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明确为害山牵牛的叶部病害的病原菌,为其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山牵牛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利用形态学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结果:该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结论:该病原菌危害山牵牛造成其叶部病害,在国内为首次报道。

  • 标签: 山牵牛 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病原鉴定
  • 简介:宁夏某商品蛋鸡养殖场新进的8000只雏鸡到10日龄发病。为查找病因,给鸡场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建议和有效措施,无菌采集病死鸡病料,通过细菌分离、生化试验鉴定出2株鸡白痢沙门氏菌(H1、H2),结果用分离株感染SPF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该鸡场此次疫病的主要病原;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吡啶、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四环素等药物敏感,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等耐药。临床选用环丙沙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鸡白痢 沙门氏菌 病原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各种禽类,是目前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急性病例表现为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表现为体内炎性出血和败血症。2014年4月份,新余市下村镇某养殖场鸭只突然发病,死亡率高,经过临床症状检查和病原分离鉴定,最后确诊为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巴氏杆菌病(禽霍乱)。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出血性败血症 多杀性巴氏杆菌 急性病例 禽霍乱 炎性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从粪便中分离、培养和检测病原菌,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调查有一定的价值。粪便标本中常见的病原菌有志贺氏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弧菌属、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分辨是否为病原菌。此次我们主要分离培养并鉴定粪便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和痢疾志贺菌[3]。方法:本文利用伊红美蓝平板培养后的菌落特征,再提纯培养细菌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动力实验、生化反应。可鉴定粪便标本中的病原菌。

  • 标签: [] 革兰染色 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 分离培养 鉴定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是新近分离鉴定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已确认为目前正在暴发流行的COVID-19的病原体。2019-nCoV可在COVID-19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鼻咽拭子、血液等样本中检出,细胞分离培养相对容易。鉴于病毒分离培养和病原鉴定对病毒复制增殖、致病性、免疫、检测诊断和特异防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就2019-nCoV分离病原鉴定以及根据宏基因组测序的反向病原学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宏基因组测序 病毒分离 鉴定
  • 简介:气单胞菌(Aeromonas)是一类人和水产经济动物的严重致病菌,本文从青岛某中华鳖养殖场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病灶部位分离一株病原菌HBJY01,对该菌进行鉴定。采用传统鉴定方法结合HBJY01的16SrRNA和gyrB基因克隆的方法,鉴定该菌的属种(Aeromonas)。结果表明传统鉴定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一致。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HBJY01感染健康中华鳖,死亡率100%,症状与不明原因死亡的中华鳖大体相同。取其病变肝脏分离到相同病原菌。

  • 标签: 分离 鉴定 分子分类学
  • 简介:股癣是由皮肤丝状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为了解股癣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我们对1998—2004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2648例股癣患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股癣 病原菌 鉴定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枣缩果病严重影响我国枣业发展,并且逐年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从大棚枣园基地采取冰糖枣、胎里红枣、中华梨枣三种作为研究对象,对采摘后的病果进行多次的分离,并且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定

  • 标签: 分离 鉴定 枣缩果病
  • 简介:从广东新兴某鸭场大批发病和死亡的10日龄雏鸭肝、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无血凝性,攻毒1日龄雏鸭能引起100%发病死亡,利用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准血清进行中和试验、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RT—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肺炎链球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人体多个部位,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致死率较高(在细菌性脑膜炎中)。方法对我院185株肺炎链球菌标本用生物-梅里埃API反应板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肺炎链球菌分布广耐药率升高。结论肺炎链球菌由于特殊结构产生厚荚膜,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且呈上升趋势。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厚荚膜 耐药性
  • 简介:本试验从山西省晋中市某大型猪场采集25份疑似仔猪水肿病病辑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大肠杆菌24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23棘。采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出22株共有11种血清型,其中以0139、0138,0141、08血清型最多,共有15株。

  • 标签: 仔猪水肿病 大肠杆菌 分离 血清型鉴定
  • 简介:本文对中山市养殖中华鳖暴发的以体表产生白膜病症的一种疫病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从自然感染症状明显的中华鳖内脏器官中分离所得的菌株,经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参考实验菌菌落、菌体特征,初步鉴定为气单胞菌科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种(简称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并且,用多种常用鱼病防治药物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实验,以期筛选出对该病原菌较敏感的药物用于指导生产上防治疫病。

  • 标签: 中华鳖 拟白斑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1985年6~9月间,山西省虹鳟鱼实验场鱼种爆发了一起细菌性疾病,从病鱼的肝、脾、肾中分离到细菌,用此菌人工感染虹鳟能得到与天然发病病鱼相似的症状,并从被感染鱼的体内重新分离到这种菌,证实为该病病原菌。经鉴定为鳗弧菌生物变种Ⅲ(V.anguillarumbiovarⅢ,biovarnov)隶属于弧菌Ⅰ组中的淡水亚组弧菌。

  • 标签: 虹鳟 弧菌 弧菌病
  • 简介:近两年来,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广西斑点叉尾鮰养殖业中流行,造成鱼苗100%死亡;咸鱼的损失也高达30%~80%不等。为了确定该病病原,本试验对患病斑点叉尾鮰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从南宁和合浦两地分离到NN和HP两株G短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腹腔注射感染可引起健康斑点叉尾鮰100%死亡,浸泡感染可引起30%-55%死亡,并且感染发病的斑点叉尾鮰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两株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均与国外报道的鮰爱德华氏菌参考菌株(JCM1680)相同;两株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JCM1680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为99.3%。以上研究证实,NN和HP两株细菌为致病性鮰爱德华氏菌,其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为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本研究首次对国内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证实了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在广西斑点叉尾鮰养殖业中的流行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国内该病的控制及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斑点叉尾鮰 肠败血症 爱德华氏细菌 鉴定
  • 简介:为了解酥梨贮藏后期腐烂严重的病因,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腐烂果实进行病原菌纯化分离,得到7种不同病原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上观察各菌株形态特征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和孢子形态。在健康梨果实上重新接种单菌株,观察其发病特征,并应用ITS通用引物对病原菌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用MEGA6.0软件构建其中6种不同病原菌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expansum)。其中扩展青霉菌是生长最快和传染性较强的致病菌;选取4株致病性较强菌株侵染果实,然后使用不同浓度ClO2溶液处理,发现ClO2对各个菌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0mg·L^-1的ClO2能基本消除镰刀菌属(Fusarium)和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expansum)对果实表面损伤的侵染。

  • 标签: 酥梨 贮藏 病原菌 鉴定 ITS CLO2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外科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外科治疗感染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信息。方法我院332例外科感染标本中分离出17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1.2%。在分离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99株,占60%。其中以大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133株,占40%,以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发现大部分有多重耐药性。结论加强对外科感染病原菌的检测及耐药性监测,防止临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对外科感染的降低和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外科感染 病原菌分离鉴定 耐药性
  • 简介:通过在兰州百合种植地采集百合枯萎病株,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兰州大学微生物实验室,使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切花百合枯萎病株中分离纯化得到7株病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确定5株为尖孢镰刀菌,1株为茄类镰刀菌,1株为三线镰刀菌;将病原菌回接到百合组培幼苗中,发现尖孢镰刀菌、茄类镰刀菌和三线镰刀菌都对百合幼苗具有致病性,其中致病力最强的是尖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为首次发现的百合致病镰刀菌。以上分离确定了兰州百合枯萎病的病原菌,为百合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百合 枯萎病 镰刀菌 致病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贵州省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进行钩体分离鉴定和分子分型,了解其病原学特征,为当地钩体病的防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集贵州省钩体病疫区黔东南州黎平县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血液和尿液标本进行钩体分离培养,对分离的钩体疑似菌株通过致病性钩体G1/G2-PCR方法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采用钩体血清群特异PCR进行分群鉴定,然后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并与国内常见血清群参考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35例发热病例血液中分离得到3株钩体疑似菌株,分离率为8.6%,分别命名为17BX002、17BX003和17AJX008;3株菌株经钩体特异性G1/G2-PCR鉴定为致病性钩体;钩体血清群PCR鉴定显示,17BX002株为流感伤寒群钩体,其余2株菌为阴性(排除其为黄疸出血群、赛罗群、犬型、秋季群、流感伤寒群和七日热群);进一步的MLST显示,17BX002株为ST106型,与流感伤寒群聚类最近,而其余2株为ST96型,与巴达维亚群菌株一致。结论高发季节贵州省疫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中存在钩体感染病例,流感伤寒群和巴达维亚群为贵州省新发现钩体菌群。

  • 标签: 钩端螺旋体 发热病例 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潍坊地区肉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特点,为潍坊地区肉鸡大肠杆菌病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调查 30 个标准化肉鸡饲养场 100 个鸡群( A 组 )和 160 个大棚肉鸡饲养场( B 组 ), 每个场所均选择 800 只鸡,了解不同鸡群 发病情况、病原学, 分离鉴定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对常用的 10 种抗生素实施药敏试验。 结果:A 组肉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小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A 组病原分离物检出率小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病原分离菌株的耐药性 在 1.79%-89.20% , 其中 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多粘菌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 等耐药性较低。 结论:潍坊地区肉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较高,同时病原分离鉴定检出率也较高,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性,需要重视潍坊地区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科学饲养,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性。

  • 标签: 潍坊地区 肉鸡大肠杆菌病 病原分离鉴定 耐药性 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