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烧伤主要接诊的病人有烫伤、火焰烧伤、电击伤、挤压伤、化学物质烧伤、放射性损伤等伤害,如何做好烧伤病人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烧伤病人的快速痊愈,也能有效提升烧伤护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针对烧伤复苏期、治疗期和家庭护理期三个阶段,分别阐述护理的注意事项和重要意义。

  • 标签: 烧伤科 病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烧伤收治的120例患者纳为参考对象,采取电脑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探讨两组患者护理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总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烧伤科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烧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9年6月以来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实施前后基础护理质量、重症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重症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提高(P

  • 标签:   烧伤科 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案例式立体教学在烧伤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某院80例烧伤临床见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结果:观察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案例式立体教学 临床见习 烧伤科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烧伤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执行PDCA循环法教学,观察其教学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以40名烧伤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对该40名烧伤护理实习生进行分组,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PDCA循环教学模式(观察组,n=20),常规教学模式(对照组,n=20),于研究期内接受一学年教学,教学结束对不同组实习生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烧伤护理实习生临床培训教学考核理论知识得分与操作技巧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烧伤护理实习生,(p<0.05)。结论:在烧伤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实习生对于烧伤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扎实护理操作技巧,教学作用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烧伤科 护理实习生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烧伤住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对降低引流不畅发生率的价值。方法:2020年9月-2021年8月本院烧伤接诊住院病患70例,都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引流不畅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针对引流不畅发生率,研究组17.14%,比对照组51.43%低,P<0.05。针对满意度,研究组94.29%,比对照组71.43%高,P<0.05。结论:于烧伤住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用集束化护理,利于引流不畅发生率的降低,及满意度的改善。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负压封闭引流 烧伤科 引流不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烧伤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定科的25名符合入选标准的低年资护士,纳入此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护士中女21名、男4名,年龄23~26岁,在灼伤整形科工龄为1.0(1.0,2.0)年。根据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的三大问题确定教学的3个情景,以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为基础撰写教案,通过专家咨询法和低年资护士评价得出教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高。根据教案中的3个情景,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每个情景2个学时,共6个学时。在教学前1个月(以下称教学前)和教学后1个月(以下称教学后),由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表,对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自我行为进行评价。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教学后,教师对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中的沟通能力、患者接收、病情评估、液体复苏、应急处理、药物使用、操作技能、仪器使用、团队合作、人文关怀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教学前(t=-8.060、-11.421、-17.232、-24.800、-4.670、-11.916、-12.131、-11.606、-14.632、-13.325、-25.068,P<0.01),其中液体复苏、病情评估、操作技能、仪器使用4项评分较高。教学后,低年资护士自我行为评价中的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临床决策、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得分和总分分别为(4.6±0.4)、(4.8±0.3)、(4.6±0.3)、(4.6±0.4)、(4.6±0.4)、(23.2±1.5)分,分别明显高于教学前的(4.1±0.7)、(4.2±0.7)、(3.9±0.5)、(3.7±0.6)、(3.9±0.5)、(18.8±2.6)分(t=-3.361、-5.721、-6.987、-7.923、-7.922、-7.367,P<0.01)。结论情景模拟教学通过以解决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训练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液体复苏护理临床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提升其自信心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烧伤 休克 情景模拟教学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湿润烧伤膏有着止痛、祛腐以及防新生肉芽组织等的效果,主要是应用在烧伤、烫伤等病症中。文章主要是分析了湿润烧伤膏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情况,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世界范围内的烧伤救治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为进一步提高烧伤救治水平,国际烧伤协会于2016年在《Burns》杂志上发布了烧伤救治实践指南第1部分,本文对该部分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

  • 标签: 烧伤 实践指南 烧伤照护
  • 简介:摘要国际烧伤协会于2018年在《Burns》杂志上发布了《国际烧伤协会烧伤救治实践指南》第2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烧伤急救、局部外用药物、烧伤感染、动静脉置管管理、代谢管理、运动与功能训练、疼痛管理、镇静、输血、深静脉血栓、精神障碍及门诊和出院患者管理。本文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

  • 标签: 烧伤 实践指南 烧伤照护 解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对糖尿病合并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每20克MEBO中加入8个单位的胰岛素局部外用,同时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降糖、降脂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有47例创面自行愈合,有3例经治疗感染被控制后,因创面较大、较深,后期行手术植皮治疗创面愈合。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合并烧伤,创面开放,引流通畅,感染易被控制,痛苦小,优于其它方法。

  • 标签: 湿润烧伤膏(MEBO)糖尿病烧伤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烧伤残余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样本选取在我科接受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烧伤残余创面患者120例,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莫匹罗星软膏和湿润烧伤膏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有效率而言,治疗组患者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χ2=10.898,P=0.000,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

  • 标签:
  • 简介:摘 要:在中医学专业其中一项基础的课程就是中医骨伤科,也是作为学生应该首选学习骨伤的课程,内容与临床实验关系密切,实践性比较高。中医骨伤科学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需要加大中医骨科人才的培训,以此促进医学发展。但现今中医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差。尤其是老师、学生不够重视实训,带教老师的带教方案不统一等,难以实现教学方案的系统化、规范化,因此影响了中医骨伤科学的学习。所以对中医骨伤科学实训教学的改革是重点研究问题。为此本文主要探究中医骨伤科学实训教学的改革措施,以此促进中医骨伤科学实训的顺利实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的理论学科中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涉及到中医课程需要掌握的很重要的学习内容,所以相关的中医骨伤科学教学需要进行不断地改革,探索更加优化的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创新,需要进行更多的突破。目前,我国的中医骨伤教育中仍存在这教学内容繁杂,而且相关的课程教学实践也比较缺乏的相关的亟待改善的内容,需要实际的进行一定的内容上的深化精简,使得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所改善,使得教学质量也有所提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新的能力。

  • 标签: 中医骨伤科学 教学内容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软组织局部封闭注射后感染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该院雪莲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软伤科疾病675例,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痛,相关症象及治痛的临床治疗。结果:675例采用治疗以后显效511例,占76.59%;有效者134例,占19.87%;无效者24例,占3.55%;总有效率达96.44%。结论:雪莲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软伤科疾病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雪莲混合液 软伤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我科收治的245例ⅱ度烧伤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及自身对照方法分为4组,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自身对照的观察组(c组)和自身对照的对照组(d组),a组62例聚维酮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b组73例只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ⅱ度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感染率,a组优于b组(p<0.05)、c组优于d组(p<0.05);用药治疗后止痛效果及换药时疼痛程度,a组与b组、c组与d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湿润烧伤膏为创面提供了仿生理湿润环境,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止痛及减少瘢痕形成作用,但抗感染作用不强,联合聚维酮碘使用,创面感染率明显降低,愈合时间缩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湿润烧伤膏 聚维酮碘 ⅱ度烧伤创面