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狂犬和破伤风疫苗同时联合接种的安全性观察。方法 收集我中心门诊部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32例接种疫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组,一半患者仅进行狂犬疫苗接种,作为对照组。余下患者进行狂犬疫苗同时联合破伤风疫苗接种,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9:7,年龄范围23至59岁,平均年龄40.12±4.32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0:6,年龄范围22至56岁,平均年龄40.10±4.30岁。纳入标准:①均知晓,并同意,②均被动物所伤,诊断为Ⅲ级暴露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沟通困难,②配合度较弱,③存在破伤风疫苗接种禁忌。两组年龄等普通病史资料中无研究价值(P>0.05)。结果 对照组接种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接种后局部不良反应为25%,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由此说明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狂犬疫苗联合破伤风疫苗接种安全性较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联合接种狂犬和破伤风疫苗安全性可靠,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 破伤风疫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安全性方面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择100例接受疫苗接种的小儿进行安全性护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按照接种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与实验组(安全性护理,50例),分析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比,实验组更低,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0%,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疫苗接种的小儿安全性护理能够缓解小儿的紧张情绪,降低了不不良反应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安全性护理 接受疫苗接种的小儿 护理情况
  • 简介:摘要从牛痘疫苗的发明至今,疫苗的研发经历了数个里程碑式的革新,疫苗的种类从传统灭活、减毒活疫苗发展到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疫苗接种显著地降低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使人类寿命明显延长。疫苗接种率是传染病预防的关键,得益于儿童免疫规划,目前全球儿童疫苗覆盖率为85%,而成人疫苗接种现况不容乐观。当前疫苗研发仍面临许多挑战,一些重大传染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尚无有效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等新发传染病的大流行则考验着疫苗研发的速度。

  • 标签: 传染病 疫苗,灭活 疫苗,减毒 基因工程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可持续更新的全球疫苗安全性评价文献数据仓库,为疫苗安全性循证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循证评价的标准操作步骤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整合,实现文献数据仓库的半自动化构建和更新。检索包括英文数据库(OVID、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ails.org)和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SinoMed)中与疫苗安全性评价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日期截至2020年11月29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通过半自动化方式(人工智能文献处理系统和研究人员人工处理)对检出文献进行两阶段筛选。进一步将根据疫苗类型和免疫后不良事件种类对文献进行分组管理;建立更新制度,定期更新文献数据仓库;组织专家优选特定疫苗安全性话题,开展专题示范研究。结果共检索获得文献41万余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经过两轮筛选后最终纳入23 304篇。基于该仓库现已遴选出三个优先话题进行示范研究,已完成“百白破类疫苗与脑病/脑炎”的系统评价,并对过敏性紫癜、臂丛神经炎两种不良事件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管理。结论持续更新的疫苗安全性文献数据仓库可以为疫苗安全性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包括为免疫接种相关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证据支持;为开展疫苗安全性相关方法学研究和临床工具开发提供数据基础。进一步的示范研究还可为及时高效的新方法学框架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 标签: 疫苗 免疫后不良事件 安全性评价 文献仓库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护理干预在基层社区疫苗安全接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0例疫苗接种儿童依据入院编号单双数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0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300例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疫苗接种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研究组疗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基层社区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冠疫苗接种中予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新冠疫苗接种人群200例,随机分为常规接种护理对照组(n=100)与联合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观察组(n=100),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新冠疫苗 负性情绪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肝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并分析其对甲肝疫苗免疫学的影响。方法 将抽取的甲肝易感者按照科学随机原则划分为两组,对之分别予以国内A、B两厂家甲肝疫苗接种,其中,对部分接种者对侧上臂同时予以麻疹疫苗接种,在初次接种时间满1年后对所有受试者加强一剂甲肝疫苗,每次完成接种操作后,分别于24h、48h、72h细致观察受试者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在接种满1.5年后对受试者血清标本中的抗-HAV予以检测。结果 。对受试者接种甲肝与麻疹疫苗后,未产生显著副反应。B厂家苗联合免疫组抗-HAV几何平均滴度(GMT)较之于单纯甲肝疫苗接种组更高,在A厂家苗族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不会降低甲肝疫苗免疫学效果,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甲肝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 联合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风险控制和安全保障。方法:分析老年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采取风险控制和安全保障前,后接种情况。选择2021年未实施规范风险控制和安全保障100例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老年人和2022年实施规范风险控制和安全保障100例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种有关知识认知度评分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后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

  • 标签: 新冠肺炎疫苗 风险控制 安全保障 老年人
  • 简介:摘要预防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传播最有效的手段是疫苗。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流行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如火如荼地开展,目前已有多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上市使用,还有大量疫苗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但各种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还未明确。目前,在使用的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RNA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疫苗种类不同,使用人群不同,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也有所差异。基于此,现就目前疫苗研发及使用情况做一综述,并将各种疫苗研发、使用中的优劣情况进行比较,总结病毒变异型、接种人群及昼夜节律等影响因素对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 标签: 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苗 病毒变异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中国健康成人、儿童和婴幼儿中服用的安全性。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河北省疫苗临床研究基地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临床试验设计,纳入受试者为18岁以上成年人40名,2~6周岁儿童40名,6~12周龄婴儿120名,共计200名。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剂量共分为5个阶段组。每组按照2∶1∶1的比例分别口服我国国产的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安慰剂1或者安慰剂2。采用定期随访和主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观察疫苗接种后28 d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成年人中,试验组、安慰剂1组和安慰剂2组分别有5例(5/20)、1例(1/10)和1例(1/10)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儿童中,试验组、安慰剂1组和安慰剂2组分别有8例(8/20)、5例(5/10)和3例(3/10)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婴儿中,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有16例(16/20)、13例(13/20)和11例(11/20)发生不良反应;安慰剂1组和安慰剂2组分别有15例(15/30)和18例(18/30)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0,P=0.287)。不良反应主要以1级为主,成人组和儿童组受试者未发生3级不良反应,但在婴儿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各有1例受试者发生3级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应用于成年人、2~6周岁儿童和6~12周龄婴儿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轮状病毒 疫苗 安全性 不良反应 免疫原性
  • 简介:摘要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疫苗接种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来预防和控制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常规方法。面对当今重大、复杂、突发、高变病原体,传统疫苗学方法难以满足需求,新型疫苗技术是应对未来全球健康挑战的有利武器。未来疫苗技术要着眼于更合理、更精准和更高效,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疫苗效力。此文梳理了目前疫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升对未知病原体的探索和主动防御的共识,促进创新性疫苗技术体系的发展。

  • 标签: 传统疫苗 新型疫苗 病原体 佐剂 疫苗设计技术 免疫原
  • 作者: 陈颖 周弘璐 赵玉良 汪萱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研究所,石家庄05002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
  • 简介:摘要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评价方法包括直接评价、间接评价以及模型预测、Meta分析等方法。直接评价通过评价疫苗对所预防疾病发病和(或)感染的保护作用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是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评价的金标准。通过免疫学替代指标间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在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此外,数学模型、Meta分析等方法也可用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评价。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分析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对完善疫苗免疫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疫苗 评价研究 免疫持久性
  • 简介:摘要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降低可预防疾病的发生率,但疫苗不能提供百分之百的保护率,接种疫苗后仍罹患疫苗所预防的疾病,称之为疫苗突破性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然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多有报道,正确认识疫苗突破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突破性感染的定义、发生机理以及现状做综述,以期获得对疫苗突破性感染的正确认识,掌握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 标签: 疫苗突破性感染 新冠病毒 乙肝病毒 流感病毒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