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妇科经带胎产疾病与温发病病因联系密切,笔者通过对两者近年文献的整理研究,对其做一简要概述,提出温学说在妇科方面的应用情况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温学说在妇科方面的应用和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指导。笔者认为,今后对于妇科温可以从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等温学辨证方法在妇科临床的运用以及妇科温机方面进行。

  • 标签: 妇科 温病 述要
  • 简介:摘要蒙医“消渴”是指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特征的一种迁延难愈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从概念、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上应用蒙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依据。

  • 标签: 消渴病 糖尿病 对比研究
  • 简介:1986年前,我国恙虫仅知流行于浙江以南地区,主要属夏季型,以黄毛鼠、黄胸鼠、北社鼠为主要宿主动物,以地里纤恙螨为主要媒介。1986年在江苏、山东发生恙虫流行,属秋冬型。此后,在天津、山西、河北、河南、安徽、北京发行流行,吉林、辽宁、黑龙江有病例报告。以黑线姬鼠、北社鼠、褐家鼠、大仓鼠、朝鲜姬鼠为主要宿主动物;以小盾纤恙螨为主要媒介,可疑的媒介有姬鼠纤恙螨、东方纤恙螨等。

  • 标签: 恙虫病 秋冬型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气至所”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经气从针刺穴位到达病变部位。“气至所”在针灸治疗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古至今,众多学者对气至所进行了阐述及研究,这为探明其作用机理,分析其疗效的差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气至病所 针灸治疗 古今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AIDS及结核知识知晓率,为有效开展高等院校传染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1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的结核知识全部知晓率和艾滋知识知晓率,未达到相关法规制定的85%和90%以上目标.结论高校结核、艾滋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必须按照相关要求,以提高大学生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方法,以形成健康行为目的,以控制传染病疫情为目标,加强与卫生部门合作,覆盖健康教育活动,创建健康校园环境,促养健康行为,降低高等院校结核、艾滋等传染病发病率.

  • 标签: 结核病 艾滋病 知晓率 大学生
  • 简介:摘要龋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因其普遍性往往受到我们的忽视,这种忽视和不正确的治疗方式会加重龋对人体的危害。本文提出了龋的概念,列举了龋的危害,在分析龋病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龋的几点对策。

  • 标签: 龋病 危害 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儿童手足口发生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家住迈皋桥街道的手足口287例临床病例,76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病例进行收集分析,按照11的关系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别根据单因素条件和多因素条件,作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看出,手足口临床病例的影响因素包括城乡区别、家庭经济、日常手部卫生清洁、近期外出就餐情况以及近期与患者是否接触;EV71(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手足口的影响因素包括城乡差别、日常手部卫生清洁和近期是否与患病接触。结论减少手足口传播感染的途径和方式就是做好卫生防控,经常进行手部卫生清洁,减少与手足口病患者的直接接触。

  • 标签: 手足口病 EV 71 儿童 对照 影响因素
  • 简介:旋毛虫(trichin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检疫列为首要、必要项目。本文对肉用动物旋毛虫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更好地进行旋毛虫检验,做好动物性食品的卫生管理,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肉用动物 旋毛虫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社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确诊为糖尿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药物控制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社区干预。着重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第1、2周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4小时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在进行社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4小时后血糖控制情况上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结论糖尿社区干预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干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08例卵巢肿瘤的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以WHO制定的卵巢肿瘤分类法为诊断标准。结果在108例卵巢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57例,占51.47%。卵巢恶性肿瘤则以上皮性癌为主,占46.1%。结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高于上皮性肿瘤。

  • 标签: 卵巢肿瘤 上皮性肿瘤 分析
  • 简介:摘要子宫腺肌(adenomyosis,AM)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对子宫腺肌发病机制的深入,从传统药物及手术,到超声聚焦(HIFU)无创治疗有很大进展。该文就子宫腺肌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国内外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病因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Kummell是指患者在经历无明显症状期的轻微外伤史后,数月至数年间出现症状复发、加重甚至脊柱后凸畸形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以男性稍多,青少年患者非常罕见。在该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十分重要,X线平片中的椎体内真空裂隙、开口现象以及MRI检查中的双线征均可用来辅助诊断;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对Kummell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恶性肿瘤全身骨转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立足于Kummell近些年影像学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论述。

  • 标签: X线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Kummell病 椎体内真空裂隙
  • 简介:帕金森(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硬、运动迟缓为主要特征。国内外学者近年发现,PD患者在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之前,即可表现某些影像学异常。对PD患者进行脑成像研究,可能对阐明PD病理生理机制的和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本文主要从磁共振(MRI)及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两方面介绍近年来PD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 标签: 帕金森病 影像学 PARKINSON 中枢神经系统 病理生理机制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的临床特点和流行学规律,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便有利地开展临床工作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86例手足口病例进行临床分类、肠道病毒71(EV71)和柯萨奇A(CoxA)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手足口的发病人群以幼儿为主,尤其是散居儿童为主。重型及危重型的病例以EV71病毒感染为主,其核酸阳性率89.3%。结论手足口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做好健康宣教及手-口卫生,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的重点;警惕危、重症病例之症状、体征表现,早期完善病原检测、积极干预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点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4年经病理确诊的9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UC患者主要表现为浅溃疡(63.8%),病变部位以乙状结肠(56.3%)及直肠(73.8%)为主。CD患者主要表现为非对称节段性黏膜炎症与肠腔狭窄、僵硬(72.2%),病变部位以回盲部(66.7%)为主。经规范治疗,患者出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缺乏长期随访。结论诊断IBD应规规范化及综合检测,以减少漏诊及误诊。治疗应从患者实际角度出发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以达到较好维持缓解病情的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及创伤的作用。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 简介:摘要关于中医消渴机大家都有这么一个共识,那就是“病人素体阴虚”才是其发生的根本,但对于“素体阴虚”这个病理理解我想大家并没有一个形象的思维,就是说还是没有一个形态化的模型,此篇文章就是想通过本人对于中医“阴阳五行”的生理理解,试着举例一个具体的生动的一个模型,用来具体的解释一下消渴的这个“素体阴虚”的机,以求达到读者能更好的理解“消渴”的病理机。

  • 标签: 消渴病机 素体阴虚 人体源动力模型 病理病机解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渴痹证(糖尿周围神经炎)的证型分布。方法选取消渴痹证23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中医证型。结果气虚血瘀型(占37.82%)>阴虚血瘀型(占31.93%)>痰瘀阻络型(占18.07%)>肝肾亏虚型(占12.18%)。肝肾亏虚型患者年龄高于其他证型(P<0.05),肝肾亏虚型患者BMI高于其他各证型;气虚血瘀型与痰瘀阻络型患者患糖尿肾病高于其它两组(P<0.05),气虚血瘀型患者患视网膜病变概率低于其他各证型(P<0.05),痰瘀阻络型患者兼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对于消渴痹证,临床治疗当辨证施治、遣方择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标签: 消渴痹证 气虚血瘀 阴虚血瘀 痰瘀阻络 肝肾亏虚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重视艾滋的卫生宣教完善艾滋防控的研究;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从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咨询系统和加强综合治理等方面展开艾滋的卫生宣教工作。结果对患者进行了艾滋的卫生宣教后有效提高了患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并掌握了艾滋的预防和控制方法。结论对艾滋的卫生宣教工作进行重视是完善艾滋防控的主要方式,加大了艾滋的防控力度,能够提高人们对预防艾滋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值得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卫生宣教 艾滋病 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