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甲状腺(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患者相较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差,手术方式也相对更加激进。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甲状腺微小(minute-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MTC)预后似乎相较其他的预后更好,也针对其出现了不同的治疗理念。本文选取国内外近几年关于MMTC的相关文献,对MMTC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状腺微小髓样癌 RET 降钙素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诊治的39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男13例,女26例,年龄26~72岁。术前基础降钙素均升高,21.5~20 000 ng/L。肿瘤分期:Ⅰ期35.9%,Ⅱ期23.1%,Ⅲ期25.6%,Ⅳ期15.4%。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53.8%(21/39);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比例43.6%(17/39),与术前降钙素水平是否≥200ng/L相关。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生化治愈率达66.7%,解剖治愈率33.3%;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别为2.6%、23%、2.6%。无术后出血、感染、乳糜漏,无死亡病例。结论甲状腺建议采用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至少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如术前影像学怀疑或降钙素水平≥200 ng/L,需要进行侧颈淋巴结清扫,可达到较高的完全生化治愈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髓样 降钙素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并比较最大径>1.0 cm及≤1.0 cm的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超声检查及手术切除的36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图像及病理结果。总结甲状腺癌病灶的超声特征,并依病灶最大径分为>1.0 cm及≤1.0 cm两组,比较两组间超声图像表现的差异。结果甲状腺癌病灶共42个,最大径为(2.6±1.5)cm(0.4~5.4 cm)。甲状腺主要分布于甲状腺中上极(32个,76.2%),所有病灶均为低回声,以实性为主(39个,92.8%),多数伴有钙化(25个,59.5%)。与≤1.0 cm的病灶相比,>1.0 cm的甲状腺癌病灶血流信号多丰富(65.5% vs 7.7%,P=0.001),颈部淋巴结转移比例更高(79.3% vs 15.4%,P<0.001),病灶超声诊断准确性更高(93.1% vs 61.5%,P=0.037)。结论甲状腺癌病灶主要分布于甲状腺中上极,实性低回声为主,多数伴有钙化。不同大小甲状腺超声特征不同,准确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甲状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甲状腺 髓样癌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检查诊断乳腺及纤维腺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9例乳腺及15例纤维腺瘤术前MRI检查资料,分析比较两组病灶的MRI特征、ADCmean值及一阶统计量差异。结果组患者年龄大于纤维腺瘤组(t=2.446,P=0.022)。组病灶最大径大于纤维腺瘤组(t=2.254,P=0.033);两组间病灶形态、病灶强化特征、病灶坏死及囊变表现、T2WI序列病灶信号特点、病灶扩散加权成像序列信号强度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有差异。两组病灶ADC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经Matlab 2014a平台中提取的病灶一阶统计量中,相关性、能量、均匀性、平均值、标准方差、熵、方差、峰度、IDM 9个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MRI特征利于鉴别诊断乳腺与纤维腺瘤,病灶的ADCmean值、部分一阶统计量参数在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乳腺髓样癌 乳腺纤维腺瘤 一阶统计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预测可手术甲状腺(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手术的140例MTC,回顾性分析血清CEA和140例可手术MT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计算血清CEA预测可手术MTC总体、中央区、侧颈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特异性,以评估血清CEA表达水平预测可手术MTC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140例可手术MTC中有108例血清CEA呈阳性表达,阳性率77.14%。伴淋巴结转移的MTC患者血清CEA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1),且血清CEA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正相关(P<0.001)。血清CEA预测可手术MTC总体、中央区、侧颈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73、0.768、0.827及0.847。以约登指数最大时,分别取界值为6.58、11.43、15.74、30.45 ng/ml,血清CEA预测总体、中央区、侧颈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分别为88.46%、81.43%、85.00%、95.00%,特异性分别为56.45%、60.00%、71.25%、69.17%。结论血清CEA在可手术MTC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其表达水平在评估MTC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髓样癌 癌胚抗原 血清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Ⅱ类分子在甲状腺(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接受治疗的98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手术标本均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MHC Ⅱ类分子在MT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结果MHC Ⅱ类分子高表达与患者年龄(χ2=0.900, P=0.410)、多灶性(χ2=0.295, P=0.672)、双侧病灶(χ2=2.957, P=0.127)、T分期(χ2=0.554, P=0.457)无关,而与性别(χ2=5.227, P=0.025)、术前降钙素水平(χ2=6.663, P=0.019)、淋巴结转移(χ2=21.651, P<0.001)及AJCC分期(χ2=19.522, P<0.001)相关。MHC Ⅱ类分子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97.4%,高于低表达患者的66.1%(P=0.016 3)。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5岁(HR=4.129, P=0.009)、T分期(HR=3.265, P=0.024)为M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MHC Ⅱ类分子高表达(HR=0.103, P=0.030)为MTC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MTC患者中存在MHC Ⅱ类分子的表达,表达水平高的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游离皮片和皮瓣整形技术在会阴湿疹术后创面覆盖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的6例会阴部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切除病灶之后,分别采用游离皮片或者推进皮瓣覆盖创面,记录手术时间、皮片或者皮瓣的存活情况、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总共6例会阴部湿疹癌肿瘤患者,Ray分期:A1期1例,A2期5例;年龄(68±9)岁,住院时间(14.8±8.1)d,体质指数(25.6±3.7)kg/m2,手术时间(132.0±80.7)min,出血量(18.3±11.7)ml;其中病理证实湿疹5例,皮肤腺癌伴湿疹1例。所有患者切除肿瘤后,其中4例患者接受阴囊局部推进皮瓣转移术,2例患者接受游离皮片移植术。术后随访(15.3±8.1)个月,皮片和皮瓣存活良好,且局部无肿瘤复发,4例患者术后出现包皮水肿,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余无其他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男性会阴部湿疹切除后创面的覆盖可根据创面大小、位置选择游离皮片或者皮瓣移植技术,其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会阴 湿疹样癌,乳房外 整形 外科皮瓣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玺 李斌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病理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病理诊断创新单元(2019RU034) 100081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文献,总结31例Warthin瘤黏液表皮(WT-MEC)类似病变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患者年龄17~65岁, 平均46岁,男女比为1.0∶2.1。22例治疗后无复发和转移,1例复发,8例预后资料不详。组织学表现为多囊性多层排列的嗜酸性上皮增生伴有明显的淋巴间质,可见呈小灶分布的鳞状细胞、黏液细胞。多数病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CRTC1-MAML2融合基因阳性。MAML2融合基因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虽然多数报道的病例预后良好,仍需定期随诊;同时由于病例较少、资料有限,该类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尚不肯定,治疗和远期预后评估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oll受体(TLR)7、TLR9及分化因子88(MyD88)在白癜风患者皮损及健康对照皮肤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集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白癜风患者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5~65(28.75 ± 13.12)岁,病程14 d至20年。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4例白癜风患者皮损、20例健康对照皮肤中TLR7、TLR9及MyD88表达。结果白癜风患者皮损中TLR7、MyD88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9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7、TLR9及MyD88在白癜风患者皮损表达均上调,提示白癜风的发生可能与TLR7、TLR9异常表达有关。

  • 标签: 白癜风 类Toll受体7 类Toll受体9 髓样分化因子88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肝淋巴上皮瘤(LELC)是一种罕见的肝癌亚型,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病理学特征,特点是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可分为淋巴上皮瘤肝细胞(LEL-HCC)和淋巴上皮瘤肝内胆管细胞(LEL-CC),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肝LELC预后良好,可能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关。关于LELC的资料非常有限,仅有少量的病例报道和小型回顾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截至目前,已有67例LEL-HCC和34例LEL-CC在文献中报道。文章总结了肝LELC的流行病学、临床治疗、病理学特点以及研究前景。

  • 标签: 肝肿瘤 淋巴上皮瘤样癌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瘤(LEL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收集的21例LELC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LELC中,发生于涎腺8例、胃5例、肺6例、乳腺1例、宫颈1例。HE染色显微镜下形态相似,在丰富的淋巴细胞背景中见散在分布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癌细胞,呈巢片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癌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p63、p40,间质反应性淋巴细胞表达CD8、CD20。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6/21)阳性。结论LELC是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大部分与EB病毒感染相关,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梭形细胞型甲状腺癌(MT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至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诊断的梭形细胞型MTC 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6~54岁,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其中1例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观察,瘤组织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细胞呈束状或交织状排列,细胞核呈短梭形或长梭形,胞质丰富,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组织有纤维血管间质分隔伴淀粉变,与周围甲状腺组织边界较清。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有病例肿瘤细胞均为降钙素、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CD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阳性,Ki-67阳性指数3%~10%,而其他定向分化标志物均阴性。随访7~84个月,4例均健在,未见复发。结论梭形细胞型MTC是一种少见MTC病理类型,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且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既往已有的证据表明宿主不恰当的免疫反应与IBD的发生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触发受体(TREM)-1可以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IBD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TREM-1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IBD的发生机制。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Toll样受体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TREMs)在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32只3日龄新生大鼠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和模型组(Model组),经右颈动脉结扎及术后缺氧建立PVL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比较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法检测大鼠右侧半脑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yline basic protein,MBP)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右侧半脑脑组织TREM1和TREM2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Model组脑组织较Sham组损伤明显,免疫荧光显示Model组大鼠MBP平均光密度(26.629±2.317)明显低于Sham组(33.579±2.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24,P<0.05)。Model组TREM1蛋白相对表达量(0.789±0.120)明显高于Sham组(0.567±0.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1,P<0.05),Model组TREM2蛋白相对表达量(0.544±0.133)明显低于Sham组(0.791±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7,P<0.05)。结论TREM1和TREM2在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中表达量发生异常变化,提示TREMs可能参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病理过程。

  • 标签: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脑白质损伤 脑损伤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淋巴上皮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在2005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3例肝脏淋巴上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8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45岁(27~68岁)。其中肝内胆管细胞性淋巴上皮瘤8例,肝细胞性淋巴上皮瘤4例,混合肝细胞性和胆管细胞性淋巴上皮瘤1例。所有患者都接受肝部分切除术和术后的综合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7年,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原发性肝脏淋巴上皮瘤为肝脏少见的恶性肿瘤,经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肝肿瘤 肝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例胃肠道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免疫组化检查对确诊有重要意义,应尽早地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加淋巴结清扫。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患者组织和外周血Kruppel因子(KLF4)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女性宫颈患者100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宫颈组织女性35例,行宫颈组织及外周血KLF4检测,记录KLF4染色结果。比较正常宫颈组织、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组织、不同细胞分化程度的KLF4检测值,并应用Spearman分析其相关性。结果KLF4染色阳性时,KLF4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为灶状或点状、弥漫性分布的棕黄色颗粒。不同病理分期的宫颈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KLF4阳性率为100.00%(35/35),宫颈Ⅰ~Ⅳ期KLF4阳性率逐渐降低。正常宫颈者外周血KLF4表达高于各期宫颈者,宫颈Ⅰ~Ⅳ期KLF4表达逐渐降低(F=21.31,P=0.001);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者外周血KLF4表达逐渐升高(F=26.78,P=0.001)。宫颈组织、外周血KLF4表达与宫颈分期呈负相关(r=-0.63、-0.91,P<0.05、<0.05)。宫颈组织与外周血KLF4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随着宫颈组织临床分期增高,KLF4阳性率和表达均降低,KLF4可能对宫颈癌病情进展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宫颈癌 外周血 Ruppel样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