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孕前狼疮抗凝物检测对促进优生优育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1077例自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在本妇幼保健院进行孕前检查的备孕女性,检测受检者狼疮抗凝物及凝血功能指标,分析狼疮抗凝物异常检出情况,比较狼疮抗凝物阳性妇女与阴性妇女凝血功能、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及胎儿缺陷发生率。结果:狼疮抗凝物阳性率达1.95%,与狼疮抗凝物阴性妇女相比,阳性妇女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值均更高(P<0.05)。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妇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高(P<0.05)。与阴性组妇女相比,阳性组妇女胎儿缺陷发生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孕前狼疮抗凝物可对备孕妇女凝血功能产生影响,检测狼疮抗凝物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优生优育。

  • 标签: 狼疮抗凝物质 孕前检查 凝血功能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前,复发性流产率高达百分之十五到四十间,其发病原因也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异常等等。然而近年来发现,接近有一半的患者是因不明性而导致的复发性流产,这严重影响到妇女的健康,其中,狼疮抗凝物因子(LA)对复发性流产(RSA)的影响性不可忽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狼疮抗凝物对复发性流产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通过实验分析法,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一百例复发性流产妇女来检测狼疮抗凝物因子作为实验组,以及一百例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LA与RSA患者间确存有一定的关系,而且LA对早期RSA患者的影响更为大,以下将进行具体分析。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狼疮抗凝物 实验分析
  • 简介:摘要狼疮抗凝物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检测狼疮抗凝物,对治疗方案抉择和疗效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相关文献对狼疮抗凝物检测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为加深对此类患者的认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对此类患者进行合理的诊治和管理,现就有关流行病学、检测注意事项及检测结果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价值和相关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阳性脑梗死患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LA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检出情况,将患者分为LA阳性脑梗死组(168例)和LA阴性脑梗死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间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并且纳入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等进行比较分析。LA分别采用二氧化硅凝固时间(silica clotting time,SCT)法和改良的稀释蝰蛇毒时间(diluted russell viper venom time,dRVVT)法进行检测。将LA阳性脑梗死组根据阳性检出情况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dRVVT单阳组(110例),SCT单阳组(40例)及dRVVT、SCT双阳组(18例),并进行不同亚组间实验室指标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LA阳性组脑梗死患者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水平[(102.85±14.39)%、(108.52±22.62)%]低于LA阴性组[(110.16±11.10)%、(116.34±18.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5、2.20,P值分别为0.001、0.029)。LA阳性组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3.43(3.07,4.03)g/L、17.92(14.07,23.71)μmol/L、6.97(2.33,11.46)mg/L、15.00(6.75,29.00)mm/h、8.61(6.72,10.86)×109/L、5.81(4.39,7.91)×109/L]高于LA阴性组[3.14(2.68,3.62)g/L、14.62(12.49,18.41)μmol/L、3.18(2.09,4.32)mg/L、9.50(3.75,19.00)mm/h、7.20(6.22,8.33)×109/L、4.47(4.02,5.5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77、2.89、3.32、2.45、3.15和3.76;P值分别为0.006、0.004、0.001、0.014、0.002和<0.001)。而年龄、性别、BMI、个人史、既往病史以及其他实验室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阳性组不同亚组间比较,双阳组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0.58(0.50,0.84)mg/L、7.77(5.94,21.61)mg/L]高于SCT单阳组[0.45(0.32,0.56)mg/L、2.98(1.09,6.07)mg/L];而双阳组蛋白S水平[(97.36±25.45)%]低于SCT单阳组[(114.85±2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RVVT单阳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水平[0.58(0.50,0.84)mg/L、11.40(11.10,12.10)s、6.97(4.07,11.97)mg/L、5.83(4.51,8.27)×109/L]高于SCT单阳组[0.45(0.32,0.56)mg/L、11.15(10.70,11.43)s、2.98(1.09,6.07)mg/L和5.08(3.92,6.0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RVVT单阳组蛋白C、甘油三酯水平[(105.65±20.62)%、1.38(1.05,1.75)mmol/L]低于SCT单阳组[(117.05±20.86)%、1.60(1.29,2.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A阳性和LA阴性脑梗死患者实验室检查方面存在明显差异,LA阳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偏高,而抗凝血酶和蛋白C水平偏低。密切关注LA阳性脑梗死患者实验室相关风险因素的水平及变化,及早给予干预和治疗,对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及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狼疮抗凝物 脑梗死 血栓 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狼疮抗凝物(LA)的含量与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探索LA升高所致RSA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选择LA定量值(LR)>1.2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未孕患者均在研究期间安排妊娠,孕前给予强的松及阿司匹林治疗3个月,将用药3个月后LR仍>1.2者48例和就诊时已妊娠但排卵<21天者64例,共112例。包括LA少量组38例,中量组者39例,大量组者35例,每一个含量组的患者进一步随机分为三个治疗组,观察112例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随LA的含量增高流产率愈高,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同一LA含量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临床疗效存在差异。结论LA的含量与RSA关系密切,根据LA的含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既提高了妊娠成功率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狼疮抗凝物 复发性自然流产 低分子肝素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物表达水平及血浆物质对血栓栓塞影响。方法:12例SLE患者纳入A组,1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B组,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基于SLE病情分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对比血浆物质蛋白C(PC)、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蛋白S(PS)、D-二聚体(DD)、狼疮抗凝物比值(LA)等指标与血栓栓塞关系。结果:A组PC、PS、AT-Ⅲ等指标较B组低,DD、LA较B组高,P<0.05;活动期SLE患者PC、PS、AT-Ⅲ等指标较非活动期SLE患者降幅更大,DD、LA较非活动期SLE患者升高幅度更大,P<0.05;活动期SLE患者血栓栓塞风险高于非活动期,P<0.05。结论:检测SLE患者PC、PS、AT-Ⅲ、DD、LA等指标,可作为评估血栓栓塞依据,检测价值较高。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浆抗凝物质 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狼疮抗凝物(LA)比值、D-二聚体(D-D)、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以浙江省荣军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以下肢深静脉造影为金标准,确诊DVT患者82例为观察组,非DVT患者26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LA比值、D-D及sEPCR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sEPCR水平与LA比值、D-D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sEPCR、LA比值、D-D水平对DVT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sEPCR水平、LA比值、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43.30 ± 11.28)μg/L比(112.56 ± 14.62)μg/L、1.51 ± 0.24比1.22 ± 0.18、(1 013.00 ± 319.54)μg/L比(425.17 ± 100.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sEPCR水平与LA比值、D-D水平均呈正相关(r=0.280,P=0.011;r=0.563,P<0.001),LA比值与D-D水平也呈正相关(r=0.741,P<0.001)。D-D诊断DV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截断值569.43 μg/L时诊断DVT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7.80%、87.69%;LA比值诊断DVT AUC最小,为0.912,截断值1.23时灵敏度、特异度为87.80%、91.25%;sEPCR + LA比值+ DD诊断DVT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5.00%。结论LA比值、D-D联合sEPCR对DVT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栓形成 狼疮凝固抑制物 D-二聚体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 (房颤 )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房颤患者一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最佳手段。传统药华法林的一些缺陷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从而促进了新型口服药物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杜沙班等的研发。现就口服药在房颤患者中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药物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可用于防止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性疾病。新型药物具有传统药物不可比拟的优点。

  • 标签: 新型抗凝药 概述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大于1%,在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0%[1],据统计中国现约有1000万人患房颤[2]。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由血栓引起的卒中事件中,高达15%~20%的比例源于房颤,伴有房颤的卒中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不伴房颤者明显升高[3]。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抗凝药物 应用 快速心律失常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血液净化的技术发展很快,对人类身体的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关血液净化的医学知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血液净化有多种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腹膜透析等。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对血液净化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帮助,为了证明低分子肝素相比普通肝素更具有优势,我们选择50例患者分两组进行研究,得出了这一结论。

  • 标签: 血液净化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抗凝
  • 简介:栓治疗主要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活化两个环节起作用;分别称为治疗和血小板治疗。目前临床药物也主要作用于这两个环节,一些新型的药物逐步用于临床或是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本文综述了此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情况,机制以及临床试验等。

  • 标签: 抗凝药物 抗凝机制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血栓性疾病。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状态或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 标签: 抗凝血 类型检测
  • 简介: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凝块形成(如在心大约每200人中就有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的延伸和栓塞。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指征。在英国,1人需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凝块 静脉 血栓 抗凝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栓形成(如在心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延伸和栓塞。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适应证。在英国,约有1.8%的人群需要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栓形成 抗凝剂 适应证
  • 简介:摘要当前生物质电厂运行中普遍存在凝结水泵运行偏离设计工况,从而造成机组节流损失大、厂用电消耗高等问题;通过对凝结水泵增加变频装置,对改造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表明凝结水泵进行变频改造后可有效减少节流损失,降低厂用电消耗和噪音水平;生物质电厂进行凝结水泵变频改造投资少、见效快,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质 凝结水泵 变频改造
  • 简介:由血栓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和我国的首要死因,严重威胁着人群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按其所形成的部位分为动脉、静脉、心腔内血栓,其成因、风险、组分及组分比例、性状和防治原则也不尽相同。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缓慢、多因素的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在大量临床研究中,药和血小板药在对抗血栓中显示出良好效果,临床获益与结果已被多项循证医学的系统研究所证实,但其用药风险和不良反应较大,使得药学监护和合理、安全应用尤显重要。本期重点锁定于治疗与用药监护,4篇文章均来自于临床一线专家,就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华法林的基因组学、抗凝血药应用风险及监护要点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 标签: 临床应用 药学监护 抗凝药 药物治疗原则 腔内血栓 用药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