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很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外貌更加关心,追求美容与整形的人越来越多,外露部分特别是面部外伤后瘢痕的美容修复越来越常见。

  • 标签: 瘢痕 美容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修复儿童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儿共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10岁,均为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儿。瘢痕挛缩畸形部位分别位于腋部、肘部、腘窝及躯干等14处。其中腋部瘢痕黏连挛缩导致肩关节上举角度仅为30°~60°;肘部瘢痕挛缩导致肘关节伸直角度仅为45°~90°;腘窝瘢痕导致膝关节伸直角度仅为95°~110°,侧胸腹部瘢痕挛缩致同侧乳头下移5 cm,伴站立位中线向患侧屈曲约20°。术中彻底松解瘢痕挛缩,恢复关节活动度,复位移位器官,并形成继发创面,范围5 cm×10 cm~11 cm×20 cm。选取其他瘢痕区域作为供区,其中背部8处,大腿6处。用鼓式取皮机或电动(气动)取皮机先切取厚层瘢痕皮,再以0.5 mm厚度切取自体断层瘢痕组织,按1∶1比例制备网状瘢痕支架,其上覆盖取自头部的刃厚皮片,形成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植于瘢痕挛缩松解后继发创面。切取的瘢痕表皮回植原瘢痕供区。供、受区均常规加压包扎,7~10 d后更换敷料,查看皮片成活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2例患儿共移植14块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所制备的复合皮均与瘢痕松解后继发创面大小、形状一致,其中12块皮片成活良好,2处因局部感染导致部分皮片坏死,经换药后治愈。随访2~24个月,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术区外观满意,腋部、肘部、腘窝等关节均充分松解,肩关节挛缩患者术后上举达150°~170°;肘关节挛缩患者均可基本伸直,达170°~180°;膝关节挛缩患者可完全伸直,达180°;侧胸腹部瘢痕挛缩松解后患侧乳头恢复正常位置,站立位中线基本正常。14块瘢痕表皮回植区皮片均成活良好,外观与术前无明显区别。头部供皮区愈合良好,无瘢痕形成及脱发现象。结论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修复儿童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畸形效果较好,为儿童深度烧伤后遗畸形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 标签: 儿童 烧伤 瘢痕 复合皮 移植
  • 简介:摘要瘢痕所致的畸形是外科常见病,多由烧伤、其他外伤和感染引起,尤其以烧伤后的瘢痕挛缩作为多见。除可以因其外形的改变,更严重的是会引起功能性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如长时间未接受治疗,还可引起关节僵直、神经和血管缩短等。虽经手术治疗功能恢复也不能完全使患者满意,因此应尽早治疗解除病人痛苦。由于瘢痕挛缩致畸,除影响功能外,尚严重影响面容、体态,因此也是手术美容学研究的范畴。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以来, 我院对38例患者,埋置38个扩张器,容量为250-600毫升,扩张时间4-6个月。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扩张多余皮肤,修剪成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严重烧伤或深度烧伤后四肢关节、颈部瘢痕增生、挛缩畸形。一期于躯干、四肢残余正常皮肤或表浅性瘢痕皮肤皮下埋置扩张器,二期将瘢痕切除或松解,将扩张皮片取皮鼓修剪成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供皮(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26例患者手术无并发症疗效满意,余6例分别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其中3例为局部出血,血肿形成,经局部加压或二次手术清除血肿后好转,1例局部感染,经抗炎后好转,1例扩张术后局部积液,1例扩张器外露。经积极处理后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深度烧伤后瘢痕及大面积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方法确切,疗效满意。

  • 标签: 皮肤器 大面积烧伤 深度烧伤 瘢痕增生 挛缩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修复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大同市二医院收治的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78例,均行外科整形修复术。记录术后3个月手术治疗效果,术后6个月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7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75/78);关节活动度(ROM)、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见皮肤坏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2/78)。术后6个月,患者总满意度为98.72%(77/78)。结论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给予整形修复手术后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术后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整形修复 关节活动度
  • 简介:目的探寻乳房下部瘢痕挛缩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7月-2007年7月笔者单位收治的9例乳房下部瘢痕挛缩女性患者,行乳房周围皮肤扩张术。扩张器埋置切口多选择在乳房下部瘢痕处,置入部位以乳房周围侧胸部、胸部中央剑突附近为佳,且侧胸部置入时尽量使扩张器位置向上,与乳房上级水平齐平。扩张器埋置层次在深筋膜下及腺体表面。Ⅱ期充分松解挛缩的瘢痕,使腺体及乳房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将扩张后皮瓣设计成直接推进或易位皮瓣修复缺损,或直接拉拢缝合封闭创面。结果除1例患者皮瓣尖端4.0cm×3.0am范围发生血运障碍,经植皮后创面愈合外,其余8例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所有患者乳晕、乳头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其中3例6个月-2年后复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乳房下部瘢痕挛缩,效果良好。

  • 标签: 扩张术 乳房 瘢痕 外科皮瓣
  • 简介:各种原因造成的瘢痕,可导致局部外观畸形,功能障碍,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影响,患者一般均有较强的求治愿望。自体脂肪移植技术是瘢痕修复方法之一,该方法在松解瘢痕的同时,纠正瘢痕的容量缺失。由于脂肪来源干细胞的持续作用,还有利于瘢痕组织及其周围组织的重塑。该文对自体脂肪移植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脂肪移植 自体 干细胞 脂肪来源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应用修复术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的效果。方法:共计选择30例妇科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参与研究,研究组采用经阴道子宫憩室修补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憩室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方面指标。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憩室宽度、术后憩室深度、总有效率、憩室复发率、并发症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憩室深度、憩室宽度,P>0.05。结论:临床应用修复术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选择经阴道子宫憩室修补术,效果显著。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憩室修复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寻求修复面中部瘢痕的新方法。方法15例面中部瘢痕患者于Ⅰ期手术时,在其颌面、颈、耳后部皮肤软组织下并联埋置2个扩张器,待扩张至有足够的“额外”皮肤软组织后,施行Ⅱ期手术,旋转并推进扩张皮瓣以修复面中部瘢痕。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相对隐蔽,修复部位皮肤颜色、质地等符合要求,面部外观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颌面、颈、耳后部皮肤软组织并联扩张术是一种修复面中部瘢痕的较好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瘢痕 面部 扩张术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的病因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行宫腹腔镜联合修复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7例患者剖宫产术后经期延长、淋漓不净;3例月经量增多、经间期出血;1例继发不孕。术后2月随访3~8月9例症状得到改善,经期缩短为(7.3±2.2)天,有效率81.8%(9/1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引导下子宫瘢痕憩室修复术具有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的优点。

  • 标签: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 宫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体真皮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烧伤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进行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40例病人复合移植皮片成活率为95%。成活的复合移植皮片具有外观平整,颜色与邻近正常皮肤近似,触之柔软、耐磨、弹性好等特点。结论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后期功能和外观佳,是烧伤后瘢痕整形良好的覆盖材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扩张后的局部皮瓣、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对于头面部瘢痕,能够提供颜色、弹性、质地及厚度相似的额外皮肤,能够有效的治疗头面部瘢痕,恢复头面部正常的解剖结构。本文对近年来扩张皮瓣治疗头面部瘢痕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头面部 瘢痕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修复方式,总结修复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8月住院的15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对象,入院之后进行修复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瓣及植皮坏死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手部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需根据挛缩的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修复方式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手术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修复治疗方案。方法 从2018.4-2021.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中,随机抽样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皮片或皮瓣修复术)与观察组患者(应用手部烧伤疤痕挛缩畸形修复术)各1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VSS评分与手功能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的手部烧伤瘢痕痉挛畸形情况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整形修复治疗方案,从而提升患者的手部功能与瘢痕状况。

  • 标签: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 整形修复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修复方式,总结修复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8月住院的15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对象,入院之后进行修复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瓣及植皮坏死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手部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需根据挛缩的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修复方式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手术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一组是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加强对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的护理。

  • 标签: 烧伤 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