.05之下的患者是2例(3眼)占到了2.3%。手术中、后出现并发症患者极少,通过正确处理之后得到了一定控制及痊愈。结论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非常显著,损伤小、视力恢复速度快,并且并发症极少,因此值得在老年白内障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白内障手术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从而衍生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概念。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精准性有了更高要求。为提高患者术后脱镜、改善患者术中体验和术后最佳视觉质量,临床白内障手术各个环节的新技术层出不穷。眼科医师应密切关注白内障手术相关眼球生物测量、人工晶状体类型和设计原理、飞秒激光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手术技术辅助系统及围手术期管理理念的新进展,以有效提高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精准性。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精准治疗 更新与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软核白内障疾病特点,对比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软核白内障疾病患者,总计60例(60眼)。根据手术方案随机分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对照组。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手术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组间超声乳化能量、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飞秒激光 白内障手术 软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能量 有效超声乳化时间
  • 作者: 何明光 王宁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06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优先战略事项。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全球范围内眼健康服务的使用和质量,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全民健康覆盖总体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在第 7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建议将以人群为基础的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eCSC)和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eREC)作为新的眼健康指标,并通过决议将指标的目标设定为2030年各国的eCSC增加30%,eREC增加40%。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将这2个指标纳入《“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中。本文将解读这2个指标的定义、计算、考量因素以及实际收集和报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助力眼健康服务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内障患者主要表现为双眼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将,严重者可发展为眼前光感。目的经过护理人员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耐心细致的护理,进而很好地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从而减轻或是去除因为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恐惧等心理和精神压力。方法对于来我科就诊的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评估,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且逐一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使之得到更好的实施。结果自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就治的86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因为护理方面的问题而发生不良事件和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我们通过对这组患者进行的围手术期详细全面的护理、有效的治疗和一系列的健康指导是提高本病手术成功率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白内障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矫正情况、并发症、术后散光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等情况。结果所有的白内障患者都成功的完成了手术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情况和视力矫正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采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0.5的患者占73.3%;角膜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为3.3%,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术后视力>0.5的患者占40%;角膜水肿2例,前房出血1例,高眼压症1例,并发症发生为13.3%,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白内障手术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患者较高配合依从性,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了保障。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眼病专科内部白内障疾病临床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研究选取自2016年2月始至2018年10月止我院眼病专科中开展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共256例。临床手术治疗所应用的方法均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结果在手术结束后,有234例疾病患者首日的针孔视力达到了0.05及以上,有224例疾病患者首日的针孔视力达到0.3及以上,有28例疾病患者首日针孔视力达到0.6及以上。临床治疗最终的脱盲达到90.2%,最终的脱残达到88.7%。手术进行中的并发症问题有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而造成的人工晶体未植入成功等。手术进行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前房出现积血问题、眼压短暂性过高、眼内炎症以及视网膜分离等。结论通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进行眼病专科白内障疾病的临床治疗,从技术方面来讲相对比较成熟,并且最终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适合在眼病专科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及运用。

  • 标签: 眼病专科 白内障手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