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象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一大主流思潮。实证主义与现象是现代西方心理的两大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现象哲学对人本主义心理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实证主义,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本主义心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

  • 标签: 现象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 简介: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方法,其核心是现象还原和本质还原。由于现象创立者胡塞尔本身师从于心理大师布伦塔诺,加上现象本身是一门研究意识的科学,这使得现象心理的结合成为必然。

  • 标签: 现象学 心理学 意向性 方法论
  • 简介:近年来,西方心理的方法论问题不断受到中国理论心理者的重视。这反映了一种趋势,即反思西方心理的发展历程从而寻找繁荣中国心理的最佳途径。有人指出,100多年来,统辖西方心理的方法论主要是实证主义和现象。①我们已撰文探讨了现代西方心理中的实证主义方法论。②本文试图探讨现象方法论及其与心理相互作用的缘由,着

  • 标签: 现象学方法 胡塞尔 心理学家 现代西方心理学 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
  • 简介:作为西方心理两大方法论之一,胡塞尔开创的现象有一个发展过程。首先,现象是以“假象”的面目立于世的,在黑格尔的诠释下现象被解释为显现出来的意识,之后现象才成为胡塞尔口中的“现象”。现象是胡塞尔关于“现象”的研究,它强调自我的先验维度,把意识的研究放在首位,强调意向性,要求“面向事物本身”。作为一种方法论,现象以意识经验为研究对象,如实描述,以问题为中心,坚持研究的整体性与先质后量并且反对还原的方法论,开创了西方心理中人文主义取向的研究方法。

  • 标签: 现象学 现象 意识 西方心理学
  • 简介:作为一名心理史研究者,面对当下国内研究时,最深的感受是“停滞”.停滞意为遇到阻碍,驻足不前.这个词有着很强的时间意味.这里先将“阻碍”放在一边,来看与时间关系更密切的“不前”.需要说明的是,时间未必是向前的,在佛家的世界中,世界是轮回的.“不前”并非指时间停止或其他,它更多地意味着,没有新东西生发出来.

  • 标签: 心理学 现象学 时间关系 身体 历史
  • 简介: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分支一直处于十分对立的局面,而现象心理相对于二者,可以说与人文主义十分相似,而较对立于实证主义。这从它的发展脉络可以略见一般。现象心理心理现象紧密结合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领域和视角。它的思想渊源既有现象又涵盖心理,其代表派别诸如梅洛·庞蒂、萨特和吉奥瑞等。作为一种新的领域,它在近年来有了很多新的发展,并与心理治疗和其他心理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标签: 现象学心理学 人文主义 实证主义 角色定位 发展脉络 思想渊源
  • 简介:教育现象是源于二十世纪前期的现象运动。现象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二十世纪初建立的一个哲学流派,其基本主张是“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的构成过程,以获得有关规定性的实在性的明证。”而教育现象是以理论现象为哲学基础,以实践现象为研究方法,以回到“事实本身”与“生活世界”为理论基点和研究背景,最终以运用现象方法解决教育问题的一门科学体系。

  • 标签: 现象学 教育 哲学流派 哲学基础 生活世界 科学体系
  • 简介:“你想学啥专业?”“我想学心理”“为啥?”“文科生心理咨询,还是很适合的吧!”“我也想学心理,我偶像最近因为抑郁症去世了,我好想帮助抑郁症人群……”

  • 标签: 心理学专业 心理咨询 抑郁症 文科生
  • 简介:《胡塞尔发生现象研究——兼论现象对经济的影响》一书是栾林博士在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现象对经济作用的路径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现象与经济关系研究”和博士论文的共同基础上完成的一本力作,也是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问题研究”的重要前期基础,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

  • 标签: 现象学研究 经济学 胡塞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力作
  • 简介:积极心理是美国心理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心理研究的一种新型模式,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而言的。积极心理真正恢复了心理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具有重大的心理学科意义、社会和教育价值。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消极心理学 主观幸福感 满足感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是相对于消极心理而言的,传统心理分析中对于消极心理比较注重。这是因为在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是比较积极健康的,所以大多数时候对于消极的心理会比较重视,通过治疗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积极心态,从而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更多的人对于未来的生存情况产生了迷茫,继而加剧了他们的消极心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就需要对积极心理进行研究讨论,并找出可行的办法弥补社会的问题。积极心理心理当中本来就应该被重视的重要功能和使命,它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积极的心态,也是对社会的积极性、博爱性和人性的一种反应。因此具有重大的心理意义,并同时兼具社会和教育的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试图对现象中的“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与传统哲学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涵义进行对比,作者采用阐释的研究方法,人类大脑的记忆模式着手,以直观的结构图为手段,从“现象”的时间、空间范围属性对其进行了解读。现象德语是phnomenlogie,英文是phenomenology,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期,由犹太裔德国人胡塞尔(EdmundHusserl)创立。简而言之,“现象是一门关于现象的学问”。①提及现象,人们就会想到“现象即本质”这一哲学论断,然而,此“现象”绝非传统哲学中“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彼“现象”。在传统哲学中,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感觉到的一切情况。现象是人能够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它们不依赖于认得意识而独立存在。按照划分,现象可分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月亮东升西落、刮风下雨、苹果落地、太阳是圆的、狗长四条腿、人长两只手、人类的产生与灭亡、人的生死,都是自然现象;如战争、犯罪、起义、资本主义的产生与灭亡、国家的产生与灭亡、贫富分化、通货膨胀,都是社会现象。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这里的现象与本质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 标签: 中的现象 现象学中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其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文化节日,但我们似乎还是不能说中国的节日是完全理性的,能设想一个完全没有节日和节日感的人群与民族吗

  • 标签: 现象学刍议 节日现象学
  • 简介:但我们似乎还是不能说中国的节日是完全理性的,二.节日的来源 ,能设想一个完全没有节日和节日感的人群与民族吗

  • 标签: 现象学刍议 节日现象学
  • 简介:对电影现象而言,电影研究的首要对象是活生生的“电影经验”。在诸多“电影经验”中,最基础和最主要的一种就是电影知觉,因此电影知觉是电影现象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电影问题的始基,电影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门电影知觉。电影知觉具有单面性、连续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

  • 标签: 电影现象学 电影经验 电影知觉
  • 简介:戏曲若发展为戏曲现象,有望步入它的成熟形态,真正成为一门独立而完整的学科。较之传统戏曲,戏曲现象的对象、构成、目的和方法都有一定变化。就对象而言,它不再是或偏于戏曲文学,或偏于戏曲表演,或偏于声腔剧种,而是将整个戏曲现象以及与之同一的戏曲本体都纳入视野;就构成而言,它含有一些新质,由戏曲生态、戏曲谱系和戏曲本体三部分组成;就目的而言,它不再只是求实,而是期求在求真、求生、求进的过程中,深化中国戏曲的自我意识,打通戏曲现象研究与戏曲本体研究,从戏曲现象中抽绎出现代形态的民族戏剧理论,进而切实推进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就方法而言,它不再只认定一种方法,而是力求以现象方法、解释方法、结构方法、文化诗学方法、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为基础,以社会心理、接受美学等相关方法为辅助,形成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结构。

  • 标签: 戏曲现象学 戏曲谱系学 戏曲本体学 现象学方法
  • 简介:<正>Ⅰ、元意识Ⅰ.1.1.自我意识对作为独立精神实体的自我意识我们务必进行两种澄清:(一)澄清自我与自在的界限,即把自我从自在中离析出来;(二)澄清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即把个体从类型中抽身。在哲学史上,笛卡尔是进行这种澄清的第一人,他的“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的第一原理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人的觉醒和独立。在此之前的哲学家虽然也谈到人以及人的思想或灵魂,但他们在谈论的时候有一个重大的忽视,就是将谈论者本体排除在谈论之外;笛卡尔的突出贡献在予他将自我意识纳入本体论的思考与建构之中,他通过对一切未经检验的知识体系的怀疑和对人的知识活动或认识能力的怀疑而建立起他的自我意识的观念。尽管笛卡尔怀疑一切,可对自我意识他却毫不怀疑,所以,对自我意识的充分肯定成为对一切充分否定的前提,这种怀疑的直接后果必然导致心与物的对峙与分裂,这是我们建立现象诗学所要竭力抵制的。实质上,笛卡尔的怀疑是一种反省或反思,他的自我意识就是反省意识,为了达到对一切的反省就必须寻求这种

  • 标签: 自我意识 反省意识 无意识 心与物 弗洛伊德 理性
  • 简介:<正>韩树站在《杜弗莱纳的现象美学》(《光明日报》1985年3月14日)一文中指出:现象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波兰籍的美学家罗曼·茵加登(代表作是“文学的艺术作品》),另一个是法国美学家米凯尔·杜弗莱纳(代表作是《审美经验现象》)。杜弗莱纳认为,审美经验包括创作者的审美经验和欣赏者的审美经验。历来各派美学都是建立在创作心理的基础上的,这些美学有陷入心理主义的危险。他继承现象派的创始人胡塞尔对心理

  • 标签: 现象学美学 西方美学 法国美学 美学家 心理学方法 审美知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斯蒂文 ·霍尔,第一代国际建筑大师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今备受国际建筑界瞩目的他有一套完整的现象哲学思想用作其建筑设计为指导。霍尔从本质来讲依旧信奉着现代主义思想,但他冲破了已有学说的限制 ,他的设计既不是现代主义 ,更不是颓废主义。霍尔的建筑被称为当代建筑现象的最充分体现,可以说他是当代建筑现象的执行者。本文通过对斯蒂文 ·霍尔的创作背景、设计理论和代表作品的解读,对建筑现象进行浅析,并对建筑哲学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体会。

  • 标签: 建筑现象学 斯蒂文 ·霍尔 建筑哲学 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